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1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细胞质中的卵黄;体排出。

8周成胎儿(出现人形)。

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7、分娩:成熟的胎儿(38周,约266天)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

从怀孕到分娩大约需要40周(280天)左右的时间。

第三节青春期1、身体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的器官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青春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

23(1)青春期发育: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肺功能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男性受雄性激素的调节,女性受雌性激素的调节性发育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2)男孩第二性征:长喉结、变声、出胡须、出现腋毛阴毛、阴茎睾丸发育等。

女孩第二性征:乳房发育、臀部变圆、出现腋毛阴毛等。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遗精是指男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月经是指女子进去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4、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第二章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

(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1)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2)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4维生素A :。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维生素B1: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维生素C :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 : 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a 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 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

c 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多吃一些奶、蛋、鱼、肉?原来,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复杂的糖类,包括纤维素,果胶等。

作用:能促进肠胃的蠕动和排空;可以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和维持正常的体重。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方式直接被吸收的物质:小分子物质,如水、无机盐、维生素等经分解后再被吸收的物质: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等2、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消化系统3、小肠的结构特点: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有各种消化液,含消化液的种类最多,含量也最多。

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大多数经血液汇集到肝脏。

(肝脏可以将暂时不要的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起来,以备需要时利用。

肝脏还可以将一些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4、食物的消化(三种物质消化曲线图P31)5、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56位置: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两叶,右肺三叶。

一分钟呼吸16次。

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胸围差: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与尽力呼气终了时胸围长度之差。

测量胸围差时,软尺在胸前下缘要与乳头上缘平齐;在背侧,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骨的下角。

在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在同一位置测量,测量三次,并算出平均值。

3、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4、体内气体的交换:782、血浆:由水、血浆蛋白、葡萄糖、无机盐等构成,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 血液的成分 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细胞: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血红蛋白)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1、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出血的初步护理: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由心肌构成有四个腔: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壁最厚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流向:心房心室动脉2、心脏工作情况:①心房收缩,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②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经动脉流向全身;③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流回心脏。

3、血液循环:(哈维发现)910期中后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1)人体废物的来源:细胞代谢产生2)废物排出①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

②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3)排泄途径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肾脏:形成尿液泌尿系统输尿管:输送尿液的组成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3、肾单位:1)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112)结构: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4、肾脏中的两条路径(1)血路: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肾静脉(2)尿路: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5、尿的形成(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中,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6、尿的排出途径: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

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7、排尿的意义(1)排出废物(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8、人工肾脏: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可以模拟肾脏的工作,过滤人的血液,进行血液透析。

肾脏功能衰竭的人可以使用人工肾脏。

半透膜的作用:血液中的废物通过半透膜渗透到膜外透析液中,同时,透析液还向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

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眼的结构和功能⑴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⑵瞳孔:光线的通道,可控制光线进入的多少(亮处-瞳孔小,暗处-瞳孔大);⑶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⑷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近处-曲度变大,远处-曲度变小);⑸睫状体:内含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⑹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12⑺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相当于相机的“暗室”;⑻视网膜: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是眼球的成像场所,相当于相机的“胶卷”;⑼视神经:传到图像信息;⑽玻璃体: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

2、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一定区域(形成视觉的场所)→形成视觉。

3、近视眼①原因: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②矫正:可配戴凹透镜()。

③预防: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4、耳的结构和功能(1)外耳包括耳郭(收集声波)和外耳道(传导声波)。

(2)中耳由鼓膜、听小骨、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组成。

(3)内耳由半规管、前庭(半规管和前庭能感受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的位置)、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组成。

(4)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骨膜(产生振动)→听小骨(感受声音信息)→耳蜗→听觉神经→大脑一定区域(形成听觉的场所)→形成听觉。

5、其他感觉器官:鼻腔上端的鼻黏膜能感受气味。

舌上表皮及两侧的突起能辨别的味道是酸甜苦咸。

皮肤能感受外界冷热触痛压等刺激。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脊髓组成。

(2)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组成。

2、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1)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视觉中枢。

(2)小脑: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13(3)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4)脊神经分布在躯干的皮肤和肌肉里;脑神经大部分分布到四肢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5)脑和脊神经还有通向内脏器官的神经。

3、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树突:短的突起,多个,能接受信息; 轴突:长的突起,一个,能传出信息。

)神经纤维:神经元长的突起外都套有一层鞘,与突起共同组成。

神经: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末梢: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

4、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5、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

这个网络就是人体内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者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膝跳反射:快速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大腿的一些肌肉就会迅速收缩,从而使小腿突然抬起。

用来检测人体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状况。

3、反射弧: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视觉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4、反射的类型⑴简单反射:简单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反射中枢在脊髓,如眨眼反射,膝跳反射、缩手反射。

⑵复杂反射:出生以后通过长期生活积累,逐渐形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