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检测仪发展现状的深度分析(一)--综合介绍气体检测仪作为仪器仪表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领域广泛,覆盖了环保、国防、航天航空、工业、农业、交通、科技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
通常,工业过程气体监控分析仪器划归分析仪器领域,常见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通常小型化、固定式或便携、联成网络或独立工作,广泛适用于制药、半导体加工、喷涂包装、石油、化工、冶金、采矿等工业现场和家庭、煤气站、加油站、商场、液化气站等民用/商用需防火防爆、预防中毒、空气污染的场所,以及农业温室气体检测、沼气分析和沼气安全监控和环保应急事故、恐怖袭击、危险品储运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仪器仪表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自2004年产销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行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06年行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2007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增长率高达28%;据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统计,08年上半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产值实现 1756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分析仪器、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增长率高达32%。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气体检测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市场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相关法规法律的完善是气体检测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些推动使气体检测仪器仪表行业处于产业高速增长期。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根据使用传感器原理的不同,常见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各自有适用气体及应用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正在成为未来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主流。
未来一段时间,使用半导体和催化原理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依靠着价格优势仍会占据部分低端市场。
电化学传感器及检测仪器,在精度要求高的低浓度毒性气体、有机蒸汽、酒精气体、氧气监测领域综合优势突出。
红外气体传感器及仪器适用于监测各种易燃易爆、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精度高、选择性好、可靠性高、不中毒、不依赖于氧气、受环境干扰因素较小、寿命长等显著优点。
这些优点将导致电化学、红外原理的气体检测仪器占领更广泛的行业高端市场,并在未来逐步成为市场主流。
据不完全预测统计,未来几年国内每年各行业使用红外原理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需求量将达到170万台(套),市场容量约为68亿元;使用电化学原理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需求量将达400万台(套),市场容量约为56亿元,前景广阔、增长迅速。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国家对安全及环保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法规陆续出台,极大地刺激了气体仪器仪表行业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大。
气体检测仪发展现状的深度分析(二):煤炭|环保|冶金煤炭行业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能源产业重点之一的煤炭产业,对各种瓦斯传感器装备数量更为庞大。
我国是世界最大煤矿安全仪器装备国,也是重要的煤矿安全仪器生产国之一。
目前我国重点煤矿各种瓦斯传感器装备数量以百万计,但是安全问题仍然严峻,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空前巨大。
因此国家对煤矿安全要求也愈加重视。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全国煤炭产量初步统计为23.25亿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11.25亿吨、地方国有煤矿 3.08亿吨、乡镇煤矿8.92亿吨。
在煤矿行业中,年产百万吨的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最少需要安装瓦斯传感器20个,且每年有30%的更换率。
由此计算每年气体传感器的总需求量为116万个,有18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其中30%可能需要使用红外测量原理的气体检测设备,这不仅提高了煤矿瓦斯检测水平,而且对气体检测行业的升级也是一个极大的拉动。
环保保护行业随着国家环保控制力度的不断加大,环保领域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用量也逐年增加,在锅炉烟气检测、大气质量检测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多,环保领域气体传感器的用量逐年增加。
环保领域主要使用的是毒性气体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烟气、尾气、废气等环境污染气体。
应用最多的是定电位电解式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对CO、H2S、 NH3、SO2、NOX、Cl2及其它化合物蒸气,如HCl、HCN等有毒气体的检测。
其具体应用包括锅炉烟气检测、大气质量检测等方面应用,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其需求量将迅速增加。
在锅炉烟气检测方面,我国运行中的锅炉约有15000台,每台锅炉至少有两个烟道,烟气分析传感器至少需配备两台,仅此一项需求就在3万台以上。
环境气体监测涉及的方面更为广泛,从环境大气监测到工业气体排放检查,都要使用气体传感器与分析检测仪器仪表。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检测规范》的规定,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的设置数量应按每25-30km2建成区面积设1个监测站,并且不少于8个点。
由此计算环保检测领域每年的气体检测器需求大于10万台。
年市场容量约10万台(套)。
按每套产品5000元计算将有5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冶金行业冶金行业对气体检测使用最多最广泛的主要集中在钢铁和铝生产方面。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
2006-2010年期间,我国钢铁产能将增长2.4亿吨,基本与“十五”期间增长的 2.6亿吨产能相当,企业产能规模增长迅速。
2007年国内百万吨级产能规模的企业122家,千万吨级的企业有十三家,分别是鞍本集团、宝钢、新唐钢、武钢、马钢、沙钢、首钢、济钢、莱钢、华菱集团、包钢、太钢、安阳钢铁,其中鞍本集团产能2800万吨,宝钢集团达到2750万吨(不包括八一500万吨),新唐钢2600万吨,武钢1800万吨(不包括柳钢600万吨)。
按目前国内企业在建项目和兼并重组趋势,到2010 年,2000万吨以上规模企业将达到6家,其中鞍本集团和宝钢集团产能都将超过4000万吨,新唐钢集团规模将超过3000万吨,而首钢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武钢集团规模也将在2500万吨以上。
同时,未来还将有新的千万吨级企业出现。
总之,2010年前我国钢铁工业仍处在规模扩张时期,而到2010年以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方向将由数量级扩张向质量级提升方向发展。
钢铁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张,特别是新建钢铁生产项目对气体检测产品存在巨大的需求。
除了钢铁以外,铝业行业的不断发展导致相关企业对气体传感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山东淄博、河南郑州、山西河津、河南中州、贵州贵阳、广西平果六大氧化铝基地,最近又批准了广西华银和晋北两个氧化铝基地,加上拟批准的两个氧化铝项目,全国最终将形成十大氧化铝基地。
在钢铁、炼铝行业广泛应用的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等气体传感器,主要是监测燃料燃烧状况,提高燃料利用率,节能降耗;监测废气状况,降低污染;同时也检测工业场所气体泄漏,保障生产安全、预防职业病。
百万吨级产能规模的企业,平均每年需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约1100台(套),千万吨级钢铁企业年需求量约为4000台。
若以百万吨规模钢铁企业116家,千万吨级企业10家计算,冶金行业中仅钢铁企业毒性气体检测仪器年需求量就在16万台(套)以上。
加上铝冶炼等冶金行业,由此推之,冶金行业年需求量应在26万台(套)以上。
综合以上数据按每套气体检测仪器仪表按2000元计算分析目前在整个冶金行业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市场容量约为5.2亿左右。
气体检测仪发展现状的深度分析(三):石油石化|燃气|化工|航天航空航天、现代军事、防化反恐等行业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猛,现代化强大海军的建设,潜艇与水面舰只,甚至航母都在发展计划之列;所有这些领域,都涉及串舱等密闭、半密闭空间毒性、爆炸性气体检测技术。
国际局势的动荡,恐怖活动和生化战争时有可能发生,对于各种杀伤性毒气的监测在警用安全防护、防化反恐方面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这些高精尖技术领域的气体传检测方面应用需要大量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估计每年总需求量超过3万台(套),主要为毒性气体检测需求,会形成3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石油石化行业从我国产业发展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化工业将遵照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的方向,优化发展基础化工原料,积极发展精细化工,淘汰高污染化工企业。
据了解国家将在资源丰富和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区建设若干个千万吨级炼油企业和百万吨级乙烯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形成环渤海湾、环杭州湾、珠江三角洲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炼化企业群。
首批将建设四个国家级石油储备基地:宁波镇海、浙江舟山、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四个石油储备基地的总容量将达到1600万立方米。
3年内,还将逐步形成20个左右的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
在2008中国将会先期开始建设三大炼油工程,即:中国石油广西大炼油,总投资超百亿元,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中国石化青岛大炼油,总投资约125亿元,年炼油能力1000万吨;中国海油惠州大炼油;基建投资约人民币193亿元,年加工能力为1200万吨。
国家还将采取园区化模式发展乙烯工业。
近期即将上马七大乙烯工程,2010年乙烯产能预计达到583万吨。
这些近期开建或者规划的大型石油石化项目会大量使用相关的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尤其是高性能的、更具优势的红外光学类气体检测仪器。
国内石油石化产品需求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对石油石化产品的质量、品种等也将提出更多和更高的要求。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并且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需尽量除去。
这就使生产加工过程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毒性气体和苯、醛、酮等有机蒸气大量产生,对生产安全、环境保护造成威胁。
目前普遍采用气体检测分析的方法予以控制,在石油生产中对可燃气体的泄漏检测、对氢、氧等环境气体的监控也需要使用气体检测仪表。
据估计平均每万吨成品油生产去需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约40台(套),其中可燃气体20台(套),以目前成品油2.2亿吨的年产量计算,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年需求量约在88万台(套)左右,其中可燃气体检测仪器约44万台(套)、毒性气体检测仪器约22万台(套)、其它有机蒸汽及气体分析设备等22万台(套)。
而各类油气站,对可燃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毒性气体和苯、醛、酮等有机蒸气检测的气体检测器需求量也很大,主要用于安全防护,防止中毒与爆炸事故,平均每各油气站需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约7.2台(套)。
2007年国内加油站总数量已超过10万座,则此方面对可燃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年需求量约在72万台(套)左右。
综合以上数据按每套气体检测仪器仪表按2500元计算分析目前在整个石油石化行业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市场容量约为40亿左右。
燃气行业我国已建成了包括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忠武线、涩宁兰线以及冀宁联络线等在内的天然气输气干线。
十一五期间,还要逐步完善全国油气管线网络,适时建设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及陆路进口油气管道。
另外,中国还计划2010年使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组合中的比重提高一倍,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计划显示,2005年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为2.8%,2010年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应达到5.3%的目标水平。
因此国家加大了对气田的开采和探寻力度,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内气田投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