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粒机培训
4、蒸汽质量的控制
4.1、蒸汽的安装
蒸汽管路示安装意图
管道规格参数
代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备 注 名 称 汽水分离器 截止阀 过滤器 变径管道 减压阀 安全阀 管道 管道 截止阀 过滤器 疏水阀 止回阀 压力表 2 2 2 2 2 数 对应蒸汽加入量(Kg/h)的阀和管道规格 量 240 450 660 950 1250 1 1 1/2" 1 1/2" 2" 2 1/2" 3" 1 1 2 1 1 1 1/2" 1 1/2" 1 1/2" 3/4" 1 1/2" 2" 1/2" 1/2" 1/2" 1/2" 1/2" 1 1/2" 1 1/2" 1 1/2" 1" 1 1/2" 2 1/2" 1/2" 1/2" 1/2" 1/2" 1/2" 2" 2" 2" 1 1/4" 2" 3" 1/2" 1/2" 1/2" 1/2" 1/2" 2 1/2" 2 1/2" 2 1/2" 1 1/2" 2 1/2" 3" 1/2" 1/2" 1/2" 1/2" 1/2" 3" 3" 3" 1 1/2" 3" 4" 3/4" 3/4" 3/4" 3/4" 3/4"
公称压力 1~10kgf/cm2
1、除排水管路和 3/4"减压阀可用螺纹连接,其余均用法兰连接; 2、减压阀装在离调质器进汽口的距离≥4500mm; 3、颗粒机用汽量按每吨颗粒料用汽 50 公斤计算。
4.2、关下蒸汽干度高,蒸汽品质好,低压下易产生 湿蒸汽;
1.
制粒线主要包含下列主机设备:变频喂料绞龙、调质器、制粒主机、
冷却风机、冷却器、碎粒机、分级筛等。
2.
颗粒生产过程:经过粉碎混合的物料经由变频喂料绞龙进入调质器, 在调质器中物料与加入调质器的蒸汽充分接触和混合。物料在调质器
内通过桨叶的搅拌,与蒸汽充分混合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调质。
3.
物料调质达到一定温度和水份后,再由制粒机进料口进入制粒机环模, 物料在压辊的挤压作用下,在环模模孔内挤压成形,在被挤出环模后 由切刀切断。
3.2 喂料长刮刀的五点半位臵:喂料刮板磨损和位臵的偏移都会使进入辊、模攫取
范围的饲料量减少,从而降低制粒机的产量,并增加含粉率 甚至引起环模打滑
中长刮刀
短刮刀 长刮刀
3.3 环模 开孔率:环模的开孔率对生效率产影响极大但也会影响到环模的强度;一般 的环模开孔率越大,生产效率越高,环模的强度越低;相反,开孔率越小, 生产效率越低,环模的强度越高。
4.
成形后的颗粒由冷却器上部关风器进入冷却器进行冷却,颗粒在此与 冷却风机工作而产生的气流进行热交换,由气流带走热量和水份,从 而使颗粒冷却和干燥(或者经由稳定器保温后进入冷却器)。
5.
干燥后的颗粒如需破碎,则由破碎机破碎,如不需破碎则直接进入分
级筛进行筛分。
根据制粒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制粒操作主要把 握以下几点: 一、物料因素 二、调质与蒸汽 三、制粒设备自身因素 四、冷却、破碎以及筛选
环模剖 视图
模孔孔形 不同孔径的环模压缩比的计算
模孔装配 锥心式环模、抱箍式环模
环模的吊装
环模安装误差的控制
3.4 压辊
压辊主要由压辊偏心轴、压辊壳、滚动轴承、定距环、密封板、 密封圈、油封、卡簧、圆螺母、止退垫圈、涨紧销等组成
3.5 压辊壳 1. 压辊壳由耐磨合金材料经金加工和热处理而成。 2. 压辊壳的齿面形式对制粒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3. 常用压辊壳齿形:蜂窝形、齿槽形、有封边的齿槽形。 4. 蜂窝形和齿槽形压辊主要用于畜禽料的制粒。 5. 蜂窝形压辊的优点是环模磨损均匀,但卷料性能差。 6. 齿槽形压辊卷料性能好,饲料厂普遍采用,但环模的磨损 不甚均匀。 7. 有封边的齿槽形压辊主要适用于水产料的制粒,饲料挤压 时不容易往两侧滑动。
压不出颗粒或使制粒产量降低。而调质水分过低或物料本来水分就比较
低时,则物料与机器摩擦剧烈,制粒机震动大,制粒产量降低,且加剧 了环模和压辊的磨损,且制出来的颗粒外观也不好看且比较硬。
3、调质控制点: 3.1 针对不同配方的物料,对调质温度和调质水分的控制 对于不同原料的配方,调质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3.2 调质蒸汽的蒸汽质量控制 蒸汽在锅炉给定压力下是以饱和蒸汽进入管道,在输送过程中会损失能量 产生冷凝水,变为不饱和的湿热蒸汽,给调质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调质 前应将冷凝水排出,并通过减压阀将其变为低压干热蒸汽以提高调质效果。 经减压后蒸汽压力不低于0.2 MPa,温度不低于120 ℃。 所以,蒸汽使用过程中,锅炉给定的压力、管路安装的合理性、疏水阀和 减压阀等管路元件的工作的稳定性对制粒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必须对管路进行定期检查,以便于提高制粒机操作的稳定性。
压辊壳不同的齿形
3.6 600液压张紧系统
抱箍压力表 电机皮带张紧 压力表
抱箍张紧压 力调节 电机张紧 失压保护
电机皮带张紧 压力调节
抱箍张紧 失压保护
抱箍压力 减压阀
液压张紧 减压阀
四、颗粒料异常外观 产生原因及改进办法
1 .颗粒料弯曲且一面呈现许多裂纹
这种现象通常是在颗粒离开环模时产生的,当切刀位臵调得离环模表面较 远并且刀口较钝时,颗粒从模孔挤出时是被切刀碰断或撕裂而非被切断,
此时有部分颗粒料弯向一面并且另一面呈现许多裂纹。
改进办法:
增加环模对饲料的压缩力,即增大环模的压缩比,从而增加颗粒料的密度及硬度值; 将饲料原料粉碎得更细些,如果添加了糖蜜或脂肪,应改善糖蜜或脂肪的散布均匀 度并且控制其添加量,以提高颗粒料的密实度,防止饲料松软;
调节切刀离环模表面的距离或更换使用较锋利的切刀片; 使用粘结类的制粒助剂,改善颗粒内部的结合力。
4. 物料组分 4.1 蛋白质:物料蛋白质含量高,受热后物料可塑性大,粘性增加,制粒产量高。 但非蛋白氮(如尿素等)高时,制粒产量降低。 4.2 淀粉:谷物类淀粉含量高,在高温、高水分下容易制粒,产量也高,此时要 求调质水分在16 %~18 %之间,调质温度应在80 ℃以上。否则,淀粉糊化程度 差而产生脆性颗粒,甚至不能成形。若谷物在调质前已经熟化(如烘干玉米),则 制粒产量下降。因此,采购原料时以不选择烘干的为好。 4.3 油脂:添加少量的油脂(0.5 %~3 %),有利于减少机器部件磨损,降低制粒阻 力,从而使颗粒容易通过模孔,提高制粒产量。然而当添加量超过2 %时,会使颗 粒松散难以成形。 4.4 粗纤维:适当的粗纤维含量(3 %~5 %),有利于颗粒料的粘结,减少颗粒的粉 化率,提高制粒产量。但粗纤维含量超过10 %时,则会因为粘结性差而影响颗粒 的硬度和成形率,使环模和压辊的磨损加剧,以及制粒产量降低。 4.5 矿物质:无机质饲料几乎无粘结力,制粒性能差,影响制粒产量,使制出颗 粒含粉率增加,成形率差。因此,当无机质含量高时,一般要向物料中加入少量 粘结剂(如糖蜜)以改善制粒性能,提高产量。 4.6 热敏感饲料:乳糖、乳清粉等受热后粘性增加,有利于提高产量,但温度超 过60 ℃,就易出现焦化,堵塞模孔,影响制粒产量。因此对这类饲料调质时可采 用温水生脆性
二、调质与蒸汽
1、调质的目的:
调质是为了使物料和蒸汽充分的混合,从而使物料熟化、软化并达
到一定的温度、水分,降低制粒时的阻力。 2、调质的控制要求:
不同配方和品种的物料调质温度也不一致,且物料经调质后,适宜
水分应在比调质前水分高2 -6%之间;具体判断以手握成团、松手后能散 开为宜。当调质水分过高时,物料容易在环模内壁与压辊间打滑,甚至
2.水平裂纹横过整个颗粒料
与情形1中的现象有些类似,裂纹发生于颗粒的横切面,只是颗粒没有 弯曲。当将含有较多纤维的蓬松饲料制粒时,就有可能发生此种情况。 由于其中含有比孔径长的纤维,当颗粒被挤出后,因纤维的膨胀作用使
颗粒料在横截面上产生横贯裂纹,产生枞树皮状的饲料外观。
改进的办法:
增加环模对饲料的压缩力,即增大环模的压缩比; 控制纤维的粉碎细度,其最大长度不能超过粒径的三分之一; 降低产量以减低饲料通过模孔时的速度,增加密实度;
改进的办法在于:
更改配方,但这样做有可能增加原料成本; 使用较饱和的干蒸汽; 降低产量或增加模孔的有效长度,尽可能使饲料在模孔中滞留的时间增加; 添加粘结剂也有助于减少垂直裂纹的发生。
一、物 料
1. 物料体积质量 一般来说,物料体积质量越大,制粒产量越高,因 此配方人员在选用原料时,除考虑营养需要外,也要考虑物料容重。 2. 物料粒度 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蒸汽吸收越快,有利于水分 调节,越有利于成型,制粒产量越高。但粒度过细、过粗都会导致 颗粒易脆,影响颗粒质量;且粒度过细,粉碎能耗高;粒度过大, 会增加压模和压辊的磨损,越难制粒,制粒能耗增大,产量降低。 一般猪料粒度应通过3 mm筛,鸡料粒度应通过3.5 mm筛,其中至 少应有80 %能通过1.18 mm筛。 3. 物料水分 物料水分含量过高,在制粒时减少蒸汽添加量,影响制 粒温度的提高,从而影响颗粒饲料的产量和质量。同时,物料的水 分过高,调质困难且易造成物料在环模内壁与压辊之间打滑,导致 环模孔堵塞。一般要求调质前物料水分应在13 %以下调质后不宜超 过17 % 。
制粒机操作、维护
本资料由中国饲料行业论坛收集整理 更多资料,请访问:
前言
合理的使用保养设备,可以增加设备的产量,延长设备的使用生命, 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减少设备的维修费用。而制粒设备在饲料厂 的所有设备中,尤为重要(主要是针对以颗粒料为主的饲料企业而言): 技术含量高、单机成本高、功率大、生产效率可能会制约整个生产线、其 颗粒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 好的设备+正确的维护保养+好的操作工=人民币 因此,为了正确使用和保养好制粒设备,首先我们不仅要了解设备的 构造和工作原理,还要对颗粒生产过程(调质、蒸汽添加、制粒、冷却、 破碎、筛分)要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正确、合理的分析实 际生产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设备在良好的状态下高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