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西安科技大学毕业实习报告专业:环境工程专业032班*名:***学号: ********实习时间:2007.3.31——2007.4.1前言这次学校组织的毕业实习主要是为了让我们把大学四年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再正式踏上工作岗位之前对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预先有个了解,这样的的实习既锻炼了我们的工作能力,也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本次实习主要是通过渭河沿岸的实地考察,分析渭河污染现状以及原因,了解现在渭河污染的严重性,由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因此加重了河流的承载负担。

第一章毕业实习基本要求1.1毕业实习的目的毕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要求我们在四年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实地的考察分析,就理论应用到实际,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使课堂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中的环境控制工程密切结合,强化对各种生产过程的规划与设计的认识能力,进一步培养我们对本专业的认,锻炼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熟悉工作流程,这对以后正式踏上工作岗位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帮助。

1.2.毕业实习的任务本次毕业实习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讲解下,考察分析渭河的环境现状,学习实地的考察、分析、记录等能力;结合理论知识,学会环境治理前的实地考察工作。

通过细致收集资料和现场考察,完成生产实习报告书和毕业设计。

1.3毕业实习的意义环境工程生产实习是在我们学完环境监测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的基础上,为了巩固、实践和深化所学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本专业老师集中为我们安排了现场详细调研实习,通过这次实习,了解我们身边重要河流的污染现状,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使我们今后能够更加积极的热爱我们的专业,保护和改善环境,为地球减压。

1.4 毕业实习安排:07.3.31上午咸阳:沿渭河河岸直到咸阳湖;07.3.31下午杨凌:杨凌水运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圆、昆虫博物馆;07.4.1 宝鸡:渭水公园及渭河沿岸。

第二章渭河概况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乌鼠山,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由宝鸡峡进入我省境内,于陕西潼关注入黄河,全长818公里,在我省境内502公里。

宝鸡峡以上段为上游,宝鸡峡至咸阳为中游,咸阳至潼关为下游。

渭河流域总面积13.48万平方公里,其中陕西6.76万平方公里,加上关中东部黄河小支流直接入黄区,总面积为7.06平方公里。

渭河流域内湖库21个(包括泾河流域9个),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76条,其中年均径流量在1亿立方左右的支流有16条,南岸自西而东依次有清姜河、清水河、伐鱼河、石头河、西汤浴以及黑河、涝河、沣河、灞河等9条;北岸有通关河、小水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洛河等7条,西安的皂河(含太平河)、新河及渭南的尤河等支流年流量虽不足1亿立方,但对渭河水质影响较大。

泾河和洛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因流域面积大,水沙来量多,其汇入地点离渭河口接近,多把它们作为独立水系研究,常与渭河干流并列,称为“泾、洛、渭”。

),支流分布于宝鸡市、咸阳市、杨凌示范区、西安市、渭南市和铜川市六市(区)。

渭河流域地貌复杂,山地包括横贯陕甘的秦岭山脉北坡及六盘山、陇山,断陷盆地包括关中冲积平原及黄土台原,黄土高原包括陇东、宁南、陕北的高原沟壑及丘陵沟壑区。

该流域范围内大部分为深厚的黄土覆盖,质地疏松,且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富含碳酸钙,易被水蚀;加之历史上长期滥垦乱伐,植被遭到破坏,以及广种薄收、单一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因而水土流失严重,使渭河成为一条多泥沙河流。

渭河流域也是严重缺水地区,人均占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

渭河干流丰、枯水期经流量差别巨大,枯水期经流量只有8立方/秒左右。

渭河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她横贯富饶的关中平原,沿岸有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等大中城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流域内集中了全省64%的人口、52%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0%的工业总产值。

渭河流域是陕西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经济集中发展的规模和状况是黄河其他支流所没有的,渭河流域不仅是陕西省经济的主要支柱,而且在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据介绍,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渭河流域年径流量就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90年代后年均流量不足70亿立方米,只占到60年代的一半左右。

而渭河流域的国民经济用水量却不断提高,由90年代前的年均28亿立方米增加到90年代后的年均43亿立方米,而且还呈现着逐年增长的态势;渭河现在年均入黄水量不足过去的一半,仅为40亿立方米。

依照目前的用水量测算,渭河年产水量120亿立方米以上,才能满足国民经济用水和生态水的基本需要;也就是说,渭河的缺水量达50亿立方米以上。

渭河径流量锐减,河流缺乏生态水。

渭河干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3.52亿立方米,近十年的平均年径流量下降至16.61亿立方米,年径流量减幅达30%,且这一趋势仍在继续加剧。

由于渭河干流严重缺少生态水,致使枯水期渭河基本断流,河道内主要容纳的是工业、生活污水和少量支流补给水,无法发挥天然水的自净能力。

渭河河流概况第三章咸阳3.1咸阳湖“咸阳湖”生态景观建设总体规划西自西宝高速公路渭河桥,东至机场高速公路桥,全长15.56公里。

一期规划的“咸阳湖”位于咸阳铁路桥以东450米处至中华小区西侧,长5500米,水面宽度350至400米。

“咸阳湖”生态景观建设以渭河、沣河为主轴,以渭河两岸、沣河两岸与沣河新区为条带,形成以咸阳“五陵塬”为历史背景,通过渭河“咸阳湖”使水系与南北两岸现代景观相交融,各个景观相互渗透,极力营造人力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现代生态景观。

为了充分体现尊重历史、复兴文化、改善生态、再铸辉煌的理念,“咸阳湖”两岸将以两寺渡公园、钓台西照、细柳清风、渭水晚情、防洪渠系、渭滨公园、咸阳古渡、渭阳新区、长堤石刻、古渡公园、化工之光、杜邮春草、上林晨曦等景观,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蓝天白天相映,与咸阳千年古都呼应。

“咸阳湖”于2004年10月动工,2005年7月蓄水.一期工程长4700米,宽为500米河道的一半.橡胶坝.水面1860亩,蓄水240万立方米.3.2渭河咸阳段3.2.1黑水白沫向东奔流在咸阳时,看到与新建成的碧波荡漾,水鸟飞翔的“咸阳湖”仅一坝之隔的渭河河道内,向东奔流的渭河水,漂浮着大量成片白色泡沫,空气中散发着难闻气味,水体颜色变黑的景象,让人很难想到,这里曾经就是承载着著名关中八景之一“水旱码头———咸阳古渡”的渭河水。

渭河流经武功、兴平、秦都、渭城等四县区,渭河在咸阳境内的流长91.5公里。

主要承担着咸阳城泄洪和地下水补给的重要作用。

然而让众多咸阳人感到悲哀的是,河水在这几十年,由清变浊,气味改变,原来在河水中自由游弋的鱼虾,这些年已经几乎见不到了。

渭河水的污染成为咸阳人的一块心病。

3.2.2上游来水污染严重在咸阳市环境保护局了解到,通过环保部门多年的跟踪检测分析形成的《咸阳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1年-2005年)》显示,渭河咸阳段水质的污染属于有机型污染,主要成因是上游来水污染严重,两岸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河流,以及上游灌溉取水、采石,使河流流量降低,自净能力减弱。

渭河咸阳段水质处于劣5类重污染的现状,让人们感到治理渭河水任务的艰巨。

3.2.3年向渭河排污过亿吨和其他城市一样,古老的咸阳在创造现代文明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谈到渭河咸阳段水污染的原因时,咸阳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最新统计,到2005年咸阳市一年的废水排放量达到11187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8119.6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3067.4万吨。

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说,前些年渭河在咸阳段的污染主要来自沿河和羽状分布的支流上的“十五小”企业,部分造纸、印染、冶炼企业和城市排放的生活污水,行业结构性污染特征十分明显。

近年来,随着招商力度的加大和主导产业的发展,果汁生产企业的水污染从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水体污染。

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污水产生量在不断增加,由于去年以前,咸阳没有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对落后,也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渭河水的污染。

咸阳市一些小造纸厂依然向渭河排放严重超标的工业污水第四章杨凌4.1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区:陕西杨凌新天地设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由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办公室、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业科技大学按股份制组建而成,是国家农业高新科技示范项目,也是目前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该公司主要建设的陕西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园是目前省内最大的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基地,其资金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202亩,园区建有4座共36.2亩连栋温室大棚和7座双跨节能日光温室,同时建有组培楼和科技培训楼等基础设施。

园区内设施一流,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其中连栋温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和湿度以及灌溉施肥等环境条件均为电脑自动控制。

蔬菜、花卉种植均采用无土栽培(包括固体基质、水培等多种栽培)方法,生产的瓜果、蔬菜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露地优质苗木繁育基地80亩,科研培训楼以及组培、初加工车间等设施。

已有一批教授、专家进园开展科研、生产服务,同时也引进了外地的先进技术成果。

多年来,示范园在优良品种展示、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农业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示范园已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教学、实习、培训和推广的基地,先后承接专题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共50余项,并先后被列为“农业综合开发技术推广中心”,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西部地区日光温室应用技术与产业化示范基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厂化农业教学实验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省妇联“妇女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等。

连栋自控温室外景连栋自控温室内景4.1.1番茄樱桃番茄:有4个品种。

全部引入荷兰无限生长型的杂交一代,适合于日光温室周年生产。

茎蔓长达10-12米。

果实有红、黄两种。

单果重12-15克,品质好,风味佳,适合生吃。

抗病、耐寒、耐荫、丰产,一般温室生产年亩产为5000-8000公斤。

千禧番茄:台湾农友公司品种,果实粉红,长圆形,顶尖,单果重15-18克,味甜,品质极佳,适合生食。

中串番茄:有两个品种,引入荷兰无限生长型的杂交一代,适合日光温室周年生产。

果实有大红和金黄两种。

中型果,单果重150-200克,果皮厚,质地硬,耐贮运,货架期长,适合于出口俄罗斯、中东、东南亚和西欧等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