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华南理工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考研复习精编》《复习精编》是文思华工精品考研专业课系列辅导材料中的核心产品。
本书严格依据学校官方最新指定参考书目,并结合考研的精华笔记、题库和内部考研资讯进行编写,是文思华工老师的倾力之作。
通过本书,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广度,核心考点的联系区分,知识体系的重点难点,解题技巧的要点运用,从而高效复习、夺取高分。
考试分析——解析考题难度、考试题型、章节考点分布以及最新试题,做出考试展望等;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
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
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
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
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有效指明复习方向。
《复习精编》具有以下特点:(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以指定教材为依据,全面梳理知识,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
让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学科基础知识有全面、扎实、系统的理解、把握。
(2)注重联系,强化记忆。
复习指南分析各章节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各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帮助考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串联零散的知识点,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
(3)深入研究,洞悉规律。
深入考研专业课考试命题思路,破解考研密码,为考生点拨答题技巧。
1、全面了解,宏观把握。
备考初期,考生需要对《复习精编》中的考前必知列出的院校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情况等考研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合理估量自身水平,结合自身研究兴趣,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考研增加胜算。
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基础阶段,考生应借助《复习精编》中的考试分析初步了解考试难度、考试题型、考点分布,并通过最新年份的试题分析以及考试展望初步明确考研命题变化的趋势;通过认真研读复习指南、核心考点解析等初步形成基础知识体系,并通过做习题来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知识点,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过好基础关。
3、强化复习,抓住重点。
强化阶段,考生应重点利用《复习精编》中的复习指南(复习提示和知识框架图)来梳理章节框架体系,强化背诵记忆;研读各章节的核心考点解析,既要纵向把握知识点,更应横向对比知识点,做到灵活运用、高效准确。
4、查缺补漏,以防万一。
冲刺阶段,考生要通过巩固《复习精编》中的核心考点解析,并参阅备考方略,有效把握专业课历年出题方向、常考章节和重点章节,做到主次分明、有所侧重地复习,并加强应试技巧。
5、临考前夕,加深记忆。
临考前夕,应重点记忆核心考点解析中的五星级考点、浏览知识框架图,避免考试时因紧张等心理问题而出现遗忘的现象,做到胸有成竹走向考场。
考生A:考研不像高考,有老师为我们导航,为我们答疑解惑,考研是一个人的战役,有一本好的教辅做武器,胜算便多了几分。
文思版复习精编对知识点的归纳讲解还是很不错的,配合着教材复习,少了几分盲目。
考生B:我是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考生,专业课基础较为薄弱,华南理工大学又是名校,虽然不是跨考,但是本科所学教材与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的指定教材不一样,文思版复习精编对指定教材分析得透彻,对我是很有指导和帮助作用的。
考生C:本科院校和所学专业都不是我理想的,所以我信誓旦旦准备考研,跨考的压力很大,我又是不大善于总结归纳和分析的人,文思出品的教辅给我吃了一颗小小的定心丸,有对教材的讲解,更有对真题的详细解析,以及对出题规律的把握,相信我一定能考好!目录Ⅰ序言Ⅱ考前必知一、学校简介二、学院概况三、专业介绍四、师资力量五、就业情况六、历年报录情况七、学费与奖学金八、住宿条件九、其他常见问题Ⅲ考试分析一、考试难度二、考试题型三、考点分布四、试题分析五、考试展望Ⅳ复习指南《金属学与热处理》《机械工程材料》《金属材料及热处理》Ⅴ核心考点解析《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第三章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第四章铁碳合金第五章三元合金相图(考纲不要求)第六章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与断裂第七章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第八章扩散第九章钢的热处理原理第十章钢的热处理工艺第十一章工业用钢第十二章铸铁第十三章有色金属及合金《机械工程材料》第十四章机械零件选材及加工路线分析《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第十五章固态相变导论Ⅵ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历年考研真题试卷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历年考研真题试卷答案解析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Ⅶ备考方略一、高分备考方略(一)考研英语(二)考研政治(三)考研数学(四)考研专业课二、辅导班推介(一)公共课(二)专业课三、教材与辅导书推介(一)公共课(二)专业课四、考研必备网站推荐Ⅷ资料推介硕考网祝您2014华南理工大学考研金榜题名,加油!Ⅳ复习指南第九章钢的热处理原理一、本章复习提示本章主要阐述了关于钢的热处理原理的相关内容。
首先概述了热处理的作用、热处理与相图的关系,以及固态相变的特点和类型,然后分别对钢在加热时、冷却时和回火时发生的转变进行了详细阐述。
钢的热处理方面是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在历年的考题中,本章各种题型都曾出现过,考查范围比较广,要求也较高,应该熟练掌握。
复习上,建议考生首先要会根据相图制订热处理工艺,掌握固态相变的特点;同时要掌握钢在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需要了解等温冷却曲线和连续冷却曲线的区别,掌握珠光体转变、马氏体转变和贝氏体转变的过程和特点;最后,还要熟悉淬火钢的回火转变过程、回火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回火脆性等。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1.热处理的作用概述2.热处理与相图3.固态相变的特点和类型1.共析钢奥氏体的形成过程钢在加热时的转变2.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3.奥氏体晶粒大小及其影响因素1.概述2.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图钢的热处理原理3.影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因素钢在冷却时的转变4.珠光体转变5.马氏体转变6.贝氏体转变7.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及其应用1.淬火钢的回火转变及其组织钢在回火时的转变2.淬火钢在回火时性能的变化3.回火脆性4.淬火后的回火产物与奥氏体直接分解产物比较Ⅴ核心考点解析第九章钢的热处理原理一、概述★★1.热处理的作用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以一定的速度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加工工艺。
其目的是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以改善钢的性能。
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髙钢的力学性能,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
恰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消除铸、锻、焊等热加工工艺造成的各种缺陷,细化晶粒、消除偏析、降低内应力,使钢的组织和性能更加均匀。
热处理也是机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工序。
此外,通过热处理还可使工件表面具有抗磨损、耐腐蚀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
2.热处理与相图原则上只有在加热或冷却时发生溶解度显著变化或者有固态相变发生的合金才能迸行热处理。
纯金属和某些单相合金等不能用热处理强化,只能采用加工硬化的方法。
因为钢具有共析转变这一重要特性,碳钢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超过上述临界点就要发生固态相变,所以能进行热处理。
但是铁碳相图反映的是热力学上近于平衡时铁碳合金的组织状态与温度及合金成分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钢进行热处理时其组织转变并不按铁碳相图上所示的平衡温度进行,通常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加热或冷却速度越快,则滞后现象越严重。
通常加热时的实际临界温度标以字母“c”,如Ac1、Ac3、Ac cm;而把冷却时的实际临界温度标以字母“r”,如Ar1、Ar3、Ar cm。
所以,对钢进行热处理时不仅要考虑温度因素,还要考虑时间和速度的影响。
例如,钢从奥氏体状态冷却时,由于冷却速度不同将分别转变为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等组织。
3.固态相变的特点和类型(1)固态相变的特点金属固态相变与液态结晶相比有一些规律是相同的。
例如,相变的驱动力都是新、旧两相之间的自由能差;相变都包含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
但是固态相变是由固相转变为固相,新相和母相都是晶体,因此又与结晶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
①相变阻力大②新相晶核和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③母相晶体缺陷对相变起促进作用④易于出现过渡相(2)固态相变的类型①扩散型相变,如珠光体转变和奥氏体转变。
②非扩散型相变或切变型相变,如马氏体转变。
③过渡型相变或半扩散型相变,如贝氏体转变。
二、钢在加热时的转变★★★★★热处理通常是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的。
钢的热处理过程,大多数是首先把刚加热到奥氏体状态,然后以适当的方式冷却以获得所期望的组织和性能。
通常把钢加热获得奥氏体的转变过程称为“奥氏体化”。
加热时形成的奥氏体的化学成分、均匀化程度、晶粒大小以及加热后未溶于奥氏体中的碳化物等过剩相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直接影响钢在冷却后的组织和性能。
1.共析钢奥氏体的形成过程若共析钢的原始组织为片状珠光体,当加热至Ac1以上温度时,珠光体转变为奧氏体。
这一过程是由碳含量很高、具有正交晶格的渗碳体和碳含量很低、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铁素体转变为碳含量介于二者之间、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奥氏体。
因此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就是铁晶格的改组和铁、碳原子的扩散过程。
共析钢中奥氏体的形成由下列四个基本过程组成:①奧氏体形核通常A的晶核总是优先在铁素体与渗碳体的相界面处形成,这是由于此处成分不均匀,原子排列不规则,易于产生浓度和结构起伏;而且此处原子势能较高,具有较大的扩散速度。
这些都为A的形核提供了成分、结构和能量等有利条件。
②奥氏体长大界面处碳浓度的破坏平衡与恢复平衡反复循环进行,A的两个界面向铁素体和渗碳体两个方向推移,A便不断长大。
③剩余渗碳体溶解铁素体向奥氏体的转变速度比渗碳体的溶解速度快得多,所以当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后,总还有部分渗碳体未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