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种植、养护与管理摘要:该论文记录了我的养花实践以及通过这次实践所学到的一些东西。
经历过这次养花,我发现养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播种到移栽,然后浇水、施肥、修剪、支架以及病虫害防治无一不是一件细致的事,其中有一个步骤稍有一点的差错都将导致前功尽弃。
而且养花并不是只做到了上述的要求就够了,还要注意光照,温度等等问题。
除此之外,不同的花卉有不同的习性,自然就有不同的养护及管理方法。
关键词:养花实践、花卉的养护、花卉的管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今年我在学习养花理论的同时也经历了养花实践。
下面将详细介绍我的养花经历以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一、养花实践由于学养花的时候是在学校,所以花苗的培育这一理论的实践是老师和我们一同经历的。
在一个星期二的傍晚,我们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课外实践——培育花苗。
要培育出优良健壮的花苗,种子品质很关键,选择品种正确、品质优良、种粒充实饱满的种子进行育苗。
老师为我们选择了硫华菊和鸡冠花的种子进行育苗。
我们选择了一块疏松肥活、排水良好的播种土地。
在播种之前,大家先把种子和一些肥料一起拌匀,然后均匀洒在已经疏松好的播种土上。
之后在种子上盖上一层薄薄的土,最后浇上充足的水分并且在播种土的上方盖上一层薄膜。
过了差不多两个星期之后,我们把已经育好的花苗移栽到了老师发给我们的盆里。
我先把土和老师给大家的肥料拌匀,然后把选好的鸡冠花花苗栽种,在浇上了充足的水分,移栽就完成了。
上盆后,我遵照老师的说法把它放在避风阴湿的地方暂不浇水。
天气干燥的时候,随时喷湿保苗,在12-24小时后,再浇透水。
这样不仅能防止根须腐烂萎缩,而且能够促发新根。
置阴一周后再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隔两三天的浇一次水,偶尔给花施一些肥料。
并且病虫害的防治。
现在我的花已经养成功了,而且这两天它开了一朵花。
虽然养这花花了很多心血,但是我很高兴,因为通过理论和实践,我已经学有所成了。
二、花卉的养护任何花卉的生长和发育都与周围的环境条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要养好花卉,必须了解和掌握各类花卉生长发育所需环境条件,以便在栽培过程中人为调整环境因素,为其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使之健康茁壮成长,花繁枝茂,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气和肥料。
在上述环境条件中,不管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花卉的生长和发育,各环境条件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分析花卉植物生长发育状况或制定花卉栽培措施时,必须综合考虑各个环境条件对花卉的影响,才能达到科学养花的目的。
1、花卉与温度温度是花卉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各种花卉的生长发育和休眠都要求一定的温度;不同种类花卉因原产地的气候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超过最高温度或低于最低温度的界限,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损害,甚至死亡。
(1)常见花卉在3-40摄氏度的温区范围内都能生长,在此界限范围内,若温度升高,生育速度相应加快;进入适宜温区范围后,生育速度接近最快,生理活动进行也最旺盛,此后温度继续上升,生育速度反又减慢下来,直到生育停止或进入休眠状态。
(2)影响花卉生育的“三限”温度下限温度:某种花卉开始进入生长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下限温度以上,生长发育最快的温度上限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并使生长趋于停滞的温度(3)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
种子发芽时:对温度要求不高,但对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培育健壮的幼苗,通常在播种后保持较高的土壤温度。
幼苗出土后:温度宜略低一些,以防徒长。
植株进入营养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促进营养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开花结实阶段:多数花卉不需要高温,温度略低一些,有利于繁殖生长。
(4)温度对花卉的影响极为复杂,甚至同一植株上的不同器官,对能适宜的温度也不一致。
2、花卉与光照光照是花卉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来源。
没有阳光,花卉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不能进行,其生长开花就会收到严重影响。
一般而言,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旺盛,体内形成碳水化合物多,花卉生长和发育就健壮,因此,绝大多数花卉只有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才能花繁叶茂。
(1)不同种类的花卉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栽培实践中要根据花卉对光照的不同要求,对花卉进行栽培。
(2)同一种花卉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光照要求也不一样,从幼苗到成熟开花需光量增加,有些花卉对光照的要求随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夏季的时候需要适当遮荫,而在冬季的时候又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生长发育良好。
合理地利用光照条件和巧妙地调节光照,是花卉栽培的重要技艺,在光照达到花卉生理需要的同时,适时适度调节光照,可以使花卉保持清新鲜艳。
(3)调节光周期的两种方法:一是增加光照:主要利用灯光,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可根据花卉种类不同有所区别。
在满足生长温度的同时,必须增加光照才能开花。
另一是遮光:缩短日照的方式,用黑塑料布或其他黑色物做成罩子,将花卉遮罩起来。
3、花卉与水分活的花卉鲜重的75-90%是水分,水分是花卉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合理浇水是养花成功的关键。
(1)盆花浇水原则花谚说:“活不活在于水,长不长在于肥。
”浇水是养花成功的关键。
盆花浇水的原则:“见干见湿”、“干透湿透”、浇透而不浇漏”。
这些浇水原则都是根据花卉对水需求的习性总结出来的。
见盆土表层发白干燥时就浇水,浇到湿润即可,不要等到盆土干透了再浇,也不能浇水过多,做到盆土有干有湿,即不可长期干旱,也不能经常湿透,要干湿相间。
(2)盆花浇水的八种方式:浇水:春、夏、秋季在上午10时前,冬季在午后2时浇水。
掌握水温与土温接近,冬季稍高,夏季稍低。
找水:每天上午对盆花进行浇水,下午15:00-16:00看盆土干湿酌情补浇适量的水,盆花缺水则浇,不缺水的不浇,以保持盆土潮润为度。
放水:盆花在生长发育旺盛期,为放条、发棵、催花、壮果等,结合追肥可加大浇水量,保持盆土充分湿润,叶片不见萎蔫。
扣水:限制浇水量和浇水次数,以限制营养生长,使养分得到充分积累,而有利于花芽分化。
喷水:春、秋干旱季节,除正常浇水、找水外,就向叶面及养花场地喷水,以增加环境湿度,防止嫩叶焦枯和花朵早凋,保持植株清新。
过路水:防止积涝回水:在头一天傍晚施用液肥后,翌晨必须在浇水,以促进须根吸收肥分。
4、花卉与肥料(1)盆栽花卉的常用肥料有机肥:有机肥是各种植物、动物体的籽实、脏器、残体或排泄物经加工、腐熟后所形成的肥料,如人粪尿、畜禽粪、饼粕、糟渣、杂草绿肥等。
有机肥是迟效肥料,养分全,肥效长,使用前一定要经过发酵腐熟。
无机肥:无机肥是化学合成或天然矿石加工而成的肥料,如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
无机肥料肥效快,但养分单纯,肥效不常久。
肥分单一,但长期单独使用,会使盆土板结,与有机肥配合使用为好。
(2)花卉施肥的原则:家庭养花掌握“适时、适度、适量”原则适时是指花卉需要时再施用,如发现花卉叶色变淡,或植株生长细弱时施肥即为适时。
无论何时都应做到适量,施肥过量会影响花卉生长发育。
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茎叶柔弱,影响开花结果,且易遭病虫危害;磷肥过多,会阻碍花卉生育,影响开花结果;钾肥过多,植株低矮,叶皱色褐,甚至枯萎。
(3)盆花施肥的三种方法基肥:基肥充足可少施追肥,甚至可用专用花费作追肥。
基肥以迟效的有机肥料为主,鑫用于肥。
在上盆或翻盆时,把基肥施在盆底排水层上,防止花卉根系与肥料接触伤根。
追肥:供植物生长之需要,一各种化学肥料为主,多用液肥。
根外追肥:叶面施肥,将化学肥料溶液喷雾于花卉叶片上,以补充根系施肥不足。
具有吸收快,见效快的特点,时时阐以清晨或傍晚为宜。
三、花卉的管理1、修剪:整理株型和调节生长发育,使枝条分布均匀,树形美观、调节树势、控制徒长和病虫害,促进多开花、多结果其方法有:⑴疏删:在花卉休眠期,将枯枝、病虫枝和其它不要的枝条自基部完全剪去。
⑵短截:在花卉休眠期,成45度的斜面剪去枝条的一部分,剪口芽在斜面的背面。
⑶摘心:芽新梢长到一定的高度而未木质化时,将其幼嫩的部分摘去。
⑷除芽,即除掉过多的腋芽减少不必要的分枝,以集中养分,使花杂更美丽。
2、支架:在植株或每一条花枝侧均匀地插上一枝削尖的竹子,用麻皮或尼龙绳将主干或花枝缚在竹子上。
支持茎干起到防倒与整形作用,使枝叶分布均匀,改善通风透光性能。
3、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花卉栽培中难免的问题,可能会造成栽植彻底失败。
病虫害的防治是花卉栽培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从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花卉本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入手,应及时发现并立即采取措施。
花卉病害生理性病害:由不适宜环境条件引起,水分过多或不足,光照过强或不足;侵染性病害:受到生物侵染引起的,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类菌质体。
常见病虫害的防治⑴白粉病:一般发生在梅雨季节,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斑点,以后逐渐布满整个叶片,叶片最终变为灰色。
通过改善通风光照和排水,清晨喷晒硫磺粉等综合措施就可以防治该病。
⑵溃疡病:发病时,叶片上出现圆形赤褐色斑点,枝条呈淡色,久病后叶落。
施肥过多,枝叶徒长,容易引起此病。
如发病,可喷洒0.4-0.2%硫酸亚铁溶液或波尔多液,应注意合理施肥,加强通风透气。
⑶炭疽病:发生初期,叶上呈现水渍状绿色小点,后逐渐扩展为褐色圆形病斑。
防治方法为,喷射多菌灵溶液,改善通风透光状况。
⑷白绢病:此病发生时,在植株的茎部基部或根部出现白色绢丝装菌丝,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萎,甚至全部枯死,气温过高、空气过潮、土壤渍水,易得此病。
应改善温湿状况、控制浇水,隔离病株,用石灰粉可防此病。
⑸猝倒病:发病时,幼苗基部开始出现水渍状斑块,后变为黄褐色,因为病变部位收缩而突然倒苗,传染迅速。
应控制水分,加强通气,焚烧病株和土壤,可撒石灰防护。
对花卉产生危害的昆虫种类相当多,最常见的有:⑴蚜虫:个体很小,成群寄生于叶片及新梢上,吸其汁液,并分泌一种毒液,使叶片萎缩,落蕾落花,乃至植株死亡。
可人工捕杀、或喷酒600倍乐果溶液,或用烟蒂侵水喷酒。
⑵蚧壳虫:有很多种,密生在茎叶上吸取养分和汁液,使被害部位枯黄。
可用橡皮擦蘸水清除或喷洒600 倍乐果溶液。
⑶金龟子:幼虫于土中蛀食根部,成虫则咬食叶片,影响花卉生长和美观。
可用800倍敌百虫溶液喷杀。
冬季应深耕土壤,冻死幼虫,清除杂草。
⑷地蚕:白天潜伏土中,夜间出来,食花卉根部或幼嫩的茎干,使植株枯亡。
可人工捕杀或撒六六六粉于土中。
其他还有菊虎、尽蠖、青虫、毛虫等害虫,防治方法与上述相似,一般使用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稀释 600-2000倍后使用,选择晴天傍晚喷药较好。
也可以用“以虫治虫”的办法防治某些害虫,如七星瓢早、异色瓢早均可捕食蚜虫及蚧壳虫。
参考文献[1] 徐明慧,林绍光,丁梦然.花卉病虫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2] 蔡祝南,张中义,丁梦然等.花卉病虫害防治大全[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包满珠.花卉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7[4]曹春英.花卉栽培.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