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信息化管理作业指导书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计量测试中心赣深客专(GSSG-1标)项目指挥部中心试验室2017年3月20日目录一、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三、制度建立 (1)四、人员配置 (1)五、设备配置 (2)六、组织机构 (2)七、信息管理员岗位职责 (2)八、信息化管理制度及办法 (3)九、信息管理工作流程 (4)十、系统基本要求 (5)十一、操作流程 (7)十二、试验室信息系统实施要求 (13)十三、考核与奖罚 (14)信息化管理作业指导书一、编制说明: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监控原材料进场检测和混凝土生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检测过程规范可控、检测结果可以追溯. 二、编制依据依据《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Q/CR9204-2015、《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CR9224-2015、《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4号)、《关于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工管办涵〔2013〕283号)、《铁路工程拌和站及试验室数据接口暂行规定》(工管办函〔2013〕381号)、《关于进行工地试验室拌和站信息系统全路推广的通知》(工管调〔2013〕108号)以及建设单位下发《拌和站及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实施细则》(深建指法【2015】44号)、《铁路建设项目工地试验室建设标准》、《铁路建设项目混凝土拌和站现场管理标准》、《试验室与混凝土拌和站验收管理标准》、《工程质量检测与试验管理办法》等标准、规范文件.三、制度建立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确保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四、人员配置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信息化管理员,具体负责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信息管理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并应熟悉计算机应用及掌握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更换时应经建设单位同意.五、设备配置压力试验机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确保信息化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六、组织机构七、信息管理员岗位职责1、信息管理员负责本标段中心试验室的信息化传达和落实工作.2、负责本项目的信息录入和处理日常的应用问题,收集信息系统的反馈意见.3、做好中心试验室信息化平台包括腾讯通、办公系统、综合平台资料的录入和办理.4、做好检测信息化周、月报工作.5、做好中心试验室、混凝土拌和站的信息化管理.6、做好保密工作,不得随意外泄资料.7、登录密码要妥善保管,不得借用他人使用.8、及时上传试验检测数据及报表,监控检测频次.9、对人员、设备及检测项目进行动态统计上传.10、查询本管段内检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11、负责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八、信息化管理制度及办法(一)信息化管理制度1、为推进铁路系统试验检测管理水平,更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试验检测工作宜使用软件管理,选用的软件应与信息化管理相匹配.2、选用的试验管理软件应具有安全性,并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评审.3、试验管理软件使用前要组织人员培训,使用过程中不定期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4、试验管理软件使用过程中,软件开发单位要提供及时、全面的技术服务.5、利用管理软件及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授权各级管理者及时掌握试验数据,全面掌握施工质量动态.6、利用管理软件严格控制随意更改试验检测数据的现象,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二)信息化考核管理办法为了充分发挥铁路建设管理信息化应用的作用及功能,定期对系统的运用管理进行检查和考核.对试验室表现较好的个人给予奖励,对较差的个人通报批评,对不按期完成当月信息系统数据录入的个人进行处罚.考核的主要内容:1、系统的日常管理.2、数据信息录入.3、数据的备份和系统的更新升级.4、病毒的防范工作.5、系统的推广应用和信息反馈.6、有无自主更换硬件、软件和随意删改数据.7、做好管理、系统操作、硬件设备维护以及安全保密工作.九、信息管理工作流程1.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录入的数据主要包括:试验室基本情况(人员设备、环境设施、检测能力)、样品及试验检测任务登记、试验检测数据及报告、不合格品管理及质量问题分析、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的情况、其他工作数据.2.拌和站信息化管理(1).负责对拌和站信息化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管理.(2).负责对拌和站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初验.(3).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拌和站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统计分析管段内各拌和站相关数据,分析及问题处理报告,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建设单位.(4).指挥部设立混凝土拌和站信息员,对管段内的信息化工作进行管理,向建设单位上报信息化管理周月报.信息化管理系统操作流程十、系统基本要求1、设备及设施要求1.1实时采集数据的试验设备要求压力试验机须支持串口通讯协议,提供数据传输格式,建议采用微机伺服控制系统.1.2终端设备要求CPU:主频2.0GHZ及以上;内存:2G及以上;硬盘:空闲空间10G及以上;支持WindowsXP操作系统及以上.1.3网络要求试验室应具备带宽独享2米及以上网络.2.1搅拌站控制系统仪器设备配置要求.(1).混凝土生产系统应采用工控电脑.(2).终端设备.CPU:主频不低于2.4GHz.内存:容量不低于1GB.硬盘容量:不得低于80GB.操作系统:不得低于Windows XP版本.(3).网络条件.拌和站具备基本的网络条件,可采用GPRS、3G、宽带网络.(4).数据采集传输.数据采集应实时、逐盘、不可修改.数据传输应具备断点续传功能,传输过程采取加密方式.(5).数据接口.自动采集的混凝土生产数据通过终端接口实时传输至建设单位工地拌和站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接口应满足数据传输中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等相关要求,采用接口认证机制等技术加以保障.2.2信息化系统的功能需求配置要求.(1)自动采集混凝土生产数据并实时上传.(2)实现施工配合比的自动传输和锁定,确保不能随意改动.(3)统计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偏差,可对计量偏差采用短信方式报警.(4)分类汇总拌和站原材料进场数量,自动生成原材料进场台账.(5)查询生产原始数据,对混凝土质量问题追溯.(6) 查询信息管理人员登陆频次和时间.2、数据要求2.1数据传输系统具备数据实时上传和断点续传功能.2.2数据接口2.2.1信息化管理系统须符合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接入、数据传输接口技术标准及相关要求.2.2.2铁路总公司信息技术中心统一发布试验室编码、试验类别编码和试验报告编码等关键数据编码规则.2.2.3自动采集的试验检测数据通过终端接口实时传输,试验报告按规定要求传办输至建设单位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2.2.4数据接口应满足数据传输中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等相关要求,采用接口认证机制等技术加以保障.十一、操作流程1、登录1.1帐号密码铁路试验实时采集软件采用帐号密码的登录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实施人员负责交付给试验室用户隶属于试验室的帐号及密码.帐号密码是与试验室相关联的,除了用于登录外,与获取试验室的试验提醒信息,保存采集数据到对应试验室下的试验记录都有关系,因此,用户需要保存好自己试验室的帐号密码并注意保密措施.1.2登录过程用号在运行铁路试验实时采集软件后,在弹出的登录框中输入用户名与密码,点击确定.如果用户名与密码正确,则会正式运行铁路试验实时采集软件.1.3获取提醒在登录成功后,铁路试验实时采集软件会自动为用户展示当日应做的试验信息.用户在选择欲做的试验后点击确定,则该试验中的一些基本数据会自动的加载出来.用户需要观察下这些自动加载的基本试验数据是否正确.1.4选择试验选择好提醒信息后,用户在试验项目中选择要出哪份试验报告.需要注意的是,在压力机上进行的一些混凝土抗压试验因为需要区分试件组数,因此,在试验项目中选择了混凝土抗压的一系列试验后,自动获取的委托编号将会自动变成试件编号,请用户一定确认试件编号是否自动获取,是否正确.而且,选择好提醒信息和试验项目后.系统自动加载的委托编号或试件编号一定要由试验人员确认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唯一.否则采集数据的自动录入会受到影响.2、试验登录并获取提醒信息后,试验人员便可以正式进行试验操作.在点击铁路试验实时采集软件界面上的开始按纽后,用户便可以离开电脑,去试验设备处进行正常的试验操作了 .软件本身可以自动判断更换试件,因此用户在整个试验注程结束前都可以不去注意PC电脑上的铁路试验实时采集软件了 .在试验流程结束后,铁路试验实时采集软件也可以自动判断试验结束.用户在查看采集数据后,即可关闭软件与试验设备.3、细节3.1多组的混凝土抗压在方量大的混凝土试件抗压中,一次委托会压多组试件(一组为3个试件),此时,试验人员只要在试件组数这里选择对应的组数.然后按照规则进行试验即可.例如,假如试验需要压取两组试件,试验人员即在试验开始前在试件组数外选择2.则代表要做两组试验即6个试件.试验人员在点击开始采集后直接在设备处连续压上6个试件.则对应的数据都会被采集处理并上传.3.2中断再做的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发生.例如断电,机器出问题,电脑死机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导致试验中断.在解决了此类问题,准备开始继续试验的时候,试验人员可以在铁路试验实时采集软件界面上的试件编号处填入当前已经该做的试件编号,即可从该编号的试件开始继续进行采集,避免了重新试验导致的数据覆盖.例如,用户在压混凝土的过程中,压完第一块后突然停电,在来电后启动软件,然后在试件编号处输入2,再开始试验,即可从第二块混凝土试件开始采集数据.4.拌和站信息化处理流程4.1.初级报警:每盘粉料(水泥、矿物掺和料、外加剂、拌和用水)偏差值±1~±3%;每盘骨料(粗、细)偏差值为±2~±5%.属于称量误差低级别超标.当胶材、外加剂处于低级别误差范围的正误差时(即上料超量),该盘混凝土拌合物在各项性能指标(塌落度、含气量、流动度等)合格的情况下可以用于工程中.当粗、细骨料、拌和水处于低级别误差范围的正误差时(即上料超量),该盘混凝土拌合物在各项性能指标(塌落度、含气量、流动度等)合格的情况下可以用于工程中,但同时该盘混凝土必须留制两组抗压试件,作为混凝土质量判断、追溯时使用.当称量系统中的任何一台计量秤连续3 次出现低级,超标误差时,拌和站操作人员必须停止生产,对该计量秤对应的进出料设备进行调整或在电脑操作平台上对该秤的扣料、补料数据进行调整,直至误差达到验标要求方可继续生产.4.2.中级报警:每盘粉料(水泥、矿物掺和料、外加剂、拌和用水)偏差值±3~±5%;每盘骨料(粗、细)偏差值为±5~±10%.属于称量误差中级别超标,当胶材、外加剂处于中级别误差范围的正误差时(即上料超量),该盘混凝土拌合物在各项性能指标(塌落度、含气量、流动度等)合格的情况下可以用于工程中,但同时该盘混凝土必须留制两组抗压试件,作为混凝土质量判断、追溯时使用.当粗、细骨料、拌和水处于中级别误差范围的正误差时(即上料超量),该盘混凝土拌合物在各项性能指标(塌落度、含气量、流动度等)合格的情况下可以降低一个强度等级用于工程中,但同时该盘混凝土必须留制两组抗压试件,作为混凝土质量判断、追溯时使用.如工程没有合适的使用部位则该混凝土只能用于低标号预制构件、临建工程、场道硬化或者直接废弃.混凝土废弃时不得污染环境.当称量系统中的任何一台计量秤连续 2 次出现中级超标误差时,拌和站操作人员必须停止生产,对该计量秤对应的进出料设备进行调整或在电脑操作平台上对该秤的扣料、补料数据进行调整,直至误差达到验标要求方可继续生产.4.3.高级报警:每盘粉料(水泥、矿物掺和料、外加剂、拌和用水)偏差值±5%以上;每盘骨料(粗、细)偏差值为±10%以上.当出现高级超标报警时,监理单位要会同施工单位共同分析超标原因,制定纠偏措施,并留存处理记录备查.当连续出现2次高级超标报警或12h内出现3次高级超标报警时,须对该拌和机组下达暂停使用,并会同拌和站共同分析超标原因,制定纠偏措施后方能恢复生产,处理结果报监理单位报公司各指挥部留存备查.此阶段生产的混凝土做废品处理.5.信息化处理流程图钢筋拉伸不合格报警数据处理流程图拌和站不合格报警出路流程图混凝土强度不合格报警数据处理流程图十二、试验室信息系统实施要求1、试验室在启用前布置好操作软件并接入建设单位试验室管理平台软.2、选用满足本意见相关要求并经建设单位组织评审通过的信息化管理操作软件.十三、考核与奖罚1、中心试验室信息管理工作纳入日常检查范围,每周自检一次;2、中心试验室制定相应的试验室信息化考核规定,对相关人员和行为进行考核;3、中心试验室及时落实试验室信息化日常工作,对未按要求推行或推行不力的试验人员进行处罚;4、对中心试验室人员故意破坏信息系统、传送虚假数据行为,给与严肃处理.5.各拌和站每月中级报警率超过总生产盘数的3%,高级报警率超过总生产盘数的1%时,上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给予灰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