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锅炉过热器组合安装施工技术措施1、概述1.1工程概况本工程由滨州市滨北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容量为4×330MW燃煤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装置、预留烟气脱硝装置。
采用烟塔合一技术。
锅炉选用四川华西能源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亚临界、自然循环、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半露天布置、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炉顶金属屋面带防雨罩的HX1190/18.4-Ⅱ4燃煤锅炉。
1.2结构特点过热系统的组成包括:后竖井区布置前包墙、左(右)侧包墙、后包墙及顶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炉膛顶部布置顶棚过热器、全大屏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延伸侧布置高温过热器。
包墙过热器布置在尾部为四周墙体,高温过热器管屏布置在延伸侧水平烟道上部,全大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k2-k3处,屏式过热器布置在靠炉膛k3处,低温过热器布置在后竖井省煤器上部。
延伸侧包墙上集箱标高为(63700);水平烟道下集箱标高(52760);后竖井侧包墙上、下集箱标高(63700,39360);后竖井前、后包墙下集箱标高(39360);顶棚过热器进、出口集箱标高(62800),高温过热器进、出口集箱标高(66100,66300),全大屏过热器进、出口集箱标高(63700),屏式过热器进、出口集箱标高(64800,65300),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标高(64800)。
工程量如下:二、编制依据:2.1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2.2 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锅炉过热器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2.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DL/T5047-20052.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210.2-2009)2.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01-21)2.6《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122.7《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焊接篇(DL/T 5210.7-2010)2.8《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DL612-1996)2.9《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第一篇《火力发电工程》2006版2.10《施工组织总设计》2.11《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2.12《锅炉安装说明书》三、施工准备:3.1.作业人员资格要求3.1.1 参加作业人员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有上岗。
3.1.2 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能够适应高空作业。
3.1.3 开工前应熟悉施工图纸和设备的,弄清图纸中的施工符号、工艺要求、技术要求,领会作业指导书内容,并经安全、技术交底。
3.1.4 施工人员应具备安全、质量意识,积极配合质检、安检人员的检查、验收等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或发生施工质量、安全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不得隐瞒和擅自处理。
3.2.作业所需的工器具、机械3.2.1 机械3.2.2 工器具3.3作业前的准备工作3.3.1 开工前准备所需的工器具,并按要求检查合格。
3.3.2 施工及组合现场要有充足的照明。
3.3.3组合临时平台应搭设完毕,隔离设警戒绳,并做好周边安全措施。
3.3.4 依据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布置好消防器材。
3.3.5 高空作业前脚手架、安全绳、安全网等设施要搭设齐全,并经安监人员验收合格。
3.4作业人员职责分工和权限四、施工措施:4.1 设备检验4.1.1 设备清点、编号设备在安装前应根据供货清单、装箱单和图纸进行核对,将实有设备和零件逐一进行清点,尤其注意一些小件设备,如散管、密封条、刚性梁销子、吊杆销子、螺栓等是否短缺,做出详细记录,清点无误后及时收回库房保管。
设备的编号,要依据图纸进行,对厂家已做出编号的设备要重新进行复查,核查无误后方可施工。
4.1.2 设备的检查外观检查:观察设备表面有无锈蚀、撞伤、龟裂、压扁、裂纹、重皮、砂眼和分层等缺陷,以及运输造成的变形、扭曲、碰伤、并做好详细记录。
管排到货时,要检查其是否有挤压、变形现象,要检查其垂直度,如有偏差,要由厂家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材质检查:合金部件的材质应符合图纸要求,安装前要进行光谱分析,并在明显部位作出标记。
对于过热器管排,还应依据图纸,复查其长度、宽度、对角线以及孔门、刚性梁位置是否有误,同时对厂家焊缝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及时以工程联系单的方式联系监理、业主处理。
4.2 管子通球试验过热器管排及散管在组合安装前,要进行通球试验,试验采用的钢球规格必须编号并认真做好钢球发放记录台账,并且及时办理通球签证手续。
球径一览表: (球径取大值)单位:mm4.2.1 通球前准备通球前配置好空压机及其管路并经检查能正常使用,各种规格的钢球准备齐全,并有专人保管。
4.2.2 通球时注意事项4.2.2.1通球全过程要由工地、项目部质量科、监理公司、业主代表现场见证。
4.2.2.2通球前首先用压缩空气吹扫一次,然后再通球。
压缩空气压力为5~8kg/c㎡4.2.2.3通球过程中作业人员要分工明确,放球人、接球人、传球人及封闭人各司其责。
4.2.2.4对已通过的管子,要用油漆作出明显标记并及时封闭管口。
4.2.2.5管子通球完毕后,清点钢球数量,防止遗留在管内。
4.2.2.6通球时,如有个别管子未通过,找出卡球的位置,如果管子内径过小,及时反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如管子内有异物应取出留下,作为证据作好原始记录。
取出球后,清理管子内部,重新通球直至成功。
地面组合的管屏在吊装前必须进行二次通球。
4.2.2.7通球完毕后对球进行清点,无短缺后对管口要进行封闭。
技术员填写好当天通球试验记录,参加通球试验见证人员必须全员签字。
钢球设专人进行保管,确保钢球实用实收。
4.3 联箱清理组合安装前必须检查联箱内部,检查联箱端盖是否存在,用压缩空气或吸尘器吹扫清理,并通过集箱两侧的检查孔用内窥镜查看里面是否有堵塞管口的物体,清理完毕后及时封闭所有管口,并办理集箱清理签证。
4.4地面组合4.4.1低温过热器的地面组合(见附图1)a.低温过热器管屏分为垂直出口段和水平段,每片由5 根绕成,管径Φ57×6mm。
垂直出口段材质为12Cr1MoVG,每片重约575 Kg,共112片。
水平段分上下四组,共448片,上面两组为15CrMo,一层每片重约1330 Kg,二层每片重约1711 Kg,下面两组为SA-210C,三层每片重约1994 Kg,四层每片重约1290 Kg。
由省煤器吊挂管来悬吊并保持水平段管子的横向节距,由固定块来保持水平段管子的纵向节距,由带状管夹来保持垂直出口段管子的纵向节距。
所有低温过热器管屏中,有16片管屏为特殊管屏,其余为普通管屏。
一整片卧式低温过热器由四小片管屏组成。
b.将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低温过热器进行地面整体组合,共组合112片。
然后将相邻两片管排夹3支省煤器悬吊管使用固定夹连接,组合成56组管屏。
管屏按编号水平布置在组合架上,调整受热面管屏,使对接焊口对整齐,焊口前将管口内外15mm内用砂轮机打磨光洁,并露出金属光泽,对口间隙要均匀,控制在2~3 mm之间。
对口时严防错口,保证错口量小于管子壁厚的10%,且在≤1mm以内。
c. 管屏焊口结束后,安装防磨盖板,低温过热器的防磨盖板由两块压板组成,压板、盖板与管子组合焊接完毕后,将其中一块压板与管子焊接,目的是使盖板另一端自由膨胀。
d. 单片低温过热器管屏组合完毕后,进行低温过热器管屏与吊挂管的组合,两片低温过热器与三根吊挂管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低过吊装组件,按编号将单片低过平铺在组合架上,将3根低过吊挂管放置在水平低过上,并使吊挂管的挂钩正确的插入低过管屏间隙内,然后使用180t履带吊将另一片低过水平吊装到铺好吊挂管的下部的低过上,然后调整中间的吊挂管,使其挂钩同时插入两片低过的正确间隙内。
水平低温过热器管屏组合件共56组,每组几何尺寸为:宽度11060mm×高度11470mm,每组重量约13t。
4.4.2包墙过热器的地面组合(见附图二)a.延伸侧底包墙组合件在地面组合场组合:3#~7#管屏与底部集箱组合,底部集箱布置在中部,管接头水平放置,管屏按编号放置在集箱两侧,下部垫枕木,调整高度使其与集箱管接头在同一水平线,然后进行对口焊接,重量为1154 + 2292 + 942 + 1154 + 942 + 1296 = 7780 Kg,规格为14706mm×3658 mm。
b.前包墙组合件在地面组合:上部散管组件3288kg,上部散管8051Kg,下部管屏15287kg,前包墙下集箱7064kg,组件重量合计33690kg,规格为14706mm×23440 mm。
c.右侧延伸侧包墙及侧包墙,组件1:延伸侧管屏1#、2#管屏及侧包上部管屏8#、9#与集箱组合,下部管屏12#、13#与上部8#、9#组合。
重量分配1400+1007+2571+2472+2470+2499+3737=16156kg,组件规格9100mm×24340 mm。
组件2:左侧包墙上部管屏10#、11#及集箱与下部管屏14#、15#管屏组合。
重量分配2966+2843+2883+2883+1894=13469kg,规格为5720mm×24340 mm。
d.后包墙组件:后包墙管屏上部16~21#及下部22~24#与下集箱组合,组件重量为2579+2450+2206+2206+2206+2206+9076+2652+2524=28105kg,规格14706mm×23182 mm。
e.顶包墙:管屏31#、32#、33#组合成一件,管屏31#、32#、34#组合成一件,共两件。
单件重量为5586kg,规格为7353mm×11060mm。
4.4.3高过进出口集箱地面组合件a.高过进口集箱为3件组合为1件,组合件重量为9953kg,组合件规格335.6L=15115mm。
b.高过出口集箱为3件组合为1件,组合件重量为25618kg,组合件规格609.6 L=15818mm。
4.5集箱找正:4.5.1先找出厂家样铳眼,然后用用卷尺分别在圆周线上,从基准点开始测量圆周的四等分点,四个等分点各等分弧长的误差不超过1mm。
4.5.2将集箱垫平,用玻璃管水平检查其两端对应的等分点是否在同一平面上,从而检查联箱两端是否扭曲,如有扭曲,则应向反方向转移两端的等分点,再重新定出联箱两端的四个等分点。
并应作好记录,及时向监理及业主单位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校正工作;4.5.3将集箱找正后,必须将集箱两端与组合支架临时固定,将角铁放入集箱端部两侧并与集箱支座焊牢,以防止集箱纵横向移动或滚动;4.6吊挂装置地面组合a.进行吊杆、垫板、吊夹、螺母进行分类并标注使用位置,防止使用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