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章节练习题带标准答案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章节练习题带标准答案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分章习题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单项选择题1. 在劳动关系内涵中,劳使关系的称谓源自()A. 美国B. 日本C. 英国D. 德国2. 下列不属于雇员范畴的是()A. 蓝领工人 B .教师C.教师D .农业劳动力3. 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①雇员②雇主③雇员团体④雇主组织⑤政府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4. 雇员团体最主要的形式是()A. 雇员协会 B .职业协会C.工会 D .职工代表大会5. 下列不属于雇主范畴的是()A. 低层管理者 B •中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 D •经营负责人6. 医院的清洁工、看门人与医生拥有的势力不同,清洁工和看门人谈判实力较弱,离开,一旦雇主很容易找到替代者,这体现了劳动关系的()特点。

A. 法律的平等性 B .经济的依赖性C.权益的冲突性 D .实力的差异性7. 劳动关系的实质是()A. 雇佣与被雇佣 B .冲突与合作C.对抗与和解 D .利用与被利用8. ()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员工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A. 合作 B 冲突 C 成本 D 沟通9. 下列哪些不属于劳动者“获得满足”的原因()。

A. 建立在员工对雇主的信任基础之上,这种信任来自对立法公正的理解和对当前管理权力的限制实施。

B. 大多数工作都有积极的一面,是人员从工作中获得满足的更重要的原因。

C. 管理方也努力使员工获得满足。

D. 员工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合作秘籍雇员如果要谋生,就得与雇主建立雇佣关系。

10. 冲突的根本根源不包括()A.异化的合法化 B .广泛的社会不平等C.客观的利益差异 D .雇佣关系的性质11. 以下不属于冲突的背景根源的是()【2013.4.1 】A.广泛的社会不平等B.客观的利益差异C.劳动力市场状况D.工作本身的属性12. ()是冲突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工人被压抑的敌视情绪的宣泄方式。

A.权利义务的协商 B .游行示威C.罢工D •诉诸法律手段13. 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包括()(1)经济环境( 2)政策环境( 3)技术环境(4)法律和制度环境(5)社会文化环境A. (1)(2)(3)(4)B. (1)(2)(3)(5)C. (2)(3)(4)(5)D. (1)(2)(3)(4)( 5)多项选择题1. 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双方()的相互交织。

A.合作B .冲突C.力量D.权力2. 劳动关系的特点包括()。

A.法律的平等性 B .经济的依赖性C.权益的冲突性 D .实力的差异性3. 管理的从属性是劳动关系的特点之一,具体体现在()A.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工作规则B.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指示和命令C.接受监督、检查的义务D.劳动者有接受制裁的义务4. 劳动关系理论一般认为,合作的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A.被迫B .强迫C.获得满足 D .沟通5. 影响冲突的变化的非文化因素包括()。

A.客观的工作环境B.管理政策和实践C.在工作期间对工作的态度和道德观的变化D.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6. 用文化因素解释冲突是否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 工人对现实中自身所处地位的感受B. 工人对自身可以接受的行为的理解C. 工人工作的性质和条件D. 雇佣双方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契约7. 影响劳动关系的政策环境是指政府的各种政策方针,包括()A. 关于就业的政策 B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C.教育和培训的政策 D .失业率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分章习题 by 苗昕主观题1. 简述劳动关系的概念及其本质有哪些。

【简答】2. 简述劳动关系中雇员的含义。

【简答】3. 简述劳动关系的特点。

【简答】【13.4.31 】4. 简述劳动关系的实质及其来源。

【简答】5. 举例说明劳动关系中冲突变化的影响因素因素。

【论述】第二章劳动关系理论单项选择题l. 在以下理论学派中,按照政治趋向从“右翼” (保守)到“左翼” (激进)的顺序排列第一位的是()A. 新保守派B. 管理主义学派C.正统多元论学派D.激进学派2. 下列哪项不是新保守主义政策的负面影响表现()A. 整体福利水平低 B .贫困指标高C.工时长 D .贫富差距扩大3. ()一般认为,劳动关系是具有经济理性的劳资双方之间的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双方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

A新保守派B .管理主义学派C.激进派D .自由改革派4. 在奉行新保守派思想的国家中,以()最为典型。

A. 日本B .美国C.德国D .瑞典5. ()劳动关系模式是管理主义学派的典范。

A. 日本B .美国C.德国D .瑞典6. 管理主义学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2013.4.2 】A. 经济效率的最大化 B .人员福利的最大化C.雇员忠诚度的最大化 D .高层权力的最大化7. 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的学派被称为()A.新保守派B.管理主义学派C.正统多元论学派D.激进学派8. 下列关于管理主义学派的观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 该学派认为工会的作用微不足道B. 该学派更关注劳动关系中员工的动机C. 该学派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D. 日本模式是管理主要学派的典范9. 德国的劳动关系模式是下列哪个学派的典范()。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分章习题 by 苗昕A.自由改革主义学派 B .正统多元论学派C.激进派D .新保守派10. 以“通过劳动法和集体谈判确保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是建立最有效的劳动关系的途径”为核心假设的学派是()。

A. 新保守派B. 管理主义学派C.正统多元论学派D.激进学派11. 下列关于正统多元论学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该学派主要关注经济体系中对效率的需求与雇佣关系中对公平的需求之间的平衡B. 该学派主要研究劳动法律、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C. 该学派认为雇员对公平和公正待遇的关心,与管理方对经济效率和组织效率的关心是相互冲突的D. 该学派强调弱势工会12.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最大的特点是()。

A.具有批评精神 B .积极主张变革C.提出“结构不公平”的理论 D .对工会的态度是模糊的13. ()是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最具代表性的实例。

A.日本B .美国C.德国D .瑞典14. 认为其他学派提出的“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假象的学派是()。

A新保守派B •管理主义学派C.正统多元论学派 D •激进学派15. 下列不属于激进派的理论观点的是()。

A. 该学派的主要倾向是建立雇员集体所有制B. 只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发生变化,工会的作用就十分有限C. 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假象D. 更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以及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忠诚度问题16. 只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发生变化,工会的作用就非常有限。

这是哪个学派的观点()A.正统多元论学派 B •管理主义学派C.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 D .激进派17. 下列哪项不属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观点()A. 无产阶级成员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谋生B. 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C.工厂规模的扩张使工人向大型工作场所聚集,机器大工业使工人的积极差异性更加明显,这是阶级之间的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D. 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18. 激进派学者的观点与哪种劳动关系理论是一脉相承的()A.资本主义理论 B .工业社会理论C. 工业资本主义理论 D .后工业社会理论19. 马克思认为 :阶级之间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分章习题 by 苗昕A. 企业实现规模效应B.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C.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D. 资本主义赖以存在的剥削制度20. 20 世纪上半叶普遍采用的物质生产技术导致了工作的高度分工和规范化,并使工作具有以下特征,(1)工作本身并不需要工人具有很多技能。

(2)工作形式和内容更加非人性化。

(3)更为专制,工人没有控制自身工作的权利。

这是下列哪一理论的看法()A.工业社会理论 B .资本主义理论C.后工业化社会理论 D .劳动分工理论21. 工业主义理论有时被称为()A.劳动分工理论 B .结构功能主义C.理性主义 D .后工业化社会理论22. 劳动关系理论中,相对比较悲观的是()A.工业社会理论 B .资本主义理论C.工业资本主义理论 D .劳动分工理论23.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观点可以在哪个劳动关系理论中得到支持()A.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理论 B .工业化社会理论C.后工业化社会理论 D .工业资本主义理论24. 工业资本主义理论的鼻祖是马克斯 ?韦伯,韦伯理论中最著名的是对()的论述。

A. 精于计算的理性B. 两极分化C. 资本主义企业存在的前提是拥有自由的劳动力市场D. 劳动分工25. 下列选项中,可以划分为劳资抗衡模式和劳资制衡模式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是()A.斗争模式B •多元放任模式C.协约自治模式 D .统合模式26. 下列劳动管理模式中,秉承新保守派劳动关系理论的是()A.斗争模式B •多元放任模式C.协约自治模式 D .统合模式27. 以劳资对抗为主轴,完全排除国家干预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是()A 斗争模式B 多元放任模式C 劳资抗衡模式D 劳资制衡模式28. ()最早在《产业关系体系》一书中,以统合模式对劳、资、政三者之间的关系加以说明。

A 邓洛普B 黄越钦C 珀塞尔D 西森29. ()在其《劳动法新论》中,将劳动关系的主要调整模式归为四类()A 斯密B 黄越钦C 珀塞尔D 西森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分章习题 by 苗昕多项选择题1. 19 世纪劳动关系的演变规律比较复杂,要全面把握这些规律,我们首先要掌握的理论包括()。

A 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理论B 工业主义劳动关系理论C 管理主义学派理论观点D 工业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理论2. 下列各学派的观点中,与工业主义理论紧密联系的有()A 新保守派B 管理主义学派C 正统多元论学派D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3. 统合模式的具体形式包括()【2013.4.21 】A 社会统合模式B 经营者统合模式C 劳动者统合模式D 国家统合模式4 台湾学者黄越钦在其《劳动法新论》中,归纳出劳动关系的主要调整模式包括()A 斗争模式B 多元放任模式C 协约自治模式D 统合模式第三章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 激烈对抗B 比较稳定C 劳方处于绝对优势D 工会比较完善2. 劳动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A 工业革命B 手工业革命C 第一次技术革命D 第二次技术革命3. 早期工业化时期的劳动关系的主流管理思想是()A. 亚当•斯密 B .泰勒的科学管理C.行为科学理论 D •管理理论的丛林4.1802 年英国通过的()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