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真题及详解

2015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真题及详解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爱弥儿》 18. 课程设计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_______三个层次构成。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教材 19.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反映教师劳动的_______特点。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长期性 20. 1965 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会议上,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次正式提出 _______的概念,并论证了相关思想。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终身教育 2. 单项选择题 1. 西方最早的教育名著是古罗马昆体良的( ) A 《理想国》 B 《论演说家的教育》 C 《大教学论》 D 《教育漫话》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是 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4. ( )在他的《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观点。
A 赞科夫 B 皮亚杰 C 布鲁纳 D 布卢姆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赞科夫运用了他的导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学说,通过长期广泛的教学实验,提 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 “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他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在其著作《较虚弱与发展》一书中体现。 5. 教育的领导权是由( )决定的。 A 政治、经济将制度 B 文化 C 科学技术 D 人口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6.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 ) A 教育的客体 B 认识的主体 C 教育的客体、认识的主体 D 以上都不是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 7.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 自我教育法 B 实际锻炼法 C 说服教育教育法 D 榜样示范法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意思就是说用别人的事情做借鉴可以知道凡事应该怎么做,得到什么,失去什 么。该句体现的是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 8. “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了( ) A 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B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C 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D 知行统一原则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9. ( )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 A 生产关系 B 科技 C 文化 D 生产力发展水平 该问题分值: 2
15. 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_______学说。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全面发展 16. _______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 的教育。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美育 17.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著作_______中,强调教育活动必须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其思想后来被称为自然主义 教育思想。
201 90 分钟) 1. 填空题 1.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_______。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普通教育学》 2.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_______作用。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主导 3.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过程。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认识 4.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教书育人 5. 狭义的教育是指_______。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学校教育 6. 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讲授法 7. 史料记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古代的_______社会。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奴隶 8. 义务教育的特点具有玩执行、_______和普及型。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免费性 9. 历史上,学校教育制度呈现出三种形态:单轨学制、双轨学制和_______学制。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分支型 10. 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就要抓住儿童发展的_______。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关键期 11. _______课程渗透在学校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观念环境中。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隐性 12. 夸美纽斯提出_______思想,主张把“一切事务交给一切人”。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泛智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是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都设置_______,并作为必修课程。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4. 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是因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___。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顺序性和阶段性
答案:D 解析: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 ①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制约着教育的 方法与手段。 ④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化。 ⑤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10. ( )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 小组教学 B 道尔顿制 C 个别教学 D 班级授课制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11.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反映了( )对人发展的影响。 A 遗传 B 环境 C 主观能动性 D 教育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意思是蓬草生长在丛麻当中,不须扶持就长得挺直;白 沙和在黑泥里面就同黑泥一样黑。意指环境会对人产生影响。 12. ( )是以学校为本、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而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A 校本课程 B 国家课程 C 地方课程 D 选修课程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13.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所反映的是( )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教育独立论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霍尔说的,他夸大了遗传的作用,认为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 定作用,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14.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被称为中心环节的是( ) A 引起求知欲 B 巩固知识 C 感知教材 D 理解教材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教学过程包括: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六个阶段,理解 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15. 我国第一个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行的学制是( )
2. 《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作者是( ) A 洛克 B 杜威 C 凯洛夫 D 卢梭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杜威的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洛克的是《教育漫话》,凯洛夫的是《教育学》,卢梭的是《爱弥儿》。
3. 目前许多国家的( )已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化甚至普及化阶段。 A 学前教育 B 初等教育 C 职业教育 D 高等教育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目前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化甚至普及化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