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小区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组织设计(2019年)

高层小区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组织设计(2019年)

第一章编制依据1、合同文件根据湛城规(规划)「2009」562号2、图纸依据1、广州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湛江市XXXXXX工程设计图纸,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绿化施工图;2、工程图纸会审;3、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提供的《湛江市XXXXXX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3、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施工技术规范3.1、工程建设国家标准3.2、建筑工程行业标准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地理位置及性质城市XXXXX工程位于湛江市XXXXXXX号。

本工程由XXXXX地产有限公司开发,广州市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广东天正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5、6、7号桩基础、地下室承包单位为湛江市万建建筑有限公司。

2、建筑概况本工程由 1幢21层、1幢25层、4幢30层高层建筑组成,单体结构最大跨度***M,框剪结构,建筑面积******M2,总造价********万元。

混凝土: 全部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填充墙:框架填充墙均采用***、****厚的轻质砖,用M5混合砂浆砌筑;楼地面:按各房间使用功能不同分别采用水泥砂浆面层、防滑地砖面层、光面地砖;防水工程:地下室外墙防水采用高分子APP卷材防水(最终以甲方为准);屋面采用高分子APP卷材防水。

3、结构概况3.1.本工程为全现浇框架结构。

3.2.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3.3.地基与基础工程: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承载,预应力管桩桩长为15~20m,桩顶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承台及底板基础,地下室一层,地下室混凝土标号C35S6.3.4.主体结构工程:全框架、填充墙结构。

4、地质条件根据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提供的《湛江市XXXXXX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一、工程地质条件(一).气象本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22.8~23.2 C,年平均降雨量1339.5~1676.7毫米,一般5~10月为雨季,6~9月常遭台风袭击,最大风力10~11级,阵风12级以上。

(二).地形地貌据广东省区域调查资料,本区属雷琼-喜山沉降带北部、湛江凹陷区,场区地貌较简单,属湛江组台地地貌。

拟建场地为山丘斜坡地形,现经人工开挖整平,整体地势西高东低,钻孔控制范围现地面(孔口)标高为10.30~24.85(平均钻孔孔口地面标高为13.78m,最大高差14.55m)。

(三).地层岩性特征本次钻探控制最大深度为85.55m,揭露土层上部为近期人工填土,下部为主要为全新统(Q4)海相沉积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及下更新统湛江组(Q1 )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根据岩性特征及成因类型将场地内地层划分为11个主层,9个亚层,现从新到老、自上而下分述之。

1、现代人工堆积层(Q4ml)①杂填土: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层顶标高10.30~24.85m,厚度0.50~8.50m。

灰褐色、黄褐色,湿,松散,以粉土、粉质粘土及砂为主,上部含碎石和砖块等建筑垃圾。

⒉、全新统海相沉积层(Q4m)②淤泥质粉质粘土:分布于层顶标高3.00~11.23m,厚0.70~7.30m。

灰黑色,饱和,软塑,含粉细砂及腐殖质较多,粘性较差,局部地段偶含少量角砾。

3、下更新统湛江组地层(Q1 mc)③粘土: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层顶标高2.80~23.45m,厚0.50~6.60m。

黄色为主,局部混红色,湿,可塑,夹杂少量薄层粉细砂,粘性较好,局部地段底部夹2~4cm铁质胶结物。

③1中砂:分布于层顶标高5.07~7.11m,厚2.00~2.20m。

褐黄色,饱和,稍密—中密,含粉细砂及粘粒,级配一般。

④粘土: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厚度较大。

层顶标高2.00~20.65m,厚0.80~14.20m。

灰色,湿,可塑,间夹薄层粉砂,具水平层理,局部夹杂薄层中砂,局部地段底部夹2~4cm铁质胶结物。

⑤粗砂: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层顶标高-5.76~9.82m,厚0.70~11.00m。

黄色、灰色,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或密实,砂质较纯,级配较好,局部含少量腐化木屑,局部地段底部夹2~4cm铁质胶结物。

⑤1粘土: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层顶标高0.81~6.90m,厚0.40~1.30m。

灰-灰黄色,湿,可塑,含细中砂,粘性一般。

⑥粘土: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层顶标高-6.47~5.53m,厚0.40~11.70m。

灰色为主,局部地段为青灰色,湿,可塑~硬塑,夹杂少量薄层粉砂,粘性一般。

⑥1粗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层顶标高-4.23~0.20m,厚0.50~2.40m。

灰色、黄褐色,饱和,稍密~中密,含粉细砂,级配较好。

⑦粗砂: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层顶标高-10.13~0.13m,厚0.50~9.00m。

灰色、黄褐色,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或密实,级配较好,局部地段底部夹2~4cm铁质胶结物。

⑦1粘土: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层顶标高-12.76~-2.66m,厚0.50~3.80m。

灰色,湿,可塑,夹杂薄层粉砂,粘性较好。

⑧粉质粘土: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厚度较大,部分钻孔未钻穿,层顶标高-13.90~-3.74m,厚13.00~24.30m。

灰白色、紫红色、浅灰色,稍湿,硬塑,局部坚硬,含粉细砂,粘性较好。

⑧1粗砂: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部分钻孔未钻至该层,层顶标高-22.50~-6.87m,厚0.50~6.80m。

灰色、灰白色,饱和,中密~密实,局部稍密,级配较好,局部地段含粘粒较多,近粉土状。

⑨中砂: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部分钻孔未钻至该层,层顶标高-36.94~-24.53m,厚5.30~14.00m。

浅灰-灰色,饱和,中密~密实,含粉细砂,级配较好。

⑨1粘土: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层顶标高-38.77~-29.18m,厚度0.90~3.90m。

浅灰色为主,局部地段混少量灰黄色和紫红色,稍湿,硬塑,局部坚硬,含粉细砂,粘性较好。

⑩粘土:除部分钻孔未钻至该层外,场地内其余地段均有分布,层顶标高-47.62~-36.36m,厚度5.60~25.45m。

浅灰色为主,局部地段混少量灰黄色和紫红色,稍湿,硬塑,局部坚硬,粘性较好。

⑩1中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层顶标高-50.24~-46.87m,厚度0.60~4.70m。

灰白色、浅灰色,饱和,中密~密实,含粉细砂,级配一般。

⑩2粉质粘土:层顶标高-65.71~-54.23m,揭示厚度1.50~9.30m。

灰色,湿~稍湿,可塑~硬塑,夹杂薄层粉细砂,粘性较好。

⑾中砂:在层顶标高-67.42~-59.24m,揭示厚度0.30~5.40m。

灰白、浅灰色,饱和,密实,级配较好,含少量粘粒。

⑾1粉质粘土:分布于层顶标高-65.94~-65.19m,厚度1.20~1.90m。

灰白色,稍湿,硬塑,含粉细砂,粘性一般。

(详细情况见《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5、工程特点及难点5.1.本项目桩基工程由业主直接分包,所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应与桩基做好场地交接工作,在交接时应重点注意现场红线点、轴线测量控制点水准点的复核交接验收及桩位复核工作。

5.2.本工程地下室及地下室占地面积大,地下室底板结构设计为斜面。

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高层地下室。

施工场地狭小、施工作业面大,所以合理地组织分块(段)分组(管理组、操作班组)按序(工序穿插、流水)施工,是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关键之一。

5.3.工程建成后,地下室顶板上将栽种树木、花草等绿化植被,所以施工时除了重点监控地下室外墙各工序质量外,还应重点确保地下室顶板抗渗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5.4.本工程铝合金门窗、精装修木作业、消防、防雷、煤气等可能由专业分包单位施工,但所有分包工作均需在总工期内悉数完成,这样势必要求所有专业分包单位在总承包单位的统一组织和有效管理下、按总的进度要求进行协调施工。

5.5.本工程地下室局部桩承台厚度达2.2m,底板及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连续浇捣,需重点控制为留置后浇带的施工工艺。

针对以上一些工程特点,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将突出重点,精心组织、精心管理、精心施工,以确保整个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有效可行性。

第三章工程管理目标1、合同承诺施工范围:全部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及室外工程。

质量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或专业的质量优良标准。

工期要求:工期为730日历天开竣工日期:工程在土方挖运完成即开始计工期,计划于2011年3月20日开工,2013年3月20日竣工2、工程管理目标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充分利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计算机应用与动态监控的各种优势,使工程在管理、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工作作风上均创出一流水平。

根据公司对业主的承诺和公司的施工水平以及项目部的自身管理素质,本工程管理目标如下:2.1、质量目标<1>.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优良标准,争创广东省“优良样板”工程;2.2、安全目标<1>.无重大人身、设备安全事故,工伤事故率控制在0.3‰以内;<2>.确保湛江市文明施工优良工地;争创广东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双优样板工地。

2.3、工期目标2011年3月20日开工,2013年3月20日竣工,计划总施工工期为730日历天,争取提前工期20日历天完成。

分阶段工期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

工程实际开工日期以建设单位的开工令为准。

在主体结构施工到15层时,开始穿插砌体工程施工,砌体满足装修条件后开始内外墙的装饰施工,以保证工期。

第四章施工部署1、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1.1、项目管理思路根据工程所处位置及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本工程特点,提出项目管理的指导思想为:以务实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交付完美产品为目标,通过“三高”(即高目标、高起点、高要求)来实行对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资料的管理及对合同、成本、进度的控制,严格履行合同的承诺,铸造精品工程、用户满意工程。

以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为标准,实施项目法施工管理。

以项目经理部负责本项目的具体运作,公司参与本工程项目重大问题的决策,切实做好重点工程、重点调配、重点管理、重点实施、重点保证。

1.2、项目管理模式本工程采用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为整个工程的直接责任者。

为确保工程的按时、优质、高效的完成,选择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并数次创过省市级优质工程的国家一级项目经理黎国荣同志担任,挑选出优秀的管理干部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管理,全权组织工程施工及日常工作,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高效率有计划地组织协调和管理,项目经理部配备生产、技术、质量、安全、预算、材料、财务等职能人员负责从施工准备、技术管理、生产组织、质安监控、文明施工、材料供应到竣工验收和工程结算等方面全过程管理,并对建设单位全面负责。

项目部将在完整的管理体系运行中,以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充足完善的后勤保障,在保证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履行合同承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