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6.2.1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
1.质量方针
全员参与,打造精品,规施工,确保产品满足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增强和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
2.质量目标
确保合格工程。
3.主要分项工程质量目标
主要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设计,见表6.2.1.
6.2.2质量管理责任
⑴明确项目经理为质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过程质量控制由每一道工序和岗位的责任人负责。
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员、全项目、全天候的质量保证体系。
⑵完善质保体系,形成项目管理网络。
对每个分项工程,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健全组织机构。
将质量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所有管理人员,每周召开质量例会,分析解决质量问题,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作。
⑶落实质量目标,验收一次合格率达到100%,分项工程优良率达
到95%以上,对施工班组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强化工序控制、过程管理和旁站式管理。
⑷树立质量意识,按照ISO9001标准管理要求明确责任,制定考核业绩。
各岗位人员与项目经理签订质量责任状,建立奖惩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⑸加强创优宣传,及时组织全体管理人员、班组长对规、规程进行学习,强化施工人员的创优意识。
⑹针对本工程特点编写《质量计划》,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进行详细策划,制定过程控制措施,使没到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同时明确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6.2.3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见表图6.2.3.
6.2.4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
⑴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经理班子。
项目经理具有国家一级项目经理资质,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济较强组织协调能力,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⑵公司各部门将对项目经理部提供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对项目经理部的工作进行固定、连续的检查帮助和督促。
2.管理措施
⑴加强质量管理意识:备注对用户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度“七严”措施。
即“思想立场严正、技术工作严谨、质量管理一个、措施落实严肃、事故隐患严防、违章蛮干严禁、奖优罚劣严明”。
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宣传,用我们真诚的质量体现公司的声誉,用我们的承诺和辛勤。
塑造时代的作品。
认真贯彻GB/T19002-ISO9002标准,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七同时”,在计划、布置、组织、实施、检查、总结、评比各项工作的同时进行质量工作。
⑵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根据国标、部标、行标以及有关的规程、规定,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检查,我们的做法是:质量标准宁高不低,施工产品宁费不次,问题处理宁早不晚,操作者的素质宁好不坏,复杂工序宁慢不快。
一个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决不允许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做到“四个百分之百”:即在施工前要百分之百的技术交底,在施工中百分之百的跟踪,在施工完毕百分之百的检查,同时还要百分之百的奖罚,使工序质量始终处于受
控状态,使分部分项工程做到一次合格,整体跟踪一次成优,确保工程质量稳中有升。
⑶对所有相关管理人员、协作单位管理人员进行强化质量意识的教育。
⑷监理质量例会制度对所有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开展质量竞赛和质量交流活动,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
⑸按照ISO9002标准及企业的质量计划、程序文件的要求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质量计划。
⑹各分项工程要制定出相应的质量标准、实施计划及保证措施。
⑺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度,所有工程要在保证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完成,为达标项目不能通过部质量验收。
⑻质检人员持证上岗,质检员不但能够掌握相关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还应能对作业班组给予质量管理方面的指导。
3.管理制度
⑴“三检制”。
确立为用户服务,“用户至上”的观点,决不把问题留给下道工序。
坚持实行自检、专检、交接检。
各工种、工序、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材料进场、施工试验、图纸变更、加工订货、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均严格执行此项制度,及时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⑵全检制(质量好坏以全面的检查数据为依据)。
提高检测标准和覆盖面,是为了彻底杜绝隐患,保证所有外观质量,除“三检制”外,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对主要的工序、分项,必须进行高密度、拉网
式的全面检查,一切以数据说话,对质量问题“以一当十”,严肃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优良率水平。
⑶质量分析会制。
由总包技术质量部门组织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技术、生产、物资等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均参加,针对本月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对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制定预防措施。
⑷质量联检制。
由总包技术质量部门组织每月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资料联检,各分部技术负责人及质检员参加,主要是对施工现场(包括后台加工)各分项工程进行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⑸样板制。
按照国家规、工艺标准、设计图纸和技术交底中的质量要求组织样板间和分项样板工程的操作,做到一次成优,经建设单位、监理、技术负责人、工长等联合检查鉴定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施工。
大面积施工,不能低于样板工程的质量。
⑹挂牌制。
为了更好地调动每个操作者的积极性,便于监督检查,在座每一分项工程之前将所有使用的材料挂牌标明规格、尺寸、负责人、日期。
⑺标准化制。
在该工程的建设中,必须实行标准化施工,一个执行国标、行标、企标,此外在各项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活动程序、办事条例、工作规程、质量职责条例、各项规章制度等。
由于实行标准化,规程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就有了标准和依据,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使一切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和规化。
⑻技术先行制。
按照以技术进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建立并贯
彻技术现行的有效措施,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至上而下,从宏观到具体,指导所有施工单位和参建人员,为质量工作创造条件,为各项管理引路把关。
⑼成品保护制。
将成品保护当做一道重要工序,并且是一道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工序,成立成品保护组织机构,,编制《成品保护方案》,组织专门的成品保护队伍,这样为保证“一次成优、减少返工”创造有利条件。
⑽材料订货和检验制。
各种材料订货必须物美价廉,货比三家,宁可价高,只要优质,宁缺毋滥,从具备资质的厂家和正规的渠道采购,建立技术、质量、工长、材料组成的验收小组,保证不会有一个不合格产品用到工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