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现象》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3.声音在介质中以___ 的形成向远处传播。
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_____,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 m/s ),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5.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成绩,则 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11.3s ,则乙记录的成绩约为 s 。
6.某汽车以10m /s 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下嗽叭,经4s 钟听到回声。
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 m 。
7.频率为 Hz 以下的声音为次声波;频率为 Hz 以上的声音为超声波。
8.噪声强度如果在 dB 以上,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休息,如果在 dB 以上,长时间会造成对人的听力的伤害。
9.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
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 产生的。
10.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
这些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 ____而产生的。
物体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
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管子里的空气 产生的。
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 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 ,而响度比蚊子 。
11. 在图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
这表明: 。
12.2011年 7月14日12时10分,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福胜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
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 。
13.人在野外说话,为了使声音传得更远一些,通常将手或者一本书合成喇叭状围在嘴边,其目的是1图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物体在1s的时间振动1次,频率就是1Hz。
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Hz到Hz。
超过 Hz的叫超声波,低于 Hz的叫次声波。
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说明大象的语言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试着举例有次声波发生的两个例子:。
三、实验题(共1个题,共25分)24.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 _,_ _,_ 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课本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11.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_______和音色。
“锣鼓声声震天响”是指声音的______较高。
12.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
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________大。
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__________传播。
13.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分贝,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________中降低噪声的。
1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北京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和燃放烟花爆竹,这是在减弱噪声;在公路和住宅区内设置屏障墙和种草、植树,这是在减弱噪声;听到巨大的响声,应立即捂住耳朵,张大嘴巴,这是在减弱噪声。
15.渔民在捕鱼时常用木棒敲打船板发出声响,把鱼群赶到一定的方向去,以利于捕捞,这是利用了水能够______的原理。
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______的知识。
16.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1)“震耳欲聋”说的是声音大(2)“悦耳动听”说的是声音美(3)“尖厉刺耳”说的是声音高17.当你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响的音箱面板时,你手的感觉是,这种感觉表明。
18.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的鸟、散步的人也可听到,若距快艇的距离都相等,觉察快艇启动先后的是。
19.元宵节晚上,小伟在家里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开始绽放,3s后听到它在空中的爆破声,这声音是通过传来的,小伟与烟花绽放的地方相距约 m。
20.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声获得信息,也就是说声能传递信息,请举出2个有关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问答题21.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
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器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
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
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
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阅读上述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_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
(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两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
2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如图2-1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1)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2)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鸟的“歌声”。
这说明光的传播和声的传播有什么不同?23.利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直尺、音叉、吉他、梳子、塑料片、鼓、沙粒、细线、纸筒、橡皮槌等器材,可以进行很多物理实验.请选用其中的一些器材,探究一个声现象的物理问题.要求写出:(1)实验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所需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探究过程:24.在喇叭的纸盆上放一些小的泡沫塑料颗粒再用该喇叭播音,如图2-2所示,想一想,你能得到哪些与声音有关的物理结论,试举两例。
25.小闵用一把钢尺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结构的关系,她把尺子固定在桌面上,先把钢尺伸出桌子边沿多一些,使它振动发声;然后再把尺子伸出桌子边沿少一些,再使其发声,比较两次音调的高低。
(1)在她的两次实验中,应该保持不变,实验的结果是:尺子伸出桌子边沿越多,它发声的音调越。
(2)她若探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则应该保持不变,改变尺子振动的,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发声体结构不变时,,声音的响度越大。
二、选择题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2.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C.岸──空气──鱼 D.岸──水──鱼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B.“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5.信息1: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
信息2: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
请综合1、2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的声学原理是()A.声音的反射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在墙壁内传播 D.利用回声加强原声7.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A.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B.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 D.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8.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A.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C.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D.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10.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图1-1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该地有乐队,可以出租 B.道路弯曲,注意行车安全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11.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12. 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