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预期理论及模
型
在经济学上,预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一般说来,狭义的预期,是指人们对未
来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预测;广义的预期是指包括投资者、消费者等经济行为主
体在做出行动决策之前对未来经济形势或某一经济变量所作的预测。
作为一种心
理现象和心理范畴,预期影响着经济主体的现实行为。
预期直接来源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正是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才有必要
对未来进行预期,以确定其经济决策。
在市场价格变动的动态市场环境中,作为
一个在市场经济中活动的经济行为者会对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形成不同的预期,
根据这种预期做出适当的经济决策,以实现其经济效益或效用的最大化。
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和历史的时间中,决策是事先做出的,结果是事后得到的”
在预期理论的演进过程中,先后出现了静态预期、外推性预期、适应性预期
和理性预期等预期形成假设。
下面给出预期理论的模型时以预期价格(Expected Price) 和实际价格( Actual price) 的关系为例。
1、静态预期
如果在t-1 期预期t 期的价格,模型:
P t E=P t A1
其中,P tAI为t -1期的实际价格,P t E为t -1期预期的t期的价格。
这种预期
称为静态预期。
静态预期最为简单,假定经济主体完全按照过去已经发生过的情况来估计或判
断未来的经济形势,进行预期所获取的信息是关于过去的特定时期t-1 期的,行为主体仅仅考虑了经济变量前期特定方面的信息,其处理信息的方式也是建立在
所有行为主体采用同样方式预期和忽略学习效应的基础之上。
因而,预期经济变量水平等于经济变量前期水平,在预期中没有随机变量的扰动。
2、外推预期
外推预期是指对未来的预期不仅依据经济变量的过去水平,而且还应建立
在经济变量的变化方向的基础上。
这种预期不仅要依赖于经济变量过去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还依赖于该经济变量所显示出来的变化方向或变化趋势。
以价格预期为例,模型:
P t E= P t A i+a (R AI - P t A2)
其中a称为预期系数,这种预期就是外推预期。
它表明t 时期的预期价格P t E等于t -1 时期的实际成交价格P t A1 加上(或减去) t -2时期的实际成交价格之差 ( P t A1- P t A2 )。
即生产者对未来的价格预期不仅应以价格的过去水平P t A1 为基础,而且还要考虑已经显示出来的价格变化的方向或趋势,即t - 1期的价格P AI与t —2期的价格P tA2的变动(P A1—P tA2)。
如果a> 0, 则预期t时期的价格将大于t —1时期的实际成交价格,以往的这种价格变化的趋势会继续下去;如果aV 0,则未来时期的价格将下降,价格变动的趋势发生逆转;
而a = 0 ,贝憶味着R E二R AI,这就是静态预期。
a的值却决于人们的情绪,乐观的人预期价格上涨的趋势将继续下去,从而
a> 0;悲观的人则认为价格上涨只是暂时的,从而aV 0。
在外推预期模型中,
行为主体进行预期所获取的信息来源于经济变量过去的特定时期期的特定方面
t—1 期和t—2
的信息,即仅仅考虑了过去的价格变动方向,通过引进预期系数a.
根据经济变量的变化方向,预测经济变量将要达到的水平。
由于行为主体的乐观与悲观程度不同,从而会得到极不相同的预期价格值。
3、适应性预期
适应性预期是说经济主体会根据自己过去在做出预期决策时所犯错误的程度
来修正在以后每一时期的预期。
以价格预期为例,模型:
<3< 1
R t E= R t E1 + p ( R t A1 - R t E1) 0
其中,R E为t期的预期价格,R:为t - 1期的实际价格,R E J为t - 1期的预期价格,而p被称为适应系数或修正因子,它决定了预期对过去的预期误差进行修正的速度,这种预期就是适应性预期。
在适应性预期下,对t 时期产品的价格预期等于对t-1 期产品的预期价格加上(或减去)t - 1期所揭示的预期误差(R tAi - R E I)的一定比例(P)。
如果t —1 期的实际价格水平高于预期,则对本期的预期价格将基于对t-1 期的预期价格向上调整;如果实际t -1期的实际价格水平低于预期,则对本期的预期价格水平将向下修正。
在适应性预期条件下,对t 期的价格预期P t E是对过去一系列价格的加权平均数,距离现在越远,权数呈几何递减,因而对当前预期价格形成的作用越来越小。
适应系数p反映了预期的修正速度。
当p的值较低时,对t期的价格预期
修正缓慢,t - 1期的实际价格水平对它几乎没有影响;P接近于1,对t期的价格预期对t - 1期的实际价格反应就很迅速;当P =1时,R t E= R tAi
可以看出,静态预期是适应性预期的一个特例。
很显然,相对于前两种预期的形成机制而言,适应性预期更加复杂,更为接近现实。
不管是静态预期、外推预期还是适应性预期,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人们只是凭借过去的经验对未来做出判断,没有充分利用与预期相关的其他变量所提供的有用信息,因此又被统称为非理性预期。
4、理性预期
所谓理性预期就是指经济当事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为避免风险或获得最大收益而运用过去和现在一切可获得的信息,对所关心的经济变量在未来的变动状况做出尽可能准确的预测。
仍以价格预期为例,根据理性预期,在t—1 期预期的期的价格水平为:
R E=E(R丨I t—1)
其中,R E是在t —1期预期的t期的价格水平,I t —1是在t —1期所获的所有
信息集合,
E( P t I I t—1) 是t 期的价格水平在t —1 期的信息集合条件下的数学期望。
理性预期下的预期价格水平取决于t—1 期所得到的信息集合I t—1。
定义预期误差为£二R A—P E二P t A—E(R I I t —1)
则式又可写为:P t E=P t A—£
根据理性预期的假设,E(£)=0,则又有:P t E二p A ,即理性预期P E是实际价格P A 的无偏估计,同时,预期已充分利用了信息集— 1 所提供的信息,过去的预期误差对预期将不能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
理性预期的结论,正如林肯所说: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