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管理课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管理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制订计划的内容和方法 1.疫苗品种、规格、数量、供应渠道和供应方式等。 2.疫苗需求量计算: ①疫苗年需求量=(基础免疫使用量+强化免疫使用量+特殊免疫使用量) -上一年年底库存量。 ②基础免疫疫苗年使用量=(出生儿童数+流动儿童数+漏种儿童数)×每 剂次剂量×免疫次数×损耗系数。 ③加强免疫疫苗年使用量=加强年龄组人口数之和×每剂次剂量×免疫次 数×损耗系数。 ④特殊免疫使用量=特殊免疫人口数×每剂次剂量×免疫次数×损耗系数。 ⑤疫苗损耗系数=疫苗使用数÷(基础免疫每剂次疫苗接种剂次× 基础免 疫人次数+加强免疫每剂次疫苗接种剂量× 加强免疫人数+特殊免疫每剂次 疫苗接种剂量× 特殊免疫人数) 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疫苗计划,由负责组织实施的部门根据疫苗接种的对象 和范围制定。
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的比较
优点
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
1.类似自然感染过程,在机体内可以复制增殖,1.较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
免疫作用时间长,一次免疫可以产生持久免 2.不受循环抗体影响
疫力
2.免疫效果较牢固,可形成局部 3.安全性好,能杀灭任何可能污染的生物因子
或全身免疫
3.除通常的皮下注射外,
可采取自然感染的途径(口服、喷雾等)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疫苗使用计划制订 (一)制订计划的依据 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和省级增加的国家免疫规划 疫苗的免疫程序。 2.所辖区域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病水平、人群免疫状 况和开展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等特殊免疫活动的计划。 3.疫苗运输、储存形式与能力。 4.本辖区服务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数、儿童数以 及适龄的流动儿童数。 5.上一年年底疫苗库存量。 6.疫苗损耗系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品种疫苗不断问世,沿用以 往的名称很难准确、完整地概括各种预防性生物制 品的本质。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疫苗分类方法,依 照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按疫苗性质分类: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可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制订计划的程序 1.制订第一类疫苗计划的程序 ① 乡级防保组织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每年制订第
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②县级和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总、审核、平衡辖区疫
4.免疫缺陷患者(如HIV感染)或接受免疫抑
制剂治疗的患者可引起严重致命的反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按疫苗生产工艺分类 (一)全菌体(或病毒)疫苗 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细菌、病毒或立可体等病原微生物 的培养物,经化学或物理方法灭活后制成,已丧失致病能力, 但仍保留免疫原性,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甲型肝炎 灭活疫苗等。另一种是通过实验室改进“野”病毒或细菌所 得到的疫苗株微生物,保留了繁殖(复制)和引起免疫力的 能力,如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按疫苗剂型分类:可分为冻干疫苗和液体疫苗。 四、按疫苗品种分类:可分为单价疫苗和联合疫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 疫苗的供应与销售
一、疫苗的供应与销售系统 在2005年6月1日《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实行以后,国家 针对日益扩大和增长的疫苗市场,将疫苗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疫苗供应 管理系统还是依照原来的途径配送分发。传染病出现爆发、流行时,县 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设区的市 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直接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而第二类疫苗的供应渠道有了改变,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接种单位、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规定各级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必须 向具有生产或经营资质的疫苗生产企业或 疫苗批发企业购进第二类疫苗。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向接种单位 供应第二类疫苗;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得直接向接种单 位供应第二类疫苗。接种单位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订第二 类疫苗的购进计划,并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机 构报告。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内容简介
第一节、疫苗的分类 第二节、疫苗的供应与销售 第三节、疫苗储运不当事件的处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疫苗的分类
20世纪70年代之前,生物制品的品种较少,习惯 把细菌菌体本身制备的疫苗称为菌苗,用病毒或立 克次体制备的称之为疫苗,用细菌外毒素经甲醛脱 毒制备的称为类毒素。
行免疫
缺点
1.不稳定,不易于保存和运输,易受光和热影 1.在灭活过程中可能损害或改变有效的抗原,
响
需多次注射,要进行加强免疫
2.疫苗中有可能污染不利的因子
2.产生免疫效果维持时间短,不产生局部抗体
3.受循环抗体/病毒等因素影响,所有干扰微 3.通常只能通过肌肉注射方式接种
生物在体内繁殖的因素,都可引起免疫失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裂解疫苗 裂解疫苗既可以是蛋白质疫苗,也可以是多糖疫苗。蛋 白质疫苗包括类毒素和亚单位疫苗。 (三)重组疫苗 可分为基因工程疫苗、基因重组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 核酸疫苗四种。 (四)合成肽疫苗 合成肽疫苗是用化学合成抗原氨基酸序列法,制备出具 有保护性作用的类似天然抗原决定簇的多肽疫苗。该疫苗不 含核酸,是理想的新型疫苗,也是目前研制预防和控制感染 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新型疫苗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预防疟 疾的合成肽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