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林政案件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全国林政案件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全国林政案件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汪永年,男,51岁,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先后在东至县昭潭法庭、东至县法院、县监察局工作。

1992年调入原池州地区林业局,现任池州市林业局资源林政(法制)科科长。

汪永年同志长期以来从事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一直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克已奉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他认真铅研林业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积极探索资源管理工作的办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忠实实践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为池州市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为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契而不舍执著地追求。

作为资源和林政科长的汪永年同志深深懂得资源和林政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涉及面广、十分复杂的工作,要想搞好这项工作,必须充分掌握政策,熟悉业务,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林业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他十分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精神,积极学习《两个条例》和《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系统学习和领会林业各项法律法规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水平,提高驾驭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本领。

在学习政策和专业技术上,他做到了不懂就问,不耻下问,虚心请教,他除了平时坚持自学外,还经常与同事们一起开展讨论,对模糊不清的概念和难以把握的政策进行认真研究和探讨,做到了执行政策不出偏差,依法办事不出问题。

他把政策规定和实际工作紧紧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使政策执行到位,又不脱离实际。

他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对林业的各项法律法规熟练精通。

而且每年都要对全系统林政执法人员进行一次法律培训,认真指导林政管理人员学政策,学法律、学业务,使全市林政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大大提高,从而更好地投入保护森林资源的工作中。

汪永年同志能够吃苦耐劳,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他按照新时期森林资源管理的新要求,他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认真当好领导的参谋,改进工作方法,制定了一系列加强资源保护管理的办法和措施,不仅有效地加强了全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而且加大了社会监督力度。

近几年来,全市林业执法人员未发生违法乱纪现象。

汪永年时时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容自己有一丝一毫偏差。

作为全市林政和林业资源的管理干部,他手握全市木材采伐、准运等实权,权力不可谓不大,平日求他的人不可谓不多。

可他却从不参加吃请,也从不为不法分子提供的金钱和利益所诱惑,显示了一个清正廉洁的林政执法人员的高风亮节,并被市检察院聘为法制监督联络员。

汪永年同志在严于律己的同时,狠抓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坚持抓质量,抓管理,抓队伍,规范基层林业站点的执法行为。

在他的提倡下,我市制定了木竹检查人员‚不准值班脱岗,不准值班时喝酒,不准接受货主吃请;不准参与赌博;不准接受贿赂;不准参与运输木材活动;不准私自放行运输木材车辆;不准出现‚‘三乱行为’‛的‚八不准‛制度。

实行了木竹检查新上岗人员培训制度,保证了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他的组织下,我市林业部门每年由林政科牵头,抽调各地林政执法人员对检查站木竹采伐管理和林业行政案件管理进行互查,查出有问题的站点在全市林业简报上予以通报批评,并作出处罚。

这一系列的制度、办法,杜绝了‚吃、拿、卡、要‛等行业不正之风的发生,全市木竹检查站的行风行纪因此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受到往来客商和当地林农的交口称赞。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林业战线的一员,汪永年同志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法律功底虽然比较扎实,但如不能与林业专业知识相结合,也是枉然。

当时正值林政执法任务重,时间紧,白天工作很忙。

他就坚持晚上学,在出差途中的车上学,在蹲点办案的间隙时学,手不释卷地学习了《森林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一系列业务法典和相关的林业法规、规章、条例和办法。

并主动负责我市林业部门的普法工作,组织实施了国家‚四五‛普法和林业普法活动,成为林业局普法教育的‚领头羊‛、‚排头兵‛。

同时,他注重搞好森林资源林政案件统计分析,及时掌握林政案件情况,并采取对策,认真加以解决。

汪永年同志一身正气,正确对待组织、他人和自己。

他更多的是看到别人的长处,,当他听到有的人一味地指责他人的,他不仅不去附和,反而用大量事实说明人家的优点和长处,体现出公正、正直做人的品德和气度。

汪永年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心怀林业,情系森林资源管理的人。

在他的带动下,我市林政执法人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廉洁奉公,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依法行政。

二○○七年四月十八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