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12(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Mo 96 I 127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象报告中的“PM2.5”是指一种胶体粒子B.石英玻璃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可制作化学精密仪器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D.“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C【解析】A.气象报告中的“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cm)的颗粒物,它不一定是胶体粒子,A不正确;B.石英玻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不正确;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铁置换铜的反应,C正确;D.“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正确。
本题选C。
8.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
利用烟道气中的SO2生产Na2S2O5的工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4.1时,Ⅰ中为Na2SO3溶液B.Na2S2O5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和SO2作漂白剂时,均表现还原性C.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的目的是得到NaHSO3过饱和溶液D.葡萄酒中Na2S2O5用作食品的漂白剂【答案】C【解析】A.向I中通入SO2使溶液pH变为4.1,说明溶液显酸性。
Na2CO3溶液显碱性,Na2SO3溶液显碱性,NaHCO3溶液显碱性,而NaHSO3显酸性,说明反应产生了NaHSO3,I中的溶液应为NaHSO3溶液,A错误;B.Na2S2O5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是Na2S2O5起还原剂的作用,而SO2作漂白剂是由于SO2能够与有色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无色物质,表现漂白性,不是表现还原性,B错误;C.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考虑到后续操作步骤是结晶脱水制取Na2S2O5,发生这一步需要过饱和的NaHSO3溶液,由此判断,再通入SO2的目的应为:增大NaHSO3浓度,形成过饱和溶液,C正确;D.葡萄酒中Na2S2O5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防止葡萄酒变质,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9.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2+的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Y单质能在X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发生置换反应B.X、Z、M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C.X、Y、Z、M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化合物XM2的熔点高于化合物YM的熔点【答案】A【解析】根据分析可知:X为C,Y为Mg,Z为Si,M为S元素。
A.金属Mg与二氧化碳发生置换反应生成MgO和C,选项A正确;B.非金属性Si<C<S,则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X<M,选项B错误;C.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Mg>Si>S>C,选项C错误;D.XM2为CS2,YM为MgS,二硫化碳为分子晶体,MgS为离子晶体,则熔点:CS2<MgS,选项D错误;答案选A。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OCH2CH=CHCOOH能发生酯化、加聚、水解等反应B.石油分馏产品经过裂解、加成反应可制得乙醇C.丁烷的一氯代物有5种D.油脂、淀粉、蛋白质均是可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A.HOCH2CH=CHCOOH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和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加聚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B.石油分馏产品经过裂解可制得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得乙醇,故B正确;C.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CH3CH2CH2CH3和CH(CH3)3,CH3CH2CH2CH3的一氯代物有2种,CH(CH3)3的一氯代物有2种,所以丁烷的一氯代物有4种,故C错误;D.淀粉、蛋白质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答案选B。
11.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绿色水处理剂,其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为2Fe(OH)3+ 3KClO + 4KOH=2K2FeO4+ 3KCl + 5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备高铁酸钾用ClO−做还原剂B.制备高铁酸钾时1 mol Fe(OH)3得到3 mol 电子C.高铁酸钾中铁的化合价为+7D.用高铁酸钾处理水时,其还原产物能水解产生具有强吸附能力的胶体【答案】D【解析】A、反应2Fe(OH)3+ 3KClO + 4KOH=2K2FeO4+ 3KCl + 5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则KClO为氧化剂,Fe(OH)3为还原剂,故A错误;B、因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6价,则1mol Fe(OH)3失去3mol电子,故B错误;C、高铁酸钾中铁的化合价为+6价,故C错误;D、用高铁酸钾处理水时,+6价铁表现出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为铁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故D正确;答案选D。
12.科学工作者研发了一种SUNCAT的系统,借助锂循环可持续,合成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I得到的Li3N的电子式为B.过程Ⅰ生成W的反应为Li3N+3H2O=3LiOH+NH3↑C.过程Ⅰ涉及的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D.过程I、Ⅰ、Ⅰ均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解析】A.Li3N是离子化合物,Li+与N3-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电子式为,A正确;B.Li3N与水发生反应产生LiOH、NH3,反应方程式为:Li3N+3H2O=3LiOH+NH3↑,B正确;C.在过程Ⅰ中OH-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阳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C正确;D.过程Ⅰ的反应为盐的水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 。
13.乙二胺(H 2NCH 2CH 2NH 2 )是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原理类似于氨。
常温下,向乙二胺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 随离子浓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K b2[H 2NCH 2CH 2NH 2] 的数量级为10-8B .曲线G 代表pH 与的变化关系 C .H 3NCH 2CH 2NH 2Cl 溶液中c(H +)>c(OH -)D .0.01mol·L -1H 2NCH 2CH 2NH 2 电离度约为10%【答案】C【解析】多元弱碱的第一级电离大于第二级电离,故曲线T 代表pH 与的变化关系,曲线G 代表pH 与 的变化关系,由曲线所示关系和电离平衡常数相关知识分析可得结论。
A . K b2[H 2NCH 2CH 2NH 2]=()()()2 32232223•c H NCH CH NH C OH c H NCH CH NH +-+,当=0时,即c(H 2NCH 2CH 2NH 3+) = c(H 3NCH 2CH 2NH 32+),K b2[H 2NCH 2CH 2NH 2]= C(OH -)=()Kw c H +=10-7.15,故A 叙述正确; B .因多元弱碱的第一级电离大于第二级电离,则曲线G 代表pH 与的变化关系,故B 说法正确;C .在H 3NCH 2CH 2NH 2Cl 溶液中,既有H 2NCH 2CH 2NH 3+ 的电离,又有H 2NCH 2CH 2NH 3+的水解,由图中T 曲线可得H 2NCH 2CH 2NH 3+的水解平衡常数Kh= c(H +)=10-9.93,而K b2[H 2NCH 2CH 2NH 2]= 10-7.15,由此可知在H 3NCH 2CH 2NH 2Cl 溶液中,H 2NCH 2CH 2NH 3+的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碱性,故C 说法错误;D .设0.01mol·L -1H 2NCH 2CH 2NH 2 电离度为a ,则有K b1[H 2NCH 2CH 2NH 2]=()()20.010.011a a -=10-4.07 ,解得a≈0.1,故D 说法正确;答案选C 。
二、非选择题: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26.(14分)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是一种金属腐蚀抑制剂。
工业上利用钼精矿(主要成分是不溶于水的MoS2)制备钼酸钠的两种途径如图所示:(1)途径I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途径II氧化时还有Na2SO4生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途径I的钼酸钠溶液中c(MoO42-)=0.40 mol/L,c(CO32-)=0.10mol/L。
由钼酸钠溶液制备钼酸钠晶体时,需加入Ba(OH)2固体以除去CO32-。
当BaMoO4开始沉淀时,CO32-的去除率是____________[已知K sp(BaCO3)=1×10-9、K sp(BaMoO4)=4.0×10-8,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4)分析纯的钼酸钠常用钼酸铵[(NH4)2MoO4]和氢氧化钠反应来制取,若将该反应产生的气体与途径I所产生的气体一起通入水中,得到正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
常温下,碳素钢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①当硫酸的浓度大于90%时,碳素钢腐蚀速率几乎为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缓释剂钼酸钠-月桂酸肌氨酸总浓度为300mg·L-1,则缓蚀效果最好时钼酸钠(M=206g/mo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6)二硫化钼用作电池的正极材料时接受Li+的嵌入,锂和二硫化钼形成的二次电池的总反应为:xLi+nMoS2 Li x(MoS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