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技术性质
抗折强度(f cf)
抗折强度指标的确定
道路路面和机场道面以抗折强度作为指标; 水泥混凝土计算抗折强度参考表; 道路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抗折强度试验条件
试件尺寸 150×150×550mm; 养护龄期 28d; 加荷方式 按三分点加荷测定抗折强度; 跨中单点加荷得到的抗折强度,应乘以折算系 数0.85。
非标准尺寸试件应折算为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
非标准尺寸试件换算系数选用表
非标准尺寸试件换算系数选用表
试件尺寸 (mm) 集料最大粒径 (mm) 尺寸换算系数
100×100×100
30
0.95
150×150×150
40
1.00
200×200×200
60
1.05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 , k)
公路桥涵用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
项 次
结构种类
坍落度 (mm)
1 桥涵基础、仰拱、挡土墙及大型制块等便于浇筑捣实的结构
0 ~ 20
2 上列桥涵墩台等工程中较不便施工处
10 ~ 30
3 普通配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钢筋混凝土板、梁、柱等
30 ~ 50
4 钢筋较密、断面较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墙等)
外加剂
加入外加剂可改善混合料流动性
时间和温度 随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坍落度减小
最佳含砂率与坍落度的关系
温度与坍落度之间的关系
集料粒径与表面积的关系
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质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标准值和强度等级
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 , k) 混凝土强度等级
f
是一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
cu
f cu , k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
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的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表示方法
用符号“C”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划分
分为 C7.5、C10、C15、C20、C25、C30、C35、 C40、C45、C50、C55、和C60等12个强度等级 。
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
优质的新拌混凝土
满足输送和浇捣要求的流动性; 不为外力作用产生脆断的可塑性; 不产生分层、泌水的稳定性; 易于浇捣密致的密实性 。
工作性的涵义
混合料具有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易密 性的综合性能。
工作性的概念
流动性概念
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作用下,克服内摩阻 力产生流动,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各部位的性能。
实的机械类型和施工方法等来选择;无筋厚大结构、
钢筋配置稀疏和易于施工的结构,选用较小的坍落
度,以节约水泥;断面尺寸较小、形状复杂或配筋
特密的结构,应选用较大的坍落度,以保证施工质
量。
公路桥涵用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参考
道路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选择
坍落度宜为10 ~ 25mm。 采用维勃稠度仪测验维勃时间宜为10 ~ 30s。
50 ~ 70
5 钢筋配置特密、断面高而狭小极不便灌注捣实的特殊结构部位 70 ~ 80
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
影 响 因 素
单位用水量 集灰比 砂率
变动水灰比可配制出不同强度坍落度相同砼 集灰比小混合料流动性大 采用最佳含砂率
水泥特性 水泥品种不同工作性不同其它集料特性来自颗粒大、级配好流动性大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定义
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养护 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定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 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立方 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以f cu , k表示,单位MP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计算
按数理统计方法确定。
f cu与f cu , k的区别
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集料的品种、质量与数量对强度的影响 养护条件对强度的影响 龄期对强度的影响 试验条件对强度的影响
耐久性
耐久性概念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的比例合理,稳定性提高。
易密性
混合料组成均匀,在捣实或振动过程中易于致 密。
工作性四种基本性能间的关系
工作性四种性能既互相关联又互相矛盾
增加用水量可提高混合料的流动性; 流动性增加,可塑性和稳定性降低; 流动性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明显降低; 混合料稳定性好,具有较高的内聚性; 混合料易密性好,具有较小的内聚力。
附有滑杆的透明圆盘放在混凝土拌
和物顶部;开动振动台并记录时间,从开始振动到
到透明圆盘低面被水泥浆布满瞬间止所经历的时间;
维勃稠度值以s计,精确至1s 。
适用范围
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小于10 mm的
新拌混凝土;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和特细砂、细砂
混凝土。
工作性的选择
坍落度选用原则
按结构物的断面尺寸、钢筋配置的疏密以及捣
抗折强度(f cf)
抗折强度指标的确定
抗折强度的试验条件
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
立方体抗压强度定义
标准试件 150mm×150mm×150mm。 标准养护条件 温度20±3ºC、相对湿度90%以 上。 养护龄期为28d。 按照标准的测定方法测定其抗压强度。
计算公式
f cu
F A
k
以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强度代表值;
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1/3左右;多余试样用镘刀 刮平;垂直提取圆锥筒;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合料 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差;坍落度单位“mm”,精确 至5mm。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的塑性混合料。
试验方法
维勃稠度试验
圆筒安置在专用的振动台上;
按坍落度试验方法将新拌混凝土装
入坍落度筒内;提起坍落度筒,将
可塑性概念
混合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流动的能力。
稳定性概念
在外力作用下,集料在水泥浆体中保持均匀分布 的能力。
易密性概念
混合料在捣实或振动过程中克服内摩阻力而致密 的能力。
流动性
工作性的涵义
增加用水量可使流动性显著提高。
可塑性
降低集灰比和改善集料级配,可使可塑性增大。
稳定性
粗集料、细集料、水泥三种固相物质与液相水
工作性的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
塑性混凝土用坍落度试验 干硬性混凝土用维勃稠度试验
工作性指标
坍落度指标用“mm”表示,精确至5mm。 维勃稠度指标用“s”表示。
坍落度指标评定
拌和物易于抹平表明含砂丰富;
试体沿一边斜面下滑或向四周崩溃,可塑性、 稳定性不好。
坍落度试验
试验方法
用标准坍落度圆锥筒测定; 拌和物分三层装入标准圆锥筒 内;每层用捣棒沿螺旋线方向 从外向内均匀插捣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