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梁、板配筋计算共9页文档

梁、板配筋计算共9页文档

1.已知:某办公楼采用装配式砖混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楼面为30mm厚的水磨石(自重为22 ),120mm预应力空心板(面荷载为2.0 ),板底刷20mm厚白灰砂浆(自重为17 ),大梁支承在240砖墙上,试设计大梁L-1,并画出其配筋图。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恒载:30mm厚的水磨石
120mm厚预应力空心板
板底刷20mm白灰砂浆
恒载设计值:
2)活载设计值:
3)梁上总的荷载设计值(线荷载)q
梁的自重:
(3)内力计算

跨中弯矩设计值
支座边缘处建立设计值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计算系数)
,满足要求
防止少筋: ,满足要求
选配钢筋:受力筋4C14架立筋2C12
TL-1配筋图
TL-1配筋平面图
TL-1配筋剖面图
,满足要求
防止少筋:
满足要求
受力筋:3C22,下部钢筋:2C12
(2)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复核梁截面尺寸
,则截面尺寸足够
2)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
,应按构造配置箍筋
选配箍筋为双肢箍:C8@200,
配筋图:
梁剖面图
材料图:由计算得,钢筋截断位置从充分利用点算起长度为
3.某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式楼梯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踏步面层为20mm后水泥砂浆,板底为15mm后混合砂浆抹灰,金属栏杆重0.1kN/m,钢筋采用HRB400级。要求对TL1和TB-1、TB-3(或TB-4)进行内力计算和配筋计算,并且画出它们的配筋施工图。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活荷载取值根据下表学号确定。
解:
梁截面尺寸:400mm×600mm
A、B段:
(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满足要求
防止少筋:
满足要求
受力筋:4C25,架立筋:2C22
(2)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复核梁截面尺寸
,则截面尺寸足够
2)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
,应按构造配置箍筋
选配箍筋为双肢箍:C8@200,
B、C段:
(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
(3)配筋计算
,满足要求
梯板(TB-1)受力钢筋为C6@160,分布筋为C6@250,支座负筋为C6@200(长度为 , )
TB-1配筋图
TB-1配筋图平面图
TB-1配筋图剖面图
3.TL-1的计算
截面尺寸b×h=200mm×400mm
计算跨度

(1)荷载计算
梯段斜板传来
平台板传来
平台梁传来
验算:防止少筋:
,满足要求
防止超筋:
,满足要求
斜板受力筋为C8@140,踏步分布筋为1C8,斜板支座上部构造负筋为C8@200
TB-3配筋图
2.平台板(TB-1)的计算:取1m为计算单元,板厚取60mm
(1)荷载计算
平台板自重
板面抹灰重
板底抹灰重
标准值
设计值
活荷载设计值
合计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框架梁宽度取240mm,轴线居中)
(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复核梁截面尺寸
,则截面尺寸足够
2)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
,应按构造配置箍筋
选配箍筋为双肢箍: ,C6@300( )
(6)L-1平面图和断面图
L-1平面配筋图
L-1断面图
2.根据下图中的外伸梁所示的内力图(弯矩图和剪力图),试进行外伸梁(正截面和斜截面)的设计,画出外伸梁的配筋施工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平台梁两侧抹灰
合计
(2)内力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
支座最大剪力设计值
(3)配筋计算
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按倒L形截面计算,受压翼缘计算宽度:
根据跨度确定:
根据翼缘宽度确定: ,故
故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选用2C16( )
2)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则满足要求
说明仅需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选用C8@250
平台梁(TL-1)跨中受力筋为2C16,架立筋为2C12,箍筋为C8@250
楼梯结构平面布置图
楼梯结构剖面图
解:
1.梯段斜板(TB3)的计算
(1)确定斜板厚度
取TL1截面尺寸为200mm×400mm
水平投影的计算跨度
梯板厚度
取1m宽作为计算单元
(2)荷载计算
梯段板自重
踏步面抹灰自重
底板抹灰
金属栏杆自重
标准值
设计值
活荷载设计值
合计
(3)内力计算
跨中弯矩最大弯矩设计值
(4)配筋计算
解:
(1)确定计算简图及其截面尺寸和内力图
工程要求梁在支承端处不得有竖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梁另一端可以有微小的转动,并且在温度变化时,可以自由伸缩,为了反映上述情况,梁采用一端为不动铰支座,另一端为可动铰支座的标准简支梁,如下图所示。梁的截面尺寸为b×h=250×500mm(自重为25 )。
(2)荷载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