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课程内容思维导图电子教案

数学课程内容思维导图电子教案


的△DEF.
B
C
你是怎么做的?请说说你的方法.
观察出点D是点A
D
向右移动5格,再向上
移动4格得到的,所以
按照同样的方法可以

E
F 得到点B和点C的对应
点,然后再连结线段
B
C
即可.
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先 连 结 AD , 再
分别过B、C两点作
D
与AD的平行且相等
的线段,找出B点

E
F 和C点的对应点.
总结
拓展
如图所示,一块蓝色正方形板,边长18cm, 上面横竖各两道红条,红条宽都是2cm,问 蓝色部分面积是多少?
B
C
对比两种方法,你觉 得那种方法更实用啊?
方法二是基本法,
点A移动到点D处,作
D
出平移后的△DEF。
先连结AD,再作线段BE、 CF,使得 AD∥BE//CF, A
E F
AD=BE=CF
B
C
1、把握原图形中的顶点,画出对应点
2、把握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总结
(3) ∠A的对应角是_∠__D ; ∠ B的对应角是 _∠__E_;∠ C的对应角是__∠_F__.
学习3
(4)图中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位置:AB∥DE,AC ∥DF,BC ∥EF
数量:AB=DE,AC =DF,BC =EF
(5)图中每对对应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A= ∠D, ∠B= ∠E, ∠C= ∠F
数学课程内容思维导图
学习2 (1)再观察一组图片,它们是生活中物体运 动的一些场景,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3.1 图形的平 移
1课时)
(第
学习3
A
D
B
C
E
F
(1)点A的对应点是点__D__;点B的对应点是点 __E__;点C的对应点是点__F__.
(2)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_D__E__;线段BC的对应 线段是__E_F__;线段AC的对应线段是__D_F__.
(6)线段AD、BE、CF分别是对应点所连成
的线段,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位置:AD∥CF ∥ BE
数量:AD=CF=BE
平移的性质
(1)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 且相等; (2)对应角相等; (3)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 条直线上)且相等.
学习4
D
如图,将△ABC
的顶点A移动到点 A D处,作出平移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