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
关键词:兰州自来水汞含量超标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自流沟原油泄漏
摘要:本文主要是以近期发生在兰州市的关于自来水汞含量超标的事件进行简述,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危害,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意见。
希望通过这次的事件引起社会、政府部门的相关重视,防止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
正文:
2014奶奶4月10日17时至11日凌晨2时,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发现,其出厂水苯含量远超出国家标准近20倍。
消息一出,便引起轩然大波以及广泛的关注,随之兰州市政府宣布24小时内兰州市自来水不宜饮用。
这个新闻事件让人重新审视和思虑我们日常的饮用水安全。
该新闻事件已经离发生之日已过去数日,但是我们还是得探究其中的缘由。
据新闻数据显示,水厂的检测数据显示4月10日17时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22时自流沟(自来水一分厂与二分厂之间中间段)苯含量为170微克/升,11日凌晨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的标准多达20倍。
苯,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毒,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极大的损害,是一种致癌物。
究竟,使自来水苯含量超出国家准备20倍的原因是何呢?
经过事件的一系列调查发现,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的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
兰州市威立雅水务公司是兰州市唯一的一个供水企业,它的水源来自黄河,而检测出水含量汞超标的就是威立雅水务公司的一分厂和二分厂之间的一个管线,一分厂是水处理的预处理厂,从二分厂送出的产出水就是供给全市居民的生活用水,中间连接一二分厂的自流沟长约三公里,建于上个世纪巫师年代,全程封闭且没有排污口,是混合钢筋泥土的结构。
自流沟的周边分布了许多化工企业,其中有部分化工企业的管线与自流沟是相互交叉的,从自流沟的下方穿过。
本次受污染的自流沟离化工厂仅有一百米的距离。
不难看出,此次水含量汞超标事件其本身就具备了许多的诱发条件,而威立雅水务公司及相关单位并没有做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这种结果或者说对于事件的解释,让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觉得不太理解,明明知道存在如此大的安全隐患却置之不理。
据新闻采访,许多的兰州市民至今也不敢饮用提供的自来水,即使相关的专家表明24小时内不宜饮用,但是经过24小时后仍有市民对此抱有担忧,表示近段时间不会饮用自来水。
对于这次事件,更有媒体报道说此次的水污染事件是历史遗留是故有关。
一是1987年12月28日,当地的一家化工企业渣油罐发生物理爆炸事故,罐体破裂造成90立方渣油泻出,其中有34吨渣油跑料未能回收。
二是2002年4月3日,原兰州化公司原料动力厂原有蒸馏车间泵某出口总管发生开裂着火,泄漏的渣油及救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消防污水渗入地下。
面对新闻媒体报道的历史遗留事故,其实这件事是可以避免的不是吗?
威立雅水务公司在遗留事故的漏油事件发生后未曾启用新的自流沟,而是修补后使用到现在,且“超期服役”。
针对这个问题,威立雅水务公司应该承担一定的事故责任。
而此外,低下的石油管道也是存在相关问题的。
是有管道老化,出现渗漏等,进而污染到水质。
这一事件现今还在处理中,但是这类问题,我们不应该是可以避免,不应该是防患于未然吗?为什么是亡羊补牢呢?
要防治该类事件的发生,关系到相关政府部门以及水务公司等多方面的工作。
(以本次事件为例)
第一:相关政府机构应该要整治自流沟附近区域的化工厂,让其重新选址搬迁,搬离到离自流沟较远的地方,做到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源。
第二:相关的环保部门要对化工厂排放的物质进行把关检测,防治化工厂排放违反规定的物质,违规排放,进而防治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地下层,污染水源。
这也是杜绝污染源的一个重要做法。
第三: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要定时定期定量的检查、清洁和更新自流沟,从途径上防治水源被污染。
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要对损坏、过期老化的管道进行更改和启用新管道,而不应该让管道“超期服役”这是不可取的。
第四:同时国家也应该做好相关的立法规定,详细列明各项条例,做到有理有据,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严格监控管理。
吃一堑长一智,希望经过这次事件之后,不仅是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还包括其他相关企业以及国家政府,都应该吸取教训,做好本职工作,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