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粪便微生物学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粪便微生物学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粪便微生物学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2 原理
正常人的肠道中栖居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组成了微生态菌膜屏障。

起着健康的作用,腹泻是因为病原细菌或病毒在肠道内繁殖的结果。

3 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粪便。

(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
(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

(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或未按要求部位采取的标本。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均使用灭菌器皿盛放标本
5 试剂
(1)试剂名称:革兰氏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平板、中国蓝平板、SS平板、柯玛嘉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

6仪器设备:
(1)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
(2)梅里埃ATB药敏鉴定仪
(3)显微镜、SPX-150B型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台式离心机、天平
7 校准程序
(送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
8 标本的处理
8.1 沙门-志贺菌:取粪便少许,增菌后转种或将粪便直接接种SS 及中国蓝或麦康凯、伊红美蓝平板,35℃、18-24h后进行鉴定。

沙门氏菌增菌37℃,16-24h,转钟在平板上,增菌液:粪便等于10:1。

志贺菌增菌37℃,4-6h,转种在平板上。

注:伤寒病人在发病1—2周采取血液,发病2—3周采取粪便和尿液。

8.2 霍乱弧菌培养:标本接种于碱性蛋白胨水中,进行增菌,增菌培养孵育6—8h后,取表面菌膜移种于碱性琼脂平板/庆大霉素一亚碲酸钾平板上。

8.3 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含氯霉素的沙氏琼脂及血琼脂平板上,置25-35℃和35℃孵育24—48h,来鉴定。

9 操作流程
粪便或肛门试子
分离培养增菌培养
麦康凯或中国蓝亚硒酸增菌培养基GN增菌培养基
(适用于沙门菌属)(适于
志贺菌属)
SS琼脂
SS及麦康凯琼脂平板分离
三糖或双糖铁培养基
血清鉴定生化反应鉴定药物敏感性
试验
报告
10 质量控制:
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
11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
阴性:(1).“未检出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
(2).“未检出霍乱弧菌”
阳性:根据细菌鉴定结果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