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五)表意不明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五)表意不明课件 新人教版

辨析并修改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五) 表意不明
Ø 1.课前素养积累 Ø 2. 考点阐释 Ø 3.考点精讲 Ø 4. 规律方法 Ø 5. 拓展提升
Ø1.课前素养积累
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 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
课前一句话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 轼
Ø2.考点阐释
答 案
的”中的“这”有歧义,“这”是指“宣传部……的专
显 项行动”还是指“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必须受到严肃查处” 隐 呢?“这”指代不明。
Ø3.规律方法
锁定指代词,查看句意
1.锁定指代词。当看到语句中有指代词时, 就应先分析其所指代的内容是否确定。
2.查看句意是否包含多个人、物、事。
类型B 修饰两可造成歧义
A.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工作绝对是一流的。 B.从今年年初开始,各国媒体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 表大会的报道就逐渐升温,相关评论和分析层出不穷。 C.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 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D.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 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
答 案
× “其他学校领导”指代不明,可改为“其他学校
显 隐
的领导”或“学校的其他领导”。
这篇题目为“我国现阶段医药领域的问题与对策”的文
3 章,批评的人很多,大家认为它并没有提出从根本上解决
问题的办法。
()
答 案
× 表意不明。“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既可理解为 “很多人批评文章”,也可理解为“文章批评了很多人
(2015·山东卷)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
1
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 有教育意义。( )
答 × 此处属修饰两可造成歧义。“身患重病”是修饰
案 显
限定“工人”还是“女儿”。

(2013·山东卷)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
2 ,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
显 隐
”。可改为“这篇……文章批评了很多人……”,也可以 改为“很多人批评这篇……的文章”。
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
4 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
答 案
×
“首次抵达”语序不当造成歧义,首次限制对象不明
显 隐
,“首次考察队”或“首次抵达”。
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
1 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
答 × 表意不明,既可以理解为“财务大臣……的行为是
案 显
极不负责任的”,也可以理解为“日本在野党强烈指
隐 责……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
2 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 不易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具体指一句话有两种或 两种以上不同的语义,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甚至造成对句意误解的现象。
Ø3.考点精讲
类型A 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2014·山东卷)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
1 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解析 A有歧义。是由“保管”这一词语的含义不同而使停顿不同造成的,若 把“保管”理解为“担保”“保证”,可读为“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 ”;若把“保管”理解为“保藏和管理”,则可读为“这批进口种子的保管/ 没问题”。C有歧义。是说“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还 是说“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D有歧义。“我一定说 服老师和你一起去”,可理解为“我一定说服老师让他答应我和你一起去” 或“我一定说服老师让老师和你一起去”。
()
答 × 此处属指代不明造成歧义。此句中的“那样”既可 案 以指“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也可以指“不是性

隐 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因而造成了表意不明。
宣传部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
2 的专项行动,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必须受到严肃查处,这
是极为重要的。 ( )
× 此处属指代不明造成歧义。此句中“这是极为重要
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
答 × 此处属修饰两可造成歧义。此句中的“两个”是修
案 显
饰“目击者”还是“弹壳”呢?修饰两可造成此句有歧
隐 义。
Ø3.规律方法
辨识表意不明需4看
一看数量短语,数量短语与“的”同时出现,常会产生歧义。 二看多音、多义词,它往往容易造成歧义。 三看代词,代词如“这”“这些”“其”等在句中易出现指代 不明的情况。 四看“和”字,“和”既可作介词又可作连词,因词义不同, 在句中作用也不同,容易产生歧义。 另外,通过变换节奏、变换轻重音朗读也能检查出歧义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