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素质训练教案

心理素质训练教案

心理素质训练教案
心理素质训练
一、课程介绍:课程介绍:
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思想素质、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在整个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且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和载体。

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素质状况以及了解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对于处于初中阶段心理素质与性格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可以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升心理素质,增强做人处世、与人沟通的能力,掌握最基本的做人理念。

二、课程理念:课程理念:
课程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通过讲座,问卷调查以及心理团队小游戏的形式,增强中学生心中心理素质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的意识,并初步理性地认识自己在心理素质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另外,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提升自我心理素质的方法。

通过此次课程,能引起学生对心理素质的高度重视。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心理素质以及意识到其重要性。

2、懂得一定的提升自我心理素质的技巧。

3、能运用学会的知识定位自己心理素质状况。

4、引导学生与他人互帮互助,沟通合作。

5、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方面的疑惑。

6、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

7、学会表达对他人的关爱,促进与亲人、朋友的感情。

8、缓解学生面对学习与家庭所承受的压力。

四、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1、心理素质调查问卷:以问卷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

问卷主要是调查学生自我定位能力,团队合作以及沟通交流能力,接受成功与失败的能力。

让学生在做问卷的过程中思考有关心理素质的问题,从而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引起重视,并引出关于心理素质的含义以及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讲解。

2、心理素质的含义及重要性:以讲座的形式,让学生意识到心理素质在人的素
质中的核心作用,结合问卷自我对自己心理状况有个认识。

3、活动:设计了“五个手指”“捉小鱼”和“纸条传情”三个小活动,每个活、动后有交流环节,并扣上课题加以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轻松地习得相应的关于提高心理素质的知识;活动①:“五个手指”,旨在让学生对自我以及他人有个正确的定位,认识到每个人的重要性,切忌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活动②:“捉小鱼”主要是让同学们意识到团队合作的必要性,体验到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学会和他人互相关心,互帮互助;活动③:“纸条传情”旨在让学生懂得父母对自己的无私付出,并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对亲人的爱,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

4、课程总结
:在活动后有个汇总,系统讲解中学生如何提高自我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融会贯通。

五、教学安排:教学安排:
1、提前在后面的黑板板出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2、规划好游戏所用场地,根据学生人数等分组进行游戏。

六、设计特色:设计特色:
首先,心理素质训练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很重要,但是在过分追求升学率的社会现状下,学校并未给以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对于乡镇中学生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而新鲜的课题,因此学生会很感兴趣。

其次,课程充分体现了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问卷以及三个活动的设计,再结合讲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在轻松地学生中接受所学的知识。

另外,三个活动的设计包含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师生的互动,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

七、预期效果:预期效果:
1、学生大体上都懂得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并会继续留心心理素质方面的知识。

2、很多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措施加以解决。

3、学生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加积极主动与人沟通,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4、很多学生懂得关心他人,感恩父母,有利于学生家庭和睦,生活愉快。

5、学生意识到未来风光无限好,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好自己人生的理想,有计划有信心地面对未来。

附件一:附件一:
1、您觉得自信吗?()
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1)非常自信(2)自信(3)有时不太自信(4)不自信(5)常常感到自卑2、如果您能改变自己,您最希望改变的是什么?()(1)知识(2)出身(3)财富(4)性格(5)外貌3、您的学习劲头时高
时低()(1)总是(2)经常(3)时有(4)偶尔(5)无4、当别人看您或议论您时感到不自在()(1)总是(2)经常(3)时有(4)偶尔(5)无5、您的心情时好时坏()(1)总是(2)经常(3)时有(4)偶尔(5)无6、您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1)总是(2)经常(3)时有(4)偶尔(5)无7、您感到老师或同学歧视您吗?()(1)常常感到(2)很少感到(3)没有感到8、您的想法总与别人不一样()(1)总是(2)经常(3)时有(4)偶尔(5)无9、您总感觉别的同学穿得比自己好自己感到不舒服()(1)总是(2)经常(3)时有(4)偶尔(5)无
10、您是否觉得家里的环境干扰您的学习、生活?()(1)总是(2)经常(3)时有(4)偶尔(5)无11、您是否希望在班级中当干部?()(1)非常希望(1)自己努力不够法不对(1)能(2)有时能(2)希望(3)无所谓(4)自己的学习方12、您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是()(2)学习环境不够好(3)老师讲课不好
13、上课时,您能否集中注意学习?()(3)不能(3)告诉老师(4)向父母说(3)情绪变化14、遇到困难或烦恼时,您会()(1)在心理憋着(2)向同学诉说15、您父(母)最关心您的()(1)A、学习成绩(2)身体健康16、您感到苦闷()(1)无(1)无(1)无(1)无(1)无(1)无(1)无(1)无(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偶尔(3)时有(4)经常(5)总是(2)
偶尔(3)经常(4)总是17、您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18、您感到学习负担很重()19、您做作业的热情忽高忽低()20、您对父母时而亲热时而冷淡()21、您讨厌上学()22、感觉同学考试成绩比您高,但能力并不比您强()23、同学考试成绩比您高,您感到难过()(2)偶尔(3)经常(4)总是
24、您不喜欢班里的风气()(1)无(2)偶尔(3)经常(4)总是
25、您有信心改变自己的缺点()
(1)无
(2)一点点
(3)很有信心
附件二:附件二:活动流程简介
活动1心理剧:活动1心理剧:五个手指(1)读一读:大拇指说:“哦最粗,干什么事都离不开我。

别的四个手指都没用。

”食指说:“大拇指太粗,中指太长,无名指太细,小拇指太短,他们都不行。

”中指说:“戏的个子最高,只要我一个人,就能做粮多事。

”无名指心理素质训练教案说:“真讨厌,大家都不给我一个名字,我真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

”小拇指说:“他们长那么长,那么粗,有什么用,我是小机灵。

我的作用最大。

”想一想:他们说得对吗?为什么?(2)以上述内容为题材,进行适当改编(小组合作改编),排演“五个手指”的小话剧。

(3)各组表演小话剧。

活动2:捉鱼
训练目的:引导学生体验群体活动的愉悦情绪;增强群体活动的
积极性。

活动准备:在操场上画两个直径7米左右的大圆圈。

活动过程:(1)介绍游戏方法。

①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男女生各半,
分别站入两个圈内。

②每组选两名同学手拉手做“鱼网”,其余同学在圈内做“鱼儿”,“鱼网”用空着的两只手去抓活动的“鱼儿”,被抓到的“鱼儿”就与“鱼网”岸拉手再去抓其他“鱼儿”。

(2)
讲解游戏规则。

①“鱼网”必须手拉手连成一列,松开时抓住的“鱼儿”不算,即使人数增加了,始终只有两边的两个同学的一只手才能捉
“鱼”。

②“鱼儿”只能在圈内活动,游出圈外则算被捉,成为“鱼网”。

③游戏开始、结束听哨音,时间为四分钟。

④以在规定时间内抓住“鱼儿”的多少决定胜负,由老师做裁判。

(3)分组活动。

组织队形,开始活动。

根据比赛结果,宣布优胜队。

(4)小组讨论。

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认为是站在旁边看开心,
还是参加比赛开心?为什么?为什么两个人忧“鱼网”时,反而容易抓住“小鱼”呢?当“鱼网”的人多了、网大了时,你认为怎样才能又快又多地捉住“鱼儿”呢?(5)按讨论结果,再玩一次。

(6)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知道了集体生活是很开心的,在集体中与别人团结合作,会感到非常快乐。

其实做事与做游戏一样,都要大家相互配合,尤其在人多时,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取得成功。

希望每个同学在学校与同伴相处或在家与长辈相处时,
都要学会合作,互相关心,这样你一定会生活得很快乐。

活动3:纸条传情:
(1)读一读,一位妈妈在女儿床头留下的纸条。

孩子:妈妈上班去了。

今天是星期天,你多睡会儿,早饭已做好,放在微波炉中热一下即可。

记着,在家做作业。

妈妈(2)想一想:什么情况下,适宜于用纸条传情?(3)写一张纸条向妈妈、向老师或者向你需要传递感情的人,表达你对他们的热爱。

注意,要写具体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