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紫外线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辐射的总称。
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
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
紫外线按其波长可分为三个部分:A 紫外线波长位于0.32——0.40微米之间,A 紫外线对我们的影响表现在对合成维生素D 有促进作用,但过量的A 紫外线照射会引起光致凝结,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太少或缺乏A 紫外线照射又容易患红斑病和白内障; B 紫外线波长位于0.28一0.32微米之间,B 紫外线对我们的影响表现在使皮肤变红和短期内降低维生素D 的生成,长期接受可能导致皮肤癌,白内障及抑制免疫系统功能;C 紫外线波长位于0.01一0.28微米之间;C 紫外线几乎都被臭氧层所吸收,对我们影响不大。
紫外线对人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 紫外线和B紫外线的综合作用紫外线有哪些危害1)电光性眼炎:波长250-320纳米紫外线的照射,可引起角膜炎、结膜炎。
刚患病时仅感到双眼有异物感和轻度不适,重的会感到烧灼、剧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
如反复发病,可引起慢性睑缘炎和结膜炎。
过强的紫外线还可造成眼底损伤。
(2)皮肤红斑反应:紫外线照射可灼伤皮肤,受照的皮肤潮红,有痛感,严重时会形成红斑甚至水泡,几天后红斑消退,皮肤开始脱屑,并有色素沉着。
(3)光感性皮炎:是指在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沥青的同时,再接受紫外线照射而发生的皮肤病变。
(4)诱变和致癌作用:紫外线照射哺乳动物可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皮肤癌。
波长小于320纳米的紫外线诱发皮肤癌的可能性较大。
(5)波长小于250纳米的紫外线作用于空气中的一些物质,还可产生光化学烟雾和有毒气体。
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的影响最为明显。
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与其波长有关。
波长越短,透入皮肤的深度越小,照射后黑色素沉着较弱;波长越长,透入皮肤的深度越大,照射后黑色素沉着较强。
由于受光化学反应的作用,能级较高的光子流能引起细胞内的核蛋白和一些酶的变性。
因此,被紫外线照射后,需经过6—8小时的潜伏期后才发生细胞的改变并出现症状,包括皮肤干痛、表皮皱缩,甚至起泡脱落。
因紫外线对组织的穿透力很弱,皮肤下的深层组织较少受伤。
但严重的紫外线,可引起人体疲乏、低热、嗜睡等全身反应。
有些人的皮肤由于对紫外线过敏,光照后发生日光性皮炎(又称晒伤),暴露区皮肤瘙痒、刺痛、皮肤脱屑,还可能溃破结痂。
实际观测表明,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地区(紫外线通常为平原地区的3—4倍),裸露皮肤在中午前后紫外线照射下,持续20—40分钟,皮肤有灼痛感且脱皮;持续40—80分钟,皮肤会起丘疹状水泡并导致各种病变。
长期、多次的曝晒,可造成皮肤和粘膜的日光性角化症(光照性角化症),表现在暴露部位(如额部、颊部、鼻尖、唇、眼睑、结膜)出现单个和多个平顶形角化层增厚。
据医学分析,这是一种癌前期变化。
研究表明,紫外线能引起细胞核内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由于机体内在的缺陷,使细胞不能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从而发生对变异DNA的复制,若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排斥,清除这种变异的细胞,即机体免疫监视功能有缺陷,这种变异DNA的细胞将发生增殖,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因此,紫外线是皮肤的一个重要致癌因素。
人们对紫外线有多了解目前,大多数人们已经清楚认识到紫外线对皮肤,眼睛的伤害了,也开始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但仍有许多国家受到严重的紫外线的侵害。
我们生活中哪里有紫外线。
生活中的紫外线是不论晴雨、不分四季无所不在的,它会在你上班、买菜、逛街、晒衣,甚至坐在窗边时,悄悄地侵袭肌肤。
一天的紫外线累积起来,不知不觉皮肤很容易就会晒出黑斑来。
日光中的紫外线仍然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穿透普通的衣物和玻璃,还能够穿透皮肤的表皮,到达真皮及皮下组织。
它能引起皮肤的急性晒伤,秋季因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轻者形成色斑,重者可导致过敏,甚至是光毒反应。
现有一款竹纤维的小方帕和男生女生的内衣裤,紧身内衣,浴巾,睡衣睡袍,床上用品等家居日用品,,不同于往常的全棉毛巾制品,杀菌,除臭,防紫外线,是纯天然的竹纤维产品,可以不用任何洗涤剂,就能轻松地去除所有的油渍,脏渍。
带有隔离防晒功能的各种护肤和彩装~紫外线清洁鞋子特别是我们的鞋子里。
这款设计几乎适用任何一款鞋,可以杀死鞋子里面的真菌还有不良的气味。
你好伞、防晒霜、隔离霜、帽子。
在广百百货哥伦比亚户外运动品专柜看到,抗“uv”服饰有长短袖外套、t 恤和长裤等多种系列。
凡是称有抗紫外线功能的服饰,标牌上都有很详细的材质标注、upf (紫外线防护系数)指数等内容。
材质以棉、麻、涤纶为主,款式设计上均大同小异。
作为同属国内生产、销售的外国品牌,northface、奥索卡等品牌在执行标准上均采用了国内关于防紫外线产品的gb/t标准。
哪些地区发生过紫外线侵害事件2004年10月国庆假期后第一天下午,小明星培训中心在园里办的珠心算班于下午4:45-5:40课,由于园方的教室所配的紫外线灯的开关没有安装保护性开关,当天的课室里有一个园方老师,一个摄影师,两个珠心算老师以及孩子们和部分家长.究竟是由谁误开了紫外线灯不得而知,根据家长估计推算,时间在15-30分钟之间.但目前园方不认可这个时间.当晚许多孩子出现头疼,眼睛疼,看不清东西的症状,有些还有呕吐等一些其他症状.第二天家长互相知道是因为该紫外线灯照伤引起,但园方并未因此事而通知家长或集体领孩子看医生.直到第三天在部分家长的威逼下,学校于第三日下午领孩子去北大医院,检查结果是眼角膜不同程度的烧伤,在后面的几天里,孩子陆续有出现焦虑不安,皮肤发黑掉皮,呕吐,发烧,感冒等症状,园方在家长的一再要求下勉强领孩子在一周后复查,结果为部分孩子的视力下降后还未恢复正常.9月23日,12名来自路桥区路北中心小学四(5)班的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匆匆赶到杭州,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
这些学生在安有紫外线灯管的教室上课后,陆续感到面颊灼疼,眼睛涩痛,甚至出现脸部脱皮、视力下降。
学生陆续出现脸部脱皮、眼睛灼痛路北中心小学四(5)班有51名学生。
9月1日,路北中心小学开学报名,第二天正式上课。
9月8日开始,部分学生向家长反映,脸部不适,眼睛痛。
一位家长说,他当时发现,孩子裸露在衣服外的皮肤明显泛红,因为是男孩子,比较活泼,他觉得可能是在室外活动时间太长,太阳底下晒的。
过了几天,孩子症状越发严重,鼻梁上出现脱皮,孩子回到家中不愿意开灯,一开灯,就说,眼睛痛得睁不开。
9月16日,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出现类似症状。
该家长回忆说,当晚,孩子回到家里说,校长向他们道歉,称教室里装了紫外线灯管才导致学生出现身体不适。
这时,他们才开始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第二天,学校组织班级部分学生前往医院检查。
另一位家长出示了一份台州市立医院的病历单,检查结果为双眼角膜上皮少许点状脱落。
医生初步诊断:电光性眼炎。
紫外线灯管安装在教室10多天家长们曾对此事做过调查,目前四(5)班的教室上学期属于六年级某班,当时有个学生患上肺结核,学校为了杀菌,将教室中间的一根日光灯管换下,装上紫外线灯管。
“我们不清楚紫外线灯管具体使用时间。
”一名家长说,从9月2日正式上课到9月16日发现,班主任都不知道教室安装有紫外线灯管,期间,到底灯开过几次,每次多久,学校也没有准确说法。
学生们在这样的灯光下学习了这么长时间,不知会受到什么危害。
昨日,在路北中心小学,记者见到几名该班学生,他们的额头、面颊等部位皮肤均有明显色差,黑白斑驳。
9月22日,症状相对严重的12名学生的家长联系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专家,准备前往就医。
该家长说,当晚他们也联系过学校,希望学校组织车辆,但校方称找不到车,家长们只好自行联系车辆,前往杭州。
最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也初步诊断为电光性眼炎。
其中,一名学生上学期末视力检查为5.1(即视力良好),目前为近视250度。
校方承认是学校责任事故紫外线有哪些应用杀菌灯对于空气的杀菌消毒,以及你所说的防臭防霉,是最基本的功能运用罢了。
如果你的仓库是1000平方的,建议用30W的灯管30-50支即可(根据仓库空间尺寸、高度、货物排放来均匀放置,以保证效果)。
②防臭防霉。
在公共场所、卫生间内点上此灯,不但可以防臭,而且还可以杀灭苍蝇、蚊子等幼虫。
在阴暗潮湿的房间内,可防止物品变霉。
③在医院的手术室、无菌室内的应用。
④食品卫生除杀菌消毒外,可延缓食物变质。
⑤水消毒。
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不产生永久性残余物质、不产生致癌物质,水无异味等优点。
紫外线臭氧杀菌灯点燃后,要特别注意对人的眼睛保护,不宜照射人体。
另外,有的物品不宜用紫外线臭氧杀菌灯进行消毒杀菌,因此,可以使用无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天津瑞森特紫外线设备有限公司已采用掺钛石英玻璃,在灯点亮时可以滤掉产生臭氧185 nm 波长的光,使该灯不产生或产生极少臭氧。
利用人工紫外线照射人体以防止疾病的物理疗法,称为紫外线疗法。
紫外线疗法的主要治疗作用如下:(1)红斑作用:皮肤收到一定量紫外线照射后,能出现红斑反应。
主要是紫外线对上皮细胞的直接作用,引起蛋白质分解,产生组胺物质所致。
发生红斑时,局部血管扩张,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得到改善,白细胞增加,吞噬细胞能力增强,故有消炎、镇痛作用。
(2)杀菌作用:用一定强度的紫外线照射,一方面可直接杀灭细菌;另一方面可引起组织充血,增强白细胞的活动能力,增强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从而间接地发挥杀菌作用。
(3)免疫作用:紫外线照射后,要促进表皮细胞能产生免疫调节因子,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功能加强,代谢功能提高,并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因此,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但大剂量照射则对免疫有抑制作用。
(4)脱敏作用:多次小量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内产生的小量组织胺不断进入血液,刺激组织胺的产生,当组织酶达到足够量时,就能分解体内过多的组胺,起到脱敏的作用。
同时,紫外线照射皮肤能使维生素D的合成增多,使机体对钙的吸收增加。
钙离子可降低神经兴奋性及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也加强了脱敏作用。
(5)抗佝偻病作用:皮肤中的麦角固醇及7- 脱氢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分别变成维生素D 2 和D3,进入血管后可改善钙磷代谢,故有抗佝偻病和抗骨软化症的特效作用。
(6)促进再生作用:小剂量紫外线能刺激上皮细胞生长,促进组织再生,故可用来治疗骨折、周围神经损失、上皮破损、褥疮及伤口等。
(7)色素形成作用:紫外线照射后,可刺激表皮基底细胞中黑色素的形成,从而促进色素沉着。
因而可用于治疗色素脱失性疾病,如白癜风等.怎样防范紫外线的侵害1980年以来,美国诊断为黑色素和非黑色素皮肤癌以及白内障的人数明显增加,类似的情况在其它许多国家也有出现。
据美国癌症学会估算,美国1995年诊断为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达80万例,黑色素皮肤癌约为3.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