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

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

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
——恭六学校赵杨
一、本学期各年级计算机教学目标
1、巩固键盘知识,学会输入符号,能用符号组成图形;认识、学会使用Caps Lock键;了解电脑文件图标,认识文件类型,创建新文件;学会复制、剪贴和粘贴文件;学会移动和删除文件;学会欣赏主题画,学会捕捉生活点滴、选择作品主题,学会根据主题进行创作前的作品构思等。

2、认识表格结构;学会使用WORD字处理软件制作简单表格;学会使用WORD字处理软件制作不规则表格;掌握文字表格的修饰方法;了解电子板报的制作过程;体验具体主题内容电子板报的制作过程;学会制作简易电子板报;学会评价电子板报;感受电子板报在表达信息中的作用;了解数码相机及数码形成的过程;学会用数码相机拍照的基本操作和简单的构图方法;学会将数码相片输入电脑中,在电脑中浏览、查看及删除数码相片;学会在电脑中修补数码相片;学会在电脑中提高相片清晰度;学会在电脑中调整相片色彩;学会在电脑中美化与装饰摄影作品;学会赏析摄影作品,感受摄影艺术。

3、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了解与防范;了解什么是多媒体和多媒体电脑;学会使用多媒体电脑进行视频的播放和声音的录制;对网页制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能使用它进行简单的个人网站的设计和搭建。

4、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
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计算机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计算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计算机作为支持终身学
二、各年级计算机学情分析
1、三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一学期的电脑,普遍都对计算机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

对这门新课充满好奇和渴望,通过这个优点有针对的使他们熟练的学会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2、四年级学生上计算机课的兴趣比较高,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性的操作技能,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高有低,掌握水平参差不齐,这对统一教学不利,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设计与各种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3、五年级:(1)教材特点:教材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

各课大都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或阅读课本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五年级教学以信息处理为主线,利用“编程一小时”活动和“习信网”安全教育竞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主要教学学生制作简单网页的操作技巧;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计算机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计算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计算机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

三、各年级计算机教学措施
三年级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实践是最主要的。

四年级下册主要根据任务驱动思想。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

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主体性教学,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具有积极性作用;课程整合思想。

五年级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发挥计算机的工具职能,整合学科教学;发挥“小能手”的帮学作用,
提高课教学效率;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组织多形式、多层次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适应时代新潮的竞争意识;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光有兴趣学,也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科学知识,要想使我校学生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时间。

3、对每个班都培养一名计算机代表学生,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4、加强复习与巩固,培养学生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