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
及答案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涉及:法律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科技基础知识、四川省情、市情、事业单位和时政方面的知识等。
[公共基础知识题]
1.中国的汇率制度是( )。
A.浮动汇率制
B.固定汇率制
C.管理汇率制
D.管理浮动汇率制
2.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多选题)
A.甲将仇人杀死后,取走其身上的5000元现金
B.甲持刀拦路行抢,故意将受害人杀死后取走其财物
C.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抗,将被害人杀死,取走其财物
D.甲实行抢劫后,为防止受害人报案,将其杀死
3.大数据是数据化趋势下的必然产物。
数据化最核心的理念是:一切都被________,一切都被数字化。
它带来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数据爆炸性剧增;二是数据来源极大丰富。
A.模式化
B.规范化
C.记录
D.关联
4.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管理基本职能的是( )。
A.计划职能
B.审判职能
C.组织职能
D.协调职能
6.根据行政职权的产生和方式,行政主体可以划分为( )。
(多选题)
A.授权性行政主体
B.内部行政主体
C.职权性行政主体
D.外部行政主体
【参考解析】
1.【答案】D
解析:浮动汇率。
是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
其涨落基本自由,一国货币市场原则上没有维持汇率水平的义务,但必要时可进行干预。
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的既定政策。
故本题选D。
2.【答案】BC
解析: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A选项应定故意杀人罪与盗窃罪。
BC选项以抢劫财物为目的,杀人只是为了达到抢劫这个目的。
抢劫致人死亡,这是法定加重刑罚情节。
D选项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
先是抢劫,后来转化为故意杀人。
故本题答案为BC。
3.【答案】C
解析:数据化最核心的理念是:“一切都被记录,一切都被数字化”。
故本题答案选C。
4.【答案】C
解析:A项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的说法是错误的,认识可能落后于实践,也可能超前于实践,故A不选。
B项实践是认识的先导的说法也是错误的,认识同样也可能先于实践从而作为实践的先导去指导实践,故B不选。
D项说法错误,实践和认识有统一性的一面,但不是说实践与认识二者可以合为一体,故D不选。
题干当中“预测未来”可以看做认识活动,“创造出来”可以看做实践活动,而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强调的就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以预见为基础,通过实践真正把科学的预测和理论转化为现实,体现了实践高于认识。
故本题答案为C。
5.【答案】B
解析: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包括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五项。
没有审判职能,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6.【答案】AC
解析: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公共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根据行政主体资格取得的法律依据的不同,可将行政主体划分为职权性行政主体和授权性行政主体。
职权性行政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行政机关组织法的规定,在机关依法成立时就拥有相应行政职权并同时获得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组织。
它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我国行政法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参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非政府组织。
故本题答案为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