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登北固楼》
黄景仁
振衣直上最高楼,吴楚青苍一望收。
此地山形常北顾,千年江水自东流。
乾坤莽莽鱼龙气,今古愔愔花月愁。
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振衣”典出《楚辞·渔父》中的“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首联点题,写诗人整衣登高,饱览胜景,心怀大畅。
B.颔联写山形如同顾望北方,化静为动;“千年”二字写出历史的沧桑感,江水滔滔,古今不绝,与后文的“今古”二字相呼应。
C.颈联“莽莽”同“茫茫”,写天地间鱼龙腾跃,莽撞而富有生气;“今古愔愔花月愁”暗含历史兴亡之叹。
D.本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妙用借代、叠词、夸张等手法,对仗较工稳,气势雄浑,富有表现力。
15.有人说,此诗尾联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分析二者异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家一贯注重内省法,《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劝告读书人要在内心不断省察自己以提升自身道德和学识方面的修养。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蛟龙舞动于深渊,寡妇哭泣于孤舟的情形,侧面描写箫声的悲凉。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使用借代手法并借鸟鱼欢跃之态描绘春和景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C。
“莽莽”指广阔旷远;“鱼龙气”指江面水汽,而非“鱼龙莽撞而富有生气”。
15、同:弘大意境、磅礴气势和高远理想。
诗人面对自然的浩瀚无垠,激发出内心建功立业的抱负。
异:毛词偏重的是对个人前途与国家未来的思考,以问句形式发出深沉慨叹,答案暗寓其中,有“舍我其谁”的豪气,表现形式更为含蓄蕴藉。
黄诗偏重的是对自我力量的信心和把握命运的雄心。
以上天赋予的“一拳”之力压服自然的浩荡潮流,彰显以一己之力挑战、征服命运的霸气,凸显其锐意进取的积极人生观。
表现形式属直抒胸臆,酣畅淋漓。
16、(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