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

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

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

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

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

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

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

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手抄报主题画一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这首七绝《清明》,家喻户晓。

这首小诗,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

虽然只截取了清明节的一个特定场景进行描写,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情趣盎然。

诗篇自然流畅,余味无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成为千古名诗。

2、“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这首《寒食野望吟》描写的是当时墓祭的情形。

从中可以品味出古人祭祀祖先的虔诚、悲伤和从容,也说明传统社会的人们不光是在祈求自己的健康、平安,也同样为亡灵表达祝福和期望。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代诗人韩翃的这首《寒食》明显地被赋予了些许政治色彩。

唐代于清明前在宫中赐大臣们清明烛火,于是那些烛火燃起的烟雾笼罩了宫殿,并四散开去,巧妙地讽刺了特权及权贵之多。

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清明》诗与众不同:“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这首诗既无踏青,也不怀古,表达了清明时节的别样心情。

清明节手抄报二
从以上这些诗篇中,不难看出,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追怀前辈的节日,也是一个踏青和体验大自然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日子,诗词鉴赏是中、高考语文重点考查的一个能力要求。

诗词鉴赏是有技巧的,通过对“清明节诗词鉴赏”专题学习诗词鉴赏技巧,提升诗词鉴赏能力,增加对诗词理解的深度。

“清明节诗词鉴赏”主要以清明节来历,清明节习俗为起点,以清明节唐诗、清明节宋词、清明节元曲及其他古诗等诗词鉴赏为主要内容,XX年清明节期间,经过对“清明节诗词鉴赏”专题的学习,可以对传统节日——清明节了解得更加深入,同时增强了对清明节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了诗词鉴赏水平。

清明节唐诗,主要从初唐,盛唐到唐末朝代,这一历史变化的过程中,古人流传下来的关于清明节方面的经典诗词鉴赏,每一首诗词鉴赏都是由诗原文,注释,译文,赏析等几个方面组成的,给大家带来诗化天地,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古人是如何过清明节的,增加了我们的鉴赏知识。

清明节宋词,主要从南宋,北宋,这样的历史变化,宋代人们流传下来的关于清明节词的精髓。

每一首词的鉴赏,都是由原文,注释,译文,赏析等几个方面组成的,给大家带来词的人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宋代词人的思想,感悟清
明的能力,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清明节元曲及其他古诗,主要由元曲和其他古诗两个部分组成,有清明节乐府诗,也有清明节元曲,还有其他历朝流传下来的关于清明的节的精华古诗。

对清明节诗词的理解提升了一个高度,由对逝者的思念到对生命的思考,让活着的人更加珍惜生命。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清明节,淡淡的离愁,总让人忆起许多过往;静静的思念让人感悟到生的力量。

清明也是草长莺飞,透红柳绿、春光宜人的好时节,人们纷纷走向自然,踏青,感悟充满希望的春天!
清明节手抄报三
清明节诗歌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
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
何曾到九泉!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长安清明言怀》(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清明节手抄报四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__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____杜牧《清明》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____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____王禹偁《清明》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____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____杨徽之《寒食
寄郑起侍郎》
清明天气。

永日愁如醉。

____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____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____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

____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

____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____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

____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____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