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工艺答案

金属工艺答案

金属工艺学重点知识答案
1.砂型铸造分型面的确定原则
1).为了起模方便,分型面一般选在铸件的最大截面上,但注意不要使模样在砂型内过高。

2).尽量将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大部分加工面和加工基准面放在同一个砂型中,而且尽可能放在下型,以便保证铸件尺寸的精确度。

3).为了简化操作过程,保证铸件尺寸精度,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目,减少活块的数目。

4).分型面应尽量采用平直面
5)。

应尽量减少砂芯的数目
2.影响金属可锻造性的因素
1.化学成分;
2.金属组织;
3.变形温度;
4.变形速度;
5.应力状态
3.焊接检验的方法
1.外观检验;
2.无损检验;
3.焊接成品强度检验;
4.致密性检验
3.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区别、联系
在机床上,转速最高,运动最快的运动称为主运动,
进给运动是使工件切削层材料相进投入切割,从而加工出完整表面所需的运动. 由此可以看出,在平面磨床上,主运动是砂轮的高速旋转,
进给运动是工作台的移动和砂轮的向下进给,
在外圆磨上,主运动是砂轮的高速旋转,进给运动是砂轮的径向移动与
工件的旋转。

4.锻压的基本生产方式
1.扎制;
2.挤压;
3.拉拔;4自由锻;5模锻;6.冲压
5.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表面损伤包括
1.变形失效;断裂失效;表面损失失效;
变形失效:弹性变形失效、塑性变形失效
断裂失效:延性断裂、低应力脆性断裂、疲劳断裂、蠕变断裂
表面损失失效包括:1.磨损;2.解除疲劳;3.腐蚀
6.铸造收缩三个阶段;简述影响收缩的主要原因
1.液态收缩;
2.凝固收缩;
3.固态收缩
影响收缩的主要原因: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铸型条件等。

7.焊接分类方法
1.熔焊;
2.压焊;
3.钎焊
8.切削物理现象
积屑瘤、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
9.预防焊接变形措施
1.反变形法;
2.加裕量法;
3.刚性固定法;
4.合理安排焊接次序;
5.强制冷却法;
6.焊前预热
简答题:
1.锻压的基本生产方式
1.扎制;
2.挤压;
3.拉拔;4自由锻;5模锻;6.冲压
2.焊接检验的方法
1.外观检验;
2.无损检验;
3.焊接成品强度检验;
4.致密性检验
3.毛坯制造工艺合理选择的因素
1.零件的材料、形状及尺寸的影响;
2.生产类型的影响;
3.毛坯制造方法的工艺特点的影响;
4.毛坯工艺技术的发展
4.刀具切削运动中主运动和合运动的区别和联系
主运动是切屑被切下所需要的基本运动,是形成机床切屑速度或消耗主要动力的切削运动,其形式有旋转运动和直线往复运动两种;
进给运动是使刀具连续切下金属层所需要的运动,通常它的速度较低,消耗动力较少,其形式也有两种:旋转和直线,
5.欠定位和超定位的定义
欠定位:是指工件在某个方向上影响加工精度的自由度没有限制
超定位:是指工件在某个方向上的自由度被两个以上定位元件重复限制
6.写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C620-1 卧式车床主轴箱中滑动齿轮(机床齿轮选材)工艺路线:下料——锻造——正火——组加工——调质——精加工——齿轮高频淬火及回火——精磨
解放牌汽车一速齿轮(载重汽车的变速齿轮)工艺路线:
下料——模锻——正火——机械粗、半精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
火——喷丸——校正花键孔——磨齿
7.制定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磨床主轴工艺路线:
下料——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处理——精加工——表面淬火——粗磨——低温人工时效——精磨
阶梯轴工艺过程(生产数量较少)
工序号工序内容地点(设备)
1 车端面,钻中心孔车床
2 车外圆、切槽、倒角车床
3 铣键槽、去毛刺铣床
4 磨外圆
磨床

阶梯轴工艺过程(生产数量较多)
工序号工序内容地点(设备)
1 铣端面,钻中心孔组合机床
2 车小段外圆,切槽及倒角车床
3 车大段外圆,切槽及倒角车床
4 铣键槽铣床
5 去毛刺钳工台
6 磨外圆磨床
课后答案
1.简述浇注位置的确定原则
1).一般情况下,铸件浇注位置的上面比下面铸造缺陷多,所以应将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受力面等要求较高的部分放到下面;若有困难,则可放在侧面或斜面
2).应有利于铸型的填充和型腔中气体的排出,所以,薄壁铸件应将薄而大的平面放到下面或侧立、倾斜,以防止出现浇不足或冷隔等缺陷
3)。

当铸件壁厚不匀,需要补缩时,应从顺序凝固的原则出发,蒋厚大部分放在上面或侧面,以便于安放冒口和冷铁
4).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吊砂、吊芯或悬臂式砂芯
2.铸造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铸造收缩率、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最小铸出孔、型芯头
3.可谓金属工艺的可锻性?
可锻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锻加压工过程中经受塑性变形而不裂开的能力
4.指出自由锻造的生产特点和应用范围
自由锻
锻造时,金属坯料受上下抵铁的压缩变形,而向四周为自由的塑性流动,故称为自由锻。

由於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要靠操作技术来保证,所以自由锻要求工人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自由锻生产率低,加工余量大,但工具简单,通用性大,故被广泛用於锻造形状较简单的单件、小批生产的锻件。

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有镦粗,拔长,冲孔,弯曲,扭转,错移和切断,其中
以前三种工序应用最多.
5.可谓锻造比?原始坯料长150mm,若拔长到450mm时,其锻造比是多少?
锻造比:金属变形前后的截面比、长度比或高度比
6.最危险的失效形式是什么?传动齿轮、传动轴常见失效形式有哪
些?
最危险的失效形式:断裂失效传动齿轮常见的失效形式:齿轮折断,过度磨损或出现疲劳麻点传动轴:疲劳断裂,轴径过度磨损
7.选择零件材料赢遵循哪些原则?运用手册选材时应注意哪些问
题?
(一)零件的使用性能(受力状况、环境状况、特殊要求)
(二)材料的工艺性能
(三)选材的经济性(工程材料价格、加工费用、)
8.零件选择的经济性应如何考虑/
9.切屑的种类有哪些?影响切屑种类的因素是什么?
种类:带状切屑、节状切屑、崩碎切屑
影响因素:工件材料的塑性不同,刀具角度及切削用量不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切屑,并对切削加工有不同的影响
10.切削力是如何产生的/?分析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切削力:在切削过程中,刀具要克服材料的变形抗力,克服与工件及切屑的摩擦力,才能进行切屑,这些力的合力就是实际的切削力
切削力的大小与工件的物理机械性能、切削面积的大小及切削时产生的变形与摩擦程度有关。

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变形抗力越大,切削力也越大,塑性大、韧性高、变形强化较严重和高温强度较高的材料,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切削深度,其次是走刀量,切削速度对切削力影响较小。

对切削力影响较大的是前角y和倒棱参数y棱与f棱,主偏角ψ,刃倾角λ和刀光圆弧半径y,对主切削力P2的影响较小,对径向切削力P,影响较大。

此外,有刀具的磨损和切削液等。

11.切削热对切屑加工有什么影响?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有哪些1).切削金属时,由于切屑剪切变形所作的功和刀具前面、后面摩擦所作的功都转变为热,这种热叫切削热。

使用切削液时,刀具、工件和切屑上的切削热主要由切削液带走;不用切削液时,切削热主要由
切屑、工件和刀具带走或传出,其中切屑带走的热量最大,传向刀具的热量虽小,但前面和后面上的温度却影响着切削过程和刀具的磨损情况
2).切削温度主要受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工件材料、刀具磨损和切削液的影响
12.刀具磨损有哪几种形式?
1).正常磨损2)。

非正常磨损
13.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加工精度?
1)。

加工精度2)。

表面质量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在加工之后,其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等参数的实际数值与它们绝对准确的各个理论参数相符合的程度
14.什么是生产过程?生产过程都包括哪些内容?
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和包括:1)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运输和保管
2)生产与技术准备工作
3)毛坯制造,包括锻造、焊接、冲压、粉末冶金及型材下料等
4)机械加工、热处理及其他表面处理
5)部件或产品的装配、调试、检验、实验、油漆及包装等
15.什么是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关系及性质,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6.什么是基准?基准分为哪几类?
基准:指确定零件上其他点、线、面尺寸缩依据的点、线、面分为两大类:
1)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定位基准、度量基准、装配基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