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ppt课件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ppt课件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固体物料 • 物料密度差较大时:各组分密度差较大时,先装密度小的物料,
再装密度大的物料。 • 药物色泽相差较大时:先加色深的再加色浅的药物,习称“套
色法”。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2.分剂量 分剂量是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按剂量要求分装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目、散剂的制备
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 量检查→包装储存→散剂
将物料加工成符合粉 碎所要求的粒度和干 燥程度。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1 物料前处理 2 粉碎 3 筛分
4 混合
5 分剂量、包装、贮 存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2.增大溶解速度常数(加强搅拌) 3.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
制成固体分散物等)
粉碎技术、药物的固体分散技术、药物的包合技术等可 以有效地提高药物药的剂学溶-第解十二度章-固或体制溶剂-出1(第8表版) 面积。
二、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
药物
粉碎 过筛 混合
造粒
压片
散剂 颗粒剂 片剂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混合
1)等量递加混合法:若组分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则 不易混合均匀。此时应采用等量递加法(习称配研法) 混合。 2)倍散:10倍散、 100倍散、 1000倍散。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等量递加法
即将量大的药物研细,以饱和乳钵的 内壁,倒出,加入量小的药物研细后, 加入等量其他细粉混匀,如此倍量递 增混合至全部混匀,再过筛混合即成。
•①按组成药味多少来分类,可分为单散剂 与复散剂;
分类方法
•②按剂量情况来分类,可分为分剂量散 与不分剂量散;
•③按用途来分类,可分为溶液散、煮散、 吹散、内服散、外用散等。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①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 起效快;
散剂的特点
•②外用散剂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 保护和收敛作用;
•③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④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 幼儿服用。
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古人云:“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 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因此,选择合理的、 适合自己的药物剂型是保证和提高药物疗效的关键。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药剂学
第十二章 固体制剂-1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本章主要内容
01 散剂 颗粒剂 02
03 片剂 胶囊剂 04
05 滴丸剂 膜剂 06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溶解
血 液 循
生物膜 环
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路径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 溶液剂 > 混悬剂 > 散剂 > 颗粒剂 > 胶囊剂 > 片剂 > 丸剂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NOYES-WHITNEY方程
W. Whitney (1868-1958) A. Noyes (1866 – 1936)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固体制剂与液体制剂相比,其特点
1 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
2 生产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
3
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经历相同
4 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 生理膜,被吸收入血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一、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的行为特征
口服给 药
崩 解
药物溶出速度可用Noyes-Whitney方程描述:
dC/dt=KS (CS-C) K=D/Vδ
式中: K- 溶出速度常数
S-溶出界面面积
D-药物的扩散系数 δ-扩散边界层厚
CS-药物的溶解度 C-药物的浓度
V-溶出介质的量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措施:
1.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粉碎,崩解)
第一节
概述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第一节 概述
• 固体制剂是以固体状态存在的剂型的 总称。临床常用的固体剂型包括散剂、 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 剂、丸剂等。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常用固体制剂: 散剂(powders,pulveres) 颗粒剂(granules) 片剂(tablets) 胶囊剂(capsules) 滴丸剂(guttate pills) 膜剂(films)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三、散剂的质量检查
1)粒度:局部用散剂按单筛分法依次检查,通过七号筛的细粉重 量不低于95%。
2)外观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 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色泽,无花纹、色斑。
3)干燥失重:除另有规定外,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
得过2%。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三、散剂的质量检查
5)装量差异:单剂量、一日剂量包装的散剂,装量差异限度应符 合规定。
6)装量:应符合规定。 7)无菌:用于烧伤或创伤的局部用散剂,按照无菌检查法检查,
应符合规定。 8)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规定。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倍散 定义
“倍散”系指在小剂量的毒剧药中添加 一定量的稀释剂制成的稀释散。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倍散的稀释剂
乳糖、淀粉、蔗糖、糊精、葡萄糖; 沉降碳酸钙、沉降磷酸钙、白陶
倍散的稀释倍数
由药物剂量而定: Ø剂量在0.01~0.1g:配成10倍散; Ø剂量在0.001~0.01g可配成100倍散; Ø剂量在0.001g以下应配成1000倍散。
胶囊剂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第二节
散剂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一、概述
散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 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 可内服。 除另有规定,口服散剂应为细粉;局部用 散剂应为最细粉。
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