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工程实务新版版看书笔记(知识点+教材案例+历年真题)考试说明一、单选题(20题×1分=20分)1、范围:技术部分(道、桥、管道;轨道交通、给排水;垃圾场、园林绿化)2、对象:(1)概念(指。
;作用是。
)(2)分类(由。
组成;划分为。
;由。
构成)(3)特点、特征(比较*与*)(4)技术要求(做法、标准:应。
;不正确的是。
)(含数字题4~5)3、考法:题干():正确/错误说法选项:A、B、C、D:是非题4、做题思路:正选肯定选项:对有印象的知识点反选错误选项:对印象模糊的知识点(排除2个选项;比较2个选项)、答题形式:题单标注→填卡。
要求10~15分二、多选题(10题×2分=20分)1、范围:技术部分(道、桥、管道;轨道交通、给排水;垃圾场、园林绿化)10题=8技术+1管理+1法规2、对象:(1)分类(由。
组成;划分为。
;由。
构成)(2)特点、特征(比较*与*)(3)技术要求(做法、标准:应。
;不正确的是。
)(一般无数字题)3、考法:题干():正确/错误说法选项:A、B、C、D、E:是非题4、做题思路:先选肯定选项:1~2个以上排除错误选项:1~2个对印象模糊的选项(比较后有把握——选择;比较后模糊——放弃)5、答题形式:题单标注→填卡6、要求10分三、案例题(3题×20分+ 2题×30分=120分)1、出题型式:(1)项目工程背景:道、桥、管道;地铁、给排水水池——部位、结构、条件(2)项目行为背景:做法(某项目部。
)(3)问题:4或6小题(对应项目行为背景)2、范围:技术部分{道、桥、管道;轨道交通(车站)、给排水(水池结构);垃圾场、园林绿化}中的技术要求 1个小题(重点掌握道路、桥梁、管道)管理部分(质量、进度、安全;成本、合同、现场、施组;投标、造价、资料)3或5个小题、对象:(1)做法正确与否?原因;正确做法;后果(2)做法是否全面?补充内容(3)做法是否恰当?进行调整(关于行为人、时间、方式、程序顺序。
)(4)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措施、需作的工作)(5)直接回答(原则、要求、规定、程序)4、做题思路与答题形式:按顺序;写编号题单草拟要点题纸答题(框线以内)——先看问题对应找背景;对照考试用书中的知识点要求。
——先答是非判断;再答说明部分——要求:一问一答,有问必答;写出关键词;本知识点答全5、要求75分四、讲解方法1、精讲:基本点(具有一定的覆盖度,应看2遍以上)2、习题:检验程度(要求>100分)1K410000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1K411000 城镇道路工程1K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全选择题1K411011掌握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一、城镇道路分类●分类方法:按地位——快速路、主干路、次千路及支路;按对交通运输作用——全市性道路、区域性道路、环路,放射路、过境道路等;按运输性质——公交专用道路、货运道路、客货运道路等;按根据环境——中心区道路、工业区道路、仓库区道路等。
●以地位、交通功能、服务功能——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
快速路——交通功能,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
主干路——交通功能为主,道路网的主要骨架。
次干路——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城镇道路分级●除快速路外●根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Ⅱ、Ⅲ级。
●不同级别的设计速度是不同的。
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按结构强度高级路面——适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水泥混凝土30年、沥青混凝土15年)次高级路面——城市次干路、支路(沥青贯入式碎石、沥青表面处治)●按力学特性分类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代表是各种沥青类路面。
刚性路面—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应变和弯拉应变,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1K411012 掌握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一、结构组成(一)基本原则(二)路基与填料●路基断面形式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重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半填、半挖——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路基填料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
(三)基层与材料●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
●常用的基层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包括石灰稳定土类基层等(带稳定字的)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如泥灰结碎石、级配碎石路面(四)面层与材料●高等级沥青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沥青路面面层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 (HMA)——含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OGFC(大空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等。
冷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在120~130℃时拌合沥青贯入式——次干路以下路面层,厚度不宜超过l00mm。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
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路基——整体稳定性、变形量控制●基层——应具有承载力和较大的刚度;抗冲刷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坚实、平整、稳定性好。
不透水性好。
●路面——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
路面适用指标:承载能力、平整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1K411013 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一、构造特点(一)垫层●季节性冰冻地区——防冻垫层(砂、砂砾材料);水文地质条件不良、湿度较大——排水垫层(砂、砂砾材料);不均匀沉降或变形——半刚性垫层(低剂量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
●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最小厚度为150mm。
(二)基层●特重交通——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基层的宽度-比面层最少宽出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或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或摊铺机施工时)。
(三)面层●分普通(素)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连续配筋混凝土板、预应力混凝土板,我国多采用普通(素)砼板●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形成一定的构造深度。
二、主要原材料选择●水泥——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得大于26. 5mm;碎石不得大于31. 5mm;砾石不宜大于19.0mm;钢纤维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0mm。
●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
●外加剂●钢筋●胀缝板——厚20mm,经防腐处理。
●填缝材料——宜加入耐老化剂。
1K411014 熟悉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一)材料组成●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拌合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二)基本分类●按材料组成及结构——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
●矿料级配组成——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
●按公称最大粒径——特粗式(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 5mm)、粗粒式(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26. 5mm)、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16mm或19mm)、细粒式(公称最大粒径9. 5mm或13. 2mm)、砂粒式(公称最大粒径小于9.5mm)沥青混合料。
●按生产工艺——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等。
(三)结构类型●嵌挤原则构成和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两大结构类型。
●结构组成三种形式——密度ρ、空隙率W、矿料间隙率VMA不同密实一悬浮结构:较大的黏聚力c,但内摩擦角φ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
骨架一空隙结构:内摩擦角φ较高,但黏聚力c较低。
沥青碎石混合料(AM)和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
骨架一密实结构:内摩擦角φ较高,黏聚力c也较高。
沥青玛谛脂混合料(简称SMA)是这种结构典型代表。
二、主要材料与性能(一)沥青●粘结性——抵抗变形的能力即沥青的黏度。
对高等级道路,夏季高温、重载交通用稠度大的沥青;对冬季寒冷、交通量小的道路宜选用稠度小的沥青。
●感温性——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感应性。
表征指标是软化点、针入度指数(PI)。
●耐久性——老化后沥青的质量变化、残留针入度比、残留延度(10℃或5℃)等。
●塑性——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即反映沥青抵抗开裂的能力。
改为10℃延度或15℃延度。
在冬季低温或高、低温差大的地区,要求采用低温延度大的沥青,●安全性(二)粗骨料●城市快速路、主干道路表面层粗骨料压碎值不大于26%,对沥青的黏附性应大于或等于4级。
(三)细骨料●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骨料总量的20%,SMA、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
(四)矿粉●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的沥青路面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
(五)纤维稳定剂●不宜使用石棉纤维。
250℃高温条件下不变质。
三、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普通沥青混合料 AC——城市次干道、辅路或人行道等。
●改性沥青混合料——较高的高温抗车辙的能力、低温抗开裂的能力、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
城市主干道和城镇快速路。
●改性(沥青)SMA——采用改性沥青,材料配比采用SMA结构形式。
高温抗车辙的能力、低温抗开裂和水稳定性好、快速路、主干路。
1K411015了解沥青路面材科的再生应用一、再生目的与意义(一)再生机理●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关键在于沥青的再生。
(二)再生效益二、再生剂技术要求与选择(一)再生剂作用●调节过高的黏度并使脆硬的旧沥青混合料软化,便于充分分散,和新料均匀混合。
(二)技术要求●具备适当的黏度;●良好的流变性质;●具有溶解分散沥青质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耐热化和耐候性三、再生材料生产与应用●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采用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马歇尔试验方法。
●再生剂选择与用量的确定应考虑旧沥青的黏度、再生沥青的黏度、再生剂的黏度等因素。
1K411020城镇道路路基施工1K411021掌握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本条介绍了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的特点、施工程序、施工要求及质量检验的要点。
一、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一)施工特点●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二)基本流程1.准备工作2.附属构筑物●涵洞(管)等构筑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3.路基(土、石方)施工●开挖路堑、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床,修建防护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