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下学期每日练习精选习题(附答案)

高三化学下学期每日练习精选习题(附答案)

高三化学下学期每日练习精选习题学校: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一、单选题其黄黑者,名鸡屎矾(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

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

外虽铜色,内质不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鸡屎矾的主要成分属于碱式盐 B.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C.“涂铁皆作铜色”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D.“内质不变”说明出现了钝化现象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酒窖存时间越长越香,是因为发生了酯化反应B.合成氨中加入的含铁物质与面包制作工艺中加入的小苏打的 作用均是作为催化剂C.白葡萄酒中含维生素C 等多种维生素,添加微量2SO ,可防止 营养成分被氧化D.在城市中氮的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污染的主要成分,其主要 来自汽车尾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核素互称为同位素B.命名为2-甲基-4-乙基戊烷C.分子组成相差1个CH 2原子团的同系物,它们的一氯代物数目可能相同D.同素异形体由相同元素构成,其晶体类型相同 4.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 410C H 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是12 A N B.32g 2O 和3O 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12 A NC.28.6g 232Na CO 10H O ⋅晶体溶于水中,含23CO -个数为0.1 A ND.60g 2SiO 晶体中Si―O 键个数为4 A N5.我国科学家利用Cu 2O/C u 双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用H 原子将CO 2高效转化为重要工业原料之一的甲醇,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O 2生成甲醇是通过多步氧化反应实现的B. 催化剂Cu 结合含碳微粒,催化剂Cu 2O 结合氢原子C. 反应产物甲醇中可能含有其他副产物D.Cu 2O 中基态Cu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 94s 16.如图是某兴趣小组的探究性实验图示,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若X 中溶液为2FeCl 溶液,则Z 中最终可生成()2Fe OH 沉淀B.若X 中溶液为新制的饱和氯水,则烧杯中液体的漂白性:X>Y>ZC.若X 中溶液为4NH Cl 溶液,则烧杯中液体的pH:X>ZD.若X 中溶液为3A1Cl 溶液,可通过丁达尔现象证明Z 中是否存在()3A1OH 胶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2O 、H 2S 、H 2Se 的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B.SiO 2和晶体硅都是共价化合物,都是共价晶体C.NaOH 和K 2SO 4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相同D.NaOH 和H 2SO 4溶于水时完全电离,都破坏了离子键8.四氢大麻酚(简称THC)的结构如图。

下列有关THC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THC 难溶于水B.1 mol THC 最多可与含3 mol 溴单质的溴水发生反应C.THC 遇FeCl 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D.THC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及碳酸氢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9.A 、B 、C 、D 、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周期。

X 、Y 、Z 、W 为这些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 为二元化合物且为强电解质,W 的水溶液呈碱性,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C>D>BB.D 、E 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极性共价键C.电解C 、E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生成C 、E 对应的单质D.由A 、B 、E 形成的化合物中都含有共价键,且都为强酸 10.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4NH 、Cu 2+、2-4SO 、-3NOB.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Na +、Ca 2+、Cl -、CH 3COO -C.含 F e 3+的溶液:K +、Na +、2-4SO 、S 2-D.常温下,水电离的 c(H +)= 1 10-13 mol • L -1 的溶液:K +、Na +、Cl -、-3NO11.工业制汞的方法之一是辰砂(主要含HgS )焙烧法,焙烧辰砂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2HgS+O Hg+SO 焙烧,生成的汞为气态,冷凝得液态汞。

一种利用辰砂制备纯汞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焙烧时加入CaO 的主要目的是降低HgS 的熔点B.含汞烟气需除汞后才能排放到大气中C.用5%的硝酸洗涤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在实验室中进行蒸馏操作需要蒸馏烧瓶、冷凝管和分液漏斗等仪器12.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

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二氧化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活化一个氧分子吸收0.29 eV 的能量B.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 eVC.氧分子的活化是O —O 的断裂与C —O 键的生成过程D.大气中的炭黑颗粒可以提高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转化率13.酶生物燃料电池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能量转化效率高等优点。

该电池的电极是将大量的碳纳米管与酶形成的混合 材料进行压缩而得到的一种生物电极,利用该电极可将葡萄糖转化为葡糖酸内酯(C 6H 10O 6)。

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以葡萄糖为燃料,酶做催化剂,直接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B.该电池中氢离子向漆酶电极移动C.漆酶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4e -+4H +==2H 2OD. 1 mol 葡萄糖参与反应时转移4 mole -14.在含3+Fe 的2-28S O 和I 的混合溶液中,反应()()()2-282S O aq 2I aq I aq -++的机理及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步骤①:()()()()2+23+3aq 2I aq I aq 2a F e q e F -+==+步骤②:()()()()2-2+3+2-284aq S O aq 2aq 2SO aq 2Fe Fe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与3+Fe 浓度有关 B.2+Fe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2-282v S O v I v I -==D.若不加3+Fe ,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大二、多选题g ⨯10-13,A g Br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盐的水解)A.a=7⨯10-7B.Z 点对应的分散系不稳定,静置时慢慢地会转化到Y 点状态C.W 点对应的分散系中,阳离子只有Ag +D.X 点对应的分散系是AgBr 的不饱和溶液三、填空题NOx,减轻其对大气的污染成为科研工作的热点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H2还原CO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2H2(g) CH3OH(g) ∆H1,又CO2 ( g) + 3H2(g)=CH3OH(g) +H2O(g) ∆H2 = -49.0 kJ·mol-1,CO(g) +H2O(g)= CO2(g)+H2(g) ∆H3 =-41. 1 kJ·mol-1。

则∆H1 =_ kJ·mol-1,对应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为(填字母)。

A.高温低温 C.任何温度(2)用活化后的V2O5作催化剂,氨气可将NO还原成N2。

①V2 O 5能改变反应速率是通过改变实现的。

②在1 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6 mol MO、6 mol NH3和适量O2,控制不同温度,均反应tmin,测得容器中部分含氮气体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NO浓度始终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700 K时,0 ~tmin内,体系中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用含t的式子表示)。

(3)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高效催化剂,可以将CO和NO2两者转化为无污染气体,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NO2(g) +4CO(g) 4CO2(g) +N2(g) ∆H<0。

某温度下,向 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0.1 mol NO2和0.2 mol CO,发生上述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的压强变化如下表所示:度不变,再将CO、CO2气体浓度分别增加一倍,则平衡(填“右移”“左移”或“不移动”)。

17.铜和硫的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轨道是指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基态S原子的原子轨道数是个。

(2)基态Cu 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为球形的最高能级符号是 ,占据该能级的电子数为 。

(3)Cl 、S 、Se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其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为 。

(4)下图是含元素Cu 、S 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①该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填“共价键”“离子键”或“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其中1个该有机物分子中配位键数为 个,这些配位键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元素是 。

②S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带*N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5)下图是Cu-Au 合金的一种立方晶体结构:已知该合金的密度为d 3g cm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若Au 原子的半径为bpm (lpm= 1010-cm ),则铜原子的半径为 cm (写出计算表达式)。

18.以甲苯为原料合成药物G 的路线如图所示:已知:请冋答下列问题:(1)C 的结构简式是_____ ;D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

(2)反应②所用的试剂和条件是_____ ,反应④、⑧的反应类型均是_____。

(3)E 的结构简式是_____ 。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以CH 3CHO 为原料合成丁二酮(),其他试剂自选,结合本题中所给条件,请你设计合成路线 _____ 。

四、实验题19.已知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到170℃可制得乙烯,同时乙烯中会混有少量的2CO 和2SO 杂质。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来制备1,2-二溴乙烷,利用图2装置来进一步精制。

1,2-二溴乙烷是无色液体,密度为32.18g cm -⋅,沸点为131.4℃,熔点为9.79℃,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实验前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好制得乙烯制备液。

I.制备粗品实验步骤: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液漏斗中装乙烯制备液,d 中装适量的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其他药品按图1加入,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适量的液体后,关闭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使温度迅速升高到170℃直至反应完全,停止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 的名称为__________,b 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2)d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如果缺少c 装置会导致1,2-二溴乙烷的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