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题1专业沟通特权:有保密的咨询关系中,咨询准则允许咨询师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来访者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私人探讨。

2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潜意识:个体无法感知、不能意识到的精神活动。

前意识:个体虽然当时意识不到,但可在集中注意、努力思索后同忆起来的那部分经验。

意识:个体可以觉察到的心理活动。

3本我、自我和超我: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本我: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部分,非理性,受本能支配,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自我:人格结构中的意识部分,遵守“现实原则”。

超我:社会化的产物,遵守“至善原则”,主要在潜意识部分。

4.焦虑: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焦虑是由被压抑的精神力量转化而来的,分为三种: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5.自我防御机制: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当个体的自我无法借助理性用直接的方法去控制焦虑时,就逐渐发展出一些习惯性的反应方式,这就是自我防御机制。

6.空白屏幕: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精神分析中,强调咨询师的匿名立场,防止自我表露,对移情保持中立。

7.虚构目的论:阿德勒疗法的观点。

人活在自己虚构的世界中,我们对现实的解释以及我们赋予我们经历的意义比客观现实更重要。

8.自卑情结与追求优越:阿德勒疗法的观点。

随着诞生而产生的自卑感是人成长的力量,通过追求控制和掌握来达到完美和克服自卑足人的本能。

其模式有两类:成长性模式和伤害性模式。

9.生活风格:阿德勒疗法的观点。

生活风格是个体为了确保自己在世界上安全和生存而选择的抱负和目标。

10.社会兴趣:阿德勒疗法的观点。

社会兴趣是指人倾向与他人发生联系,并愿意为社会福祉做出自己的贡献。

11.现象场: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观点。

现象场是个人特定的主观经验世界。

12.实现趋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观点。

表现为充分实现在遗传限度内自己的潜能。

13.机体智慧: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观点。

人类个体借助机体智慧评价好坏,以符合自我实现趋向。

14.自我概念: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观点。

足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

15.价值条件: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观点。

社会对个体的尊重和关怀足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就包含了礼会的价值。

16.未完成事件:完形疗法的观点。

指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罪恶、遗弃感等。

17.逃避:完形疗法的观点。

与未完成事件相关,指人们用来避免面对未完成事件、被免去体验未完成情境所引发的不愉快情绪所使用的工具。

18.品质世界:现实疗法的观点。

存在于大脑中的、形象的、自我感觉良好的事情,反映了个体需要得到满足的状况。

19.行为:现实疗法的观点。

由行动、思考、感觉和生理四个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

20.融入:现实疗法的观点。

是个体建立的一种有意义的双向关系。

融入关系使个体具有成功的认同。

21.画家谱图:家庭治疗的观点。

足一种将家庭现实结果和关系直观化的方法,既可以用作评估家庭,也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技术。

22.家庭雕塑:家庭治疗的观点。

是一种非语言的经验性技术。

方法足让家庭成员将自己臵于一种空间上的安排,构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家庭成员取各种姿态。

其场面象征家庭成员对家庭关系的观点。

23.广义的咨询目标:又称一般目标,足指某一流派或某一流派的咨询师所持的,适用于其所有来访者的目标。

24.狭义的咨询目标:又称个别目标,是针对某个特定来访者确定的咨询目标,是一般目标在某个来访者那里的具体化。

25.外部目标:咨询专业组织或机构设定的咨询目标,通常带有职业规范和伦理要求的性质。

26.内部目标:咨询师个人所持有的咨询目标。

27.终极目标:不针对来访者需要协助解决的具体问题,而是引导来访者走向某种生活或成长之路的咨询目标。

终极目标即受到咨询流派的理论影响,又受到咨询师自身的价值观影响。

28.中间目标:在具体的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商定的目标。

29.直接目标:达到中间目标过程中的每项工作。

30.漏斗效应:对心理健康的观点有如漏斗,窄端咨询师和来访者关于心理异常的观点趋同,宽端_二者关于心理健康的观点趋异。

31.价值中立:咨询师小对来访者进行价值评判,也不强迫来访者服从治疗师或咨询帅的价值观念,而足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所持的价值观给予完全的接纳和充分的尊重。

32.咨询关系: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专业关系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获得心理帮助,促进自我成长。

33.初级认同层次:来访者认同咨询师的专业角色和专业能力。

34.高级认同层次:来访者认同咨询师的个人风格和人格魅力。

35.共情: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的能力。

36.具体化:在咨询会谈中具体澄清重要的事实以及特殊的情感。

37.即时化:咨询师对咨询会谈中发生的事情作出反应,引导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情况。

1.自我卷入性陈述: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暴露自己当时的想法和感情。

2.关系即时化:咨询师与来访者讨论白己在咨询关系中的感受及看法。

3.此时此地:咨询师与来访者就会谈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展开讨论。

4.阻抗:伍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反抗心理咨询的适宜程序,并以此干扰产生领悟性效果的所有努力。

5.积极关注:咨询师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有选择地突山来访者言语及行为中的积极的方面,帮助来访者认识并利用自身的积极因素。

6.移情:在咨询关系中,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的情感和态度,即米访者将早期对父母或重要他人的情感转移到咨询师身上。

7.反移情:在咨询关系中,咨询师对来访者产生的情感和态度,即在咨询中咨询师以不适当的行为对待来访者。

8.收集资料:伞面而准确的获知与来访肯求助的问题相关的信息。

9.个案概念化:咨询师依据某种心理理论对来坊者的问题进行理论假设。

10.相倚性:在交流中一方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另一方的行为。

11.选择性知觉:人们倾向十知觉并记住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

12.关注:咨询师能够与来访者同在的方式,既包括躯体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

13.倾听:咨询师攫取和理解米访肯所传达的信息的能力,无论这些信息是言语或非言语,足清晰或含糊。

14.封闭式提问:提问给对方的回答提供了备选答案,具有非常明显的引导性和强制性。

15.开放式提问:提问没有限制米访肯的思路,无备选答案,以引导短语提提出,需要对方给与详细的解释说明。

16.鼓励:咨询帅借助肯定式的苦语或非言语,或重复谈话关键语句等方式,来强化来访者的叙述,鼓肋其继续讲述。

17.澄清:要求来访者对其陈述中含义模糊、意思不明确的地方进一步解释说明,以便咨询师确切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

18.释义:咨询帅将来访者表达的内容经过理解后反馈给米访者,即对来访者的叙说进行实质性说明。

19.情感反映:咨询师把来访者表述的、体验的情绪及感受反馈给米访者,探查米访者感情卷入的程度。

20.归纳概括:咨询帅将来访者讲述的事实、情感以及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以概括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并向来访者表达出来。

21.主动反应:咨询师主动地介入会谈过程,从咨询师自身的参考体系出发为来访者提供新的信息,对来访者的问题提出新的解释,带给来访者更有力的影响。

22.解释:咨询师从自己的参考体系出发对来访者的心理困扰做出说明,为来访者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自己及其问题的方式。

23.信息提供:咨询师为来访者提供与其问题密切相关的参考性信息,以帮助来访者者应对问题。

23.信息提供:咨询师向来访者直接指出其存在的混乱不清、白相矛盾、实质各异的观点、态度或苦行。

24、概念化过程:咨询师将来访者离散的资料进行有意义的整合,形成对来访者问题结构化的思考方式。

25.契约:是团体成员与团体领导者的协议,主要为了引导团体成员达到团体目标。

契约指出了团体成员的权利与责任。

26.团体常模:是团体的一套规则和标准,表示出团体接纳和不接纳的行为。

27攻击行为:是指有意地伤害他人的身体和精神的行为。

分为直接攻击和替代性攻击。

28.多动症:以注意难以集中、持续时间短,及活动过度或冲动为特征。

属于发展性障碍。

29.知觉器官和心像介入策略:儿童扮演在学习技巧上的一些游戏,将学校科目的学习及所记忆的材料透过角色扮演以提高具像和理解。

30.残障儿童:是由于先天或后天造成的缺陷而导致偏离正常发展轨道的特殊人群。

残障儿童的特殊性是以正常儿童发展的一般性为参照。

31.体像障碍:是因对自己的外貌特征的不满、担忧,进而使整个自我概念受损,影响生活和适应的一种状况。

32.生涯转型:个体从—个生涯阶段到另一个生涯阶段的变动。

33 生涯危机:个体处于生涯阶段的变动时,不能发展出新的方案,以应对突发问题的困境时的状态。

34.社会年龄:是社会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年龄规定和角色期待。

社会年龄观会影响个体的自我确认。

35.心理热线的限制表现在哪些方面(B.咨询关系的限制C.责任承担的限制D.帮助范围的限制)36.自杀个案干预的不合理做法是(A.讨论自杀的是非对错B.否定求助者的自杀意念C.让求助者保留自杀的秘密)37.依赖个案的特点是(A.话题重复D.话题无新意 )38。

依赖个案的处理合理的是( B.可以直接挂断C.可以限时,也可以挂断)39.下列广场咨询的做法错误的是(A.以心理障碍的症状为主要宣传内容B.对于前来谈话的人要认真进行心理咨询C.要用心理测验的手段为大众提供科学的解释)40.下列咨询报告会做法正确的是(A.不讨论个人化的问题C.不宜宣讲具体的个案)41.咨询师的专业认同:对自己专业的性质、特点、规则等的认可,以及对自己专业身份和专业行为是否符合专业要求的认可。

42.职业枯竭:指咨询师出现的一种情感的疏离及怀疑自己的工作价值,在工作中出现身心失衡,感到倦怠、有无力感甚至崩溃感的状态。

枯竭也可能是一种不自觉的处于持续性疲劳或挫折状态中的生活方式。

43.咨询关系: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专业关系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获得心理帮助,促进自我成长。

44.初级认同层次:来访者认同咨询师的专业角色和专业能力。

45.高级认同层次:来访者认同咨询师的个人风格和人格魅力。

46.共情: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的能力。

47.具体化:在咨询会谈中具体澄清重要的事实以及特殊的情感。

48.即时化:咨询师对咨询会谈中发生的事情作出反应,引导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情况。

49.自我卷入性陈述: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暴露自己当时的想法和感情。

50.关系即时化:咨询师与来访者讨论白己在咨询关系中的感受及看法。

51.此时此地:咨询师与来访者就会谈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展开讨论。

52.阻抗:伍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反抗心理咨询的适宜程序,并以此干扰产生领悟性效果的所有努力。

53.积极关注:咨询师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有选择地突山来访者言语及行为中的积极的方面,帮助来访者认识并利用自身的积极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