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对人的影响研究报告

音乐对人的影响研究报告

研究时间:2013.7. 学校:四季青中学班级:初二(9)班指导老师:张文政第一部分摘要关键词: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影响摘要:当今人们生活越来越离不开音乐。

无论是在商场里、交车上,还是餐厅里,我们都能听到各式各样的音乐。

而在这些场合播放的音乐又不尽相同。

有的舒缓,有的节奏强烈。

可见,音乐在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是人们舒缓压力和娱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音乐对人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人对音乐的关注度有多高?所以,我们小组在本次研究性课题中将就“音乐对人的影响”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第二部分正文一、音乐对人是有影响的,它通过音调、音色影响到人的情绪。

所以,不同的音乐类型也会导致不同的情绪。

简单地说,音乐就是一系列具有固定振动频率的声音。

说到声音,常让人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体验:听到隆隆的雷声,脚步不再从容,脉动加快,心里有种紧张感;听到鸟鸣,身心自然放松,顿感心旷神怡;听到幼儿的尖声哭叫自然会产生怜惜的情感……这说明人耳能接收到的自然界的任何声音信息都会给人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反应。

音乐的声音是区别于自然界的一种特殊的声音,它是作曲家经过总结、概括、提炼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人为创造出来的声响。

这种声响是一种物质能量,它通过发音体振动空气造成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声波。

这种规律性的声波通过听觉器官与听觉神经传入人体,随着声波振动的快慢,振幅大小及振动时间的变化,人的情绪也随之产生如郁闷、悲苦、兴奋、平静、高潮、低落的起伏波动。

二、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是人类心理的产物,在这方面音乐比语言表达的更细腻、更复杂、更有深度。

它对人情绪的影响也更直接。

比如一首诗一般需要一段时间的理解而后才会激起情绪反应,一幅画一般需要一段时间思索而后才能波及情感。

音乐就不一样了,只需几个音符便能引起身心变化和情绪波动。

而这时音乐素养就非常重要了。

这就是音乐家和农民的本能。

三、一般来说,低音给人深沉、厚重、暗淡的感觉。

高音给人明亮、欢快、单薄的感觉。

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四种性质音有再就是音的强弱。

所以,活中一个没有强弱变化的旋律听起来是平淡的、毫无生气的,既无表现力,更难以打动人。

四、节奏是一种强弱变化规律的重复,它能使音乐声波的能量转化为动力。

影响人的心情。

音乐中作曲家的创作动机与内心情感是首先是通过旋律表达出来的,旋律就是音乐的基本内容。

一条优美顺畅曲折起伏的旋律在节奏的律动中流动会极大地推动人心理变化产生情绪波动造成联想与意象。

带有律动的旋律加上具有丰富多变效果的和声,音乐推动情绪变化的作用就更加显著了。

实际上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有很大的主观性。

每个人对同一首曲子的理解必定是不相同的。

但任何一个正常人听到一首曲子起码会有紧张松弛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音乐要达到的最直接的目的。

可有些人总是把音乐看的很神秘,常试图把音乐的内容用文字和语言解释出来。

语言恰恰不能很好描绘出音乐的本质。

比如有人说维瓦尔弟的《四季》中的《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使人感觉到明媚阳光下的草地与羊群。

其实这只是解释者个人的联想和意象,其他人未必可以从音乐中真正感受到这些内容。

又比如有人说阿丙的音乐反映了他强烈的爱国心和敢于同黑暗势力抗争的勇气,其实这都是根据历史记载及个人生平介绍等相关资料附加到音乐上去的。

我们很难在音乐中捕捉到这些内容。

倾听他的音乐一般都会产生一种悲怆、愤懑的感觉。

强加的文字解释只会使个人的想象力受到限制,甚至影响到人对音乐的真实感受。

比如我曾在现场欣赏过大师演奏的《热情》。

它拥有不可小觑的力量,使我感到热烈的迸发和碰撞。

紧张已经让人习以为常,就如同时时踩踏着深渊之上的薄冰起舞。

也感到了搏斗的力量,好像只有这样的在冰与火种行走,才真正拥有活着的感觉。

生活并不完美,但生活并不是不美。

更感到森严坚毅的味道,而慢慢行进下去,音质似乎渐渐开始闪耀微光,透露出希望。

接着便进入激动迸发的乐章,如同急促紧绷而不能逃脱的命运,汹涌的席卷而来。

让我想起一句话: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但我并不能认为这就是贝多芬大师当时真正的感受。

音乐给人最真实最直接的东西就是感觉。

艺术的本质就是真,由真产生美。

在情绪得到宣泄的同时,人会获得难以言喻的轻松和快感,这种感觉就是音乐带给我们的美感。

音乐不仅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也是一种具有动力的物质能量。

音乐传达的是真,表现的是美。

它净化人的心灵,更能影响人的行为。

有位哲人说过:人如果心里是美善的那么其行为也不会是丑恶的。

音乐不仅能够满足人一时的感性需求,同时也能给人带来一种普遍的、永恒的精神享受。

能够加深人对事物本质的认知与理解。

六、关于音乐治疗。

(来自百度文库)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姆霍茨,以及后来的一些科学家曾对声音对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的作用进行过深入而详尽的研究。

他们发现一根听神经纤维只接收和传导相应的一种频率的音响。

音乐的生理作用首先是通过音响对人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的作用开始的,进而才影响到全身的肌肉、血脉及其它器官的活动。

有人研究认为声音可以使肌肉增加力量。

快速的和愉快的音乐可以消除肌肉的疲劳。

还有人发现,在音调完全和谐或音乐的强度猛然更换时以及一曲乐调将终结时,脉搏和呼吸速度变快。

又有人研究认为忧伤的音乐使脉率变缓,欢快的音乐则使脉率变快。

由于音乐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特别是情绪活动。

因此,人们就能够用音乐来改善和调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进而达到治疗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

“音乐治疗”这一术语是在四十年代才正式出现的。

五十年代在美国首次有“音乐治疗家”的文凭。

现代的音乐治疗是把音乐作为一种活动疗法,即通过具体的音乐活动来求得治疗的效果。

这不仅把音乐看作是一种艺术,而且作为一种科学来对待。

音乐治疗是针对病理的治疗而不是病态的治疗。

它注重的是人的整体而不是某一部分。

通过对人的整体乃至生活环境的调整,使其取得协调一致,从而消除心理的与身体的病态。

音乐对于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声音,而且是一种有一定意义的声音的组合,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工具。

因此在音乐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音乐治疗者的努力,而且也要病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双方的合作才能取得治疗效果。

近年来,欧美各国音乐治疗已被广泛使用,许多医院、养老院和康复机构,都采用音乐治疗。

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症患者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能使血压降低10—12mmhg;让产妇听音乐,能解除产妇烦躁不安的心情,有利于分娩。

英国剑桥大学的口腔治疗室还用音乐代替麻醉药,成功地为二百多个病人拔去病牙。

在治疗忧郁型和狂躁型的精神病患者中,音乐更是被广泛运用。

第三部分附件附件一:“音乐对人性格的影响”调查问卷性别:年龄:Q1.你最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A轻音乐 B流行音乐C古典音乐D摇滚乐E爵士乐F乡村音乐G其他_____Q2. 你为什么喜欢音乐?A 追赶潮流B 放松心情C 陶冶情操D 亲近艺术 E享受听觉刺激F 表示自己的性格和价值观 H其他---------------Q3. 你听音乐的时间多吗?A 经常听B 偶尔听一会儿C 从来不听Q4. 你是否至少有一件听音乐的设备?A 是B 否Q5.你一般喜欢什么时候听?A考试前B睡觉前C写作业时D路上E其他____Q6.你会至少一样乐器吗?A是B否Q7.如果会乐器,你学习了多久?A一到三年B四到五年C六到八年D十年E其他_____Q8.当你紧张时听什么样的音乐?(可多选)A轻音乐 B流行音乐C古典音乐D摇滚乐E爵士乐F其他_____Q9.当你压力大时听什么样的音乐?(可多选)A轻音乐 B流行音乐C古典音乐D摇滚乐E爵士乐F其他_____Q10.音乐对你的生活来说重要吗?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C一般D不重要附件二(百度文库资料):国外有们心理学家曾对三个不同的交响乐队的208名队员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以演奏古典乐曲为主的乐队成员心情都平稳愉快;以演奏现代乐曲子为主的成员中60%以上的人容易急躁,22%以上的人情绪消沉,还有一些人经常失眠、头痛、耳痛。

有人对一些音乐爱好者作过调查,发现在经常欣赏古典音乐的家庭里,人与人的关系和睦;经常欣赏浪漫派音乐的人,性格开朗;而热衷于现代派音乐的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争吵不休。

可见,音乐的确能够影响到人。

但,是不是音乐对人的影响程度都一样呢?答案是否定的。

有人曾选用290种名曲,先后测试过两万人,都引起听者情绪的变化。

情绪变化大小与被试人的欣赏能力高低成正比,但是,音乐只能引起抽象的情绪,如愤怒,畏惧,嫉妒等。

音乐在人一生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说是一个规律。

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大都有着较高的音乐素养――例如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因为,音乐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

任何工作都不像音乐那样具有开拓性、创新性,音乐本身对人有着特别强的陶冶作用,它鼓舞人们去奋斗、去前进。

应该说懂得音乐才能更好地懂得人生。

所以,人生这个乐章需要音乐谱写出更美妙的旋律,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记忆乐谱对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好处,弹钢琴不仅锻炼了左右手的灵活和协调性,还锻炼了大脑,增强记忆力和智力;学习舞蹈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人的动作、气质、韵律的美。

某调查显示:对于早期接受1~3年音乐学习的孩子,他们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这种学习使他们更有审美眼光,性格开朗,养成动脑筋的习惯,而且大大有助于增强个性和开发想象力。

而对于接受3年以上学习的孩子而言,增强个性这一优点体现的最为突出。

这说明随着学习时间的拉长,艺术类早期教育对性格上的影响会日益突显出来,这便是艺术类早期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的最强烈的影响。

又有调查表明,监狱里的罪犯大多数都是没有受过或缺少音乐教育的人。

还有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才子佳人是不懂音律的,所以谁将来想当什么大人物的,一定要去学学音乐。

既然音乐对人们的影响这么大,是否可以利用音乐来造福人类呢?“音乐治疗”就是基于音乐对人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音乐治疗”这一术语是在四十年代才正式出现的。

五十年代在美国首次有“音乐治疗家”的文凭。

现代的音乐治疗是把音乐作为一种活动疗法,即通过具体的音乐活动来求得治疗的效果。

这不仅把音乐看作是一种艺术,而且作为一种科学来对待。

音乐治疗是针对病理的治疗而不是病态的治疗。

它注重的是人的整体而不是某一部分。

通过对人的整体乃至生活环境的调整,使其取得协调一致,从而消除心理的与身体的病态。

音乐对于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声音,而且是一种有一定意义的声音的组合,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工具。

因此在音乐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音乐治疗者的努力,而且也要病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双方的合作才能取得治疗效果。

所以,“音乐治疗”是很有前途的一种未来医疗手段。

英国一位医生给一个患神经性胃痛的病人开了一张奇怪的处方,就是让病人听德国巴哈的乐曲唱片,每日要听三次,都是在饭后听,病人果然恢复了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