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
1、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非常重要。

并抬高患肢,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20~
30cm,同时膝关节微屈15°[1],腘窝处避免受压,活动踝关节。

严禁按摩,避免血栓脱落。

对休克者应取休克体位,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

急性期后鼓励患者逐渐下床活动,但应避免剧烈活动。

患肢局部静脉输液的护理
2、避免患肢穿刺,静脉留置针减少留置时间。

采用患肢局部静脉滴注药物,使药物直接到达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

由于患肢肿胀,静脉显露不清楚,因此要求我们技术操作要熟练,静脉穿刺成功率要高,避免损坏血管,
3、用药观察(肝素)
4、心理护理
5、饮食及生活指导
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有心力衰竭者应给予低盐饮食。

护士应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用力致血栓脱落及加重心脏负荷或加重心衰。

6、健康教育
1 )休息与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咳嗽等,以免增加腹腔压力,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急性期后鼓励患者下肢多做床上主动或被动活动,注意保持患肢的功能,适当抬高患肢,以利静脉血的回流。

密切观察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水肿程度,严禁挤压、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造成再次肺栓塞。

水肿及压痛缓解后可逐渐下床活动。

2)注意患肢保暖亦不可过热,冬季保持室内一定温度,以免在缺血状态下增加耗氧量。

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3~6个月,做好弹力袜保养,卧床时抬高患肢;坚持适量活动,不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站久坐,以防复发;禁烟;定期门诊复查,随诊,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做好出院后药物服用指导及注意事项的宣教,告之患者持续应用抗凝药对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但过量可增加皮下出血、脑出血等危险,嘱患者严格按医嘱剂量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
并发症的护理
1、出血
 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并发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局部有无出血、渗血及全身出血倾向。

严格执行医嘱,用药剂量准确。

定时查出凝血五项
2、肺栓塞
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症。

临床护理时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除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外,还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医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