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下册的教学教案第一课.docx

初中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下册的教学教案第一课.docx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

2、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和矛盾心理。

3、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知识框架图
1、青春期的含义
2、青春期生理变化(身体变化)的主要表现
一、
悦纳生理变化3、青春期生理变化对我们的影响
4、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悄悄变化的我
1、青春期心理变化的表现
二、
直面矛盾心理2、青春期矛盾心理对我们的影响
3、学会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新课内容解读
一、悦纳生理变化
1、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

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
期,也是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育的高峰期。

世界生定青春期10——20。

2、青春期身体化的主要表有哪些?
(1)身体外形的化,( 2)内部器官的完善,(3)性机能的成熟。

完成教材
P2 部分的堂教学作。

3、青春期生理化来的影响有哪些?(双重影响)
极作用:青春期的生理化我旺盛的生命力,使我的身体充能量。

我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成充烈渴望,感生活有无限可能。

消极作用:有,一些正常的生理象也可能我来。

4、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体化
(1)青春期的生理化是正常的
(2)青春期的化有着不同的韵律和拍
(3)要学会适自己,坦然接受生理化。

二、直面矛盾心理
1、青春期心理化的表
原因:伴随着生理育,我的知能力得到展,自我意不断增,情感世界愈加丰
富⋯⋯些化我感到新奇,也使我生矛盾和困惑。

主要表:反抗与依;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2、极面青春期矛盾心理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我,但也我的成提供了契机。

极面和正确理
些心理矛盾,我才能健康成。

3、学会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方法指)
可以参加集体活,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附:
尝试自我调节
1、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2、参加体育活动。

3、学习自我暗示。

4、试试自我解嘲。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一课第二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以及创造潜力。

2、体会青春的内涵,体验青春的幸福,珍惜美好的青春。

3、认识到青春期的变化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思想和精神的变化。

知识框架图
1、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
一、发展独立思维
2、思维独立性的要求
1、思维批判性的表现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二、培养批判精神
2、培养批判精神的意义与要求
1、青春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
三、开发创造潜力
2、创造离不开实践
新课内容解读
一、发展独立思维
1、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
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

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
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附:一个独立的人,应该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有独自生活的能力。

2、思维独立性的要求
思维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二、培养批判精神
1、思维批判性的表现
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
向权威挑战。

“学贵有疑”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批判精神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
案。

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要求:批判不仅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而且要考虑他
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三、开发创造潜力
1、青春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

体验青春的美好和青春的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
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

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我们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我们也会关注他人与社会,看
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附:创造:简而言之,创造就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创立或者或者制造出来。

这明显是一种
典型的人类自主和能动行为。

因此,创造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
的行为。

2、创造离不开实践
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

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3、如何培养我们的创造能力?
一是积极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

二是积极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三是学会捕捉灵感。

四是培
养想象力,敢于大胆猜想。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