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实验八二维数组与字符数组—参考答案一.目的要求1.掌握二维数组的基本概念,如何定义二维数组,如何初始化二维数组。
2.掌握二维数组的基本操作:引用数组元素、行(列)求和,行(列)最大最小值,整个数组的输入输出等。
3.掌握与二维数组有关的算法,如找最大最小值(或位置)、矩阵转置等。
4.掌握字符串与字符数组的基本应用方法5.掌握字符串有关的算法,如字符转换、查询、统计和进制转换等二.实验内容【实验题1】程序填空:输入一个4×4矩阵,求出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之和sum1、副对角线上的元素之和sum2,并输出结果。
提示:每一行只有一个主对角线元素a[i][i](特征:i==j),也仅有一个副对角线元素a[i][n-i-1](特征:i+j==n-1,即j=n-1-i)源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i,j,sum1=0,sum2=0, a[4][4];printf("Input a 4*4 matrix:\n");for(i=0; i<4; i++) //输入矩阵元素for( j=0; j<4; j++)scanf("%d", &a[i][j]);for(i=0; i<4; i++ ){ //计算sum1和sum2sum1 +=a[i][i];sum2 +=a[i][3-i];}printf("sum1=%d, sum2=%d\n", sum1,sum2); //输出结果}运行程序,并输入数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运行结果:sum1= 34, sum2= 34【实验题2】程序填空:打印杨辉三角形前10行:11 11 2 11 3 3 11 4 6 4 11 5 10 10 5 1……………………算法提示:分析一个10行的杨辉三角,需要一个10×10的二维矩阵a,则:1)杨辉三角为下三角矩阵,只需要求出第i行(i=0,1,2,…,9)前i+1个元素,即a[i][j]!=0 (j=0…i). 2)每行的第0列元素均为1,即a[i][0]=1;3)每行的主对角线元素也均为1,即a[i][i]=1;4)从第2行开始,每行夹在第0列元素与主对角线元素之间的元素a[i][j]( i=2,3,…,9, j=1,..,i-1 ) 等于其左上方元素a[i-1][j-1]与正上方元素a[i-1][j]之和,即a[i][j]=a[i-1][j-1]+a[i-1][j];5)输出该矩阵的下三角,即得出杨辉三角的前10行。
源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i, j, int a[10][10];for(i=0; i<10; i++) //各行的第0列元素与主对角线元素赋1a[i][0]= a[i][i] =1;for( i=2; i<10; i++ ) //为第2~9行的夹在第0列与主对角线之间的元素赋值for(j=1;j<i ;j++)a[i][j]= a[i-1][j-1]+ a[i-1][j];for(i=0; i<10; i++){ //输出矩阵中的下三角矩阵for(j=0; j<=i; j++)printf("%5d", a[i][j]);printf("\n"); //Line 12}}问:如果删除Line 12,程序运行结果有何不同?答:输出时不再分行,所有数据连成一片【实验题3】程序改错:输入一个以回车结束的字符串(有效长度少于80),将其中的小写字母统一更换成对应的大写字母。
提示:三项任务:1、输入字符串,并存储在字符数组中;2、遍历字符串的每个元素,如果是小写字母(’a’97~’z’122),则更换成大写字母3、输出更新后的字符串源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i;char s[80];i=0;while( (s[i]=getchar())!=’\n’) i++; //输入字符串s[i]='\0';for( i=0; s[i]!='\0'; i++ ) //将遍历字符串,将小写字母转换成大写字母if( s[i]>='a'&&a[i]<='z') s[i]= s[i]-32 ;for( i=0; s[i]!='\0'; i++ ) putchar(s[i]); //输出字符串printf("\n");}运行程序,输入:Tom&Jack-s10输出结果:TOM&JACK-S10【实验题4】.程序填空:二-十进制转换:输入一个8位二进制字符串b(由字符’1’和’0’组成),输出对应的十进制整数。
例如,输入二进制字符串10010001, 输出十进制整数145算法提示:1、由于二进制字符串b的长度固定为8,因此定义字符数组char b[8]即可,每个元素对应一个二进制位;2、循环1:输入二进制字符, 输入的每一个字符先暂存在字符变量ch中,检查ch是否是’0’或’1’,是则存入数组b,并令数组下标i增1,不是则跳过该字符。
3、循环2: 二-十进制转换:从前往后,带权累加数组b各元素对应的数值b[i]-‘0’:d= d×2+ b[i]-‘源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i,d;char ch,b[8];printf("Input 8-bit binary:\n");//输入二进制字符串i=0;while(i<8){ //输入8位二进制字符ch=getchar();if( ch=='0'|| ch=='1') b[i++]=ch; // 输入'0'或'1' 则存入数组b,忽略其他字符}d=0; //二-十进制转换for( i=0; i<8; i++ ) d= d*2+b[i]-'0';printf("digit=%d\n", d); //输出十进制整数d}程序运行结果:思考:如果改为输入一个4位长度的十六进制字符串,如”2f3a”,要输出对应的十进制整数,上面的程序需要如何修改?--习题6-20【实验题5】.程序填空:输入一个以回车结束的字符串(有效长度少于80),将该字符串中的字符重新排列,使原先第0个字符出现在最后一位,原先第1个字符出现在倒数第2位,。
,原先最后1个字符出现在第0位,例如:字符串”abcdef”经重排后变成”fedcba”。
算法分析:该问题类似于方阵转置,即把特定位置的数组元素进行交换。
本题中的字符串存放在一维字符型数组s中,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计算字符串s的有效长度len2)将字符串s的前半部分(0~len/2-1)与字符串的后半部分对调,即交换对称元素,与s[i]对称的元素是s[len-1-i],如下图所示:len=6源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i, len=0;char s[80],temp;printf("Input a string(<80):\n");gets( s ); //调用字符串输入函数gets(), 输入字符串到sfor( i=0 ; s[i]!='\0'; i++ )//统计字符串有效长度lenlen++;for( i=0; i<len/2 ; i++){ //交换对称元素temp=s[i];s[i]= s[len-1-i] ;s[len-i-1]=temp;}puts( s) ; //调用字符串输出函数puts, 输出处理后的字符串s}运行程序,输入Visual C++, 结果是:【实验题6】编程题:输入5个学生的4门课成绩,计算并输出个人最高总分【分析】用一个二维数组s[5][4]存放学生成绩,一行对应一个学生,一列对应一门课程。
#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i, j,sum,index,max, s[5][4];//输入5个学生的4门课程成绩printf("Input 4 scores for 5 students:\n");for(i=0;i<5;i++)for(j=0;j<4;j++)scanf("%d",&s[i][j]);//求最高个人总分index=max=0;for(i=0;i<5;i++){for(sum=0,j=0;j<4;j++) sum+= s[i][j];if(sum>max){ index=i;max=sum;}}//输出最高个人总分printf("\n %d: %d \n", index, 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