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成立航空材料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成立航空材料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成立航空材料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报告摘要说明先进的复合材料以其高性能、多功能和智能化的产品特征,已经在航空航天领域内开始大规模应用,逐步从次承力构件进入到主承力构件,这些复合材料多应用在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

xxx投资公司由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80.0万元,占公司股份61%;B公司出资120.0万元,占公司股份39%。

xxx投资公司以航空材料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投资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投资公司计划总投资20321.8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147.74万元,占总投资的69.62%;流动资金6174.14万元,占总投资的30.38%。

根据规划,xxx投资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46242.00万元,总成本费用35738.42万元,税金及附加374.35万元,利润总额10503.58万元,利税总额12326.70万元,税后净利润7877.68万元,纳税总额4449.01万元,投资利润率51.69%,投资利税率60.66%,投资回报率38.76%,全部投资回收期4.08年,提供就业职位775个。

现阶段,各领域对复合材料的应用占比水平较高,促进复合材料的整体规模不断增加,而航空领域作为近年来产品应用的重点方向,其市场规模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2010-2017年,中国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呈逐年上年上升态势,到2017年,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市场规模达53.5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7.00%,2018年市场规模预计接近60亿元。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投资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x投资公司由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80.0万元,占公司股份61%;B公司出资120.0万元,占公司股份39%。

(四)法人代表余xx(五)注册地址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六)主要经营范围以航空材料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x投资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投资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航空材料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航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航空材料的支撑。

材料不仅是制造航空产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使航空产品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技术性能、使用寿命与可靠性的技术基础。

航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航空材料起着积极的“牵引”作用;与此同时,新型材料的出现,制造工艺与理化测试技术的进步,又为航空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提供重要的物质与技术,从而有效推动航空产业的发展。

例如,承载与隐形一体化材料的出现,既是隐形飞机设计构思提出的需求,同时也使隐形飞机从设想变为现实;优质单晶高温合金的出现,使发动机涡轮前温度得以大大提高,推动着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进步。

航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航空材料的支撑。

材料不仅是制造航空产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使航空产品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技术性能、使用寿命与可靠性的技术基础。

航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航空材料起着积极的“牵引”作用;与此同时,新型材料的出现,制造工艺与理化测试技术的进步,又为航空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提供重要的物质与技术,从而有效推动航空产业的发展。

例如,承载与隐形一体化材料的出现,既是隐形飞机设计构思提出的需求,同时也使隐形飞机从设想变为现实;优质单晶高温合金的出现,使发动机涡轮前温度得以大大提高,推动着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进步。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航空材料项目背景分析航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航空材料的支撑。

材料不仅是制造航空产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使航空产品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技术性能、使用寿命与可靠性的技术基础。

航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航空材料起着积极的“牵引”作用;与此同时,新型材料的出现,制造工艺与理化测试技术的进步,又为航空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提供重要的物质与技术,从而有效推动航空产业的发展。

例如,承载与隐形一体化材料的出现,既是隐形飞机设计构思提出的需求,同时也使隐形飞机从设想变为现实;优质单晶高温合金的出现,使发动机涡轮前温度得以大大提高,推动着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进步。

二、航空材料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现阶段,各领域对复合材料的应用占比水平较高,促进复合材料的整体规模不断增加,而航空领域作为近年来产品应用的重点方向,其市场规模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2010-2017年,中国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呈逐年上年上升态势,到2017年,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市场规模达53.5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7.00%,2018年市场规模预计接近60亿元。

相比于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内饰领域的规模占比不高,但整体也呈现较好发展势头。

2011-2017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内饰领域的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5%;到2017年,航空航天内饰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16.60亿元。

细分产品来看,目前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复合材料主要有两大类,即碳纤复合材料及玻纤复合材料。

作为高性能纤维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但受制于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规模总体不高。

2017年,碳纤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市场规模约为1.56亿元。

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的应用情况相比,我国玻纤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规模要明显偏高。

这是由于玻纤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辐射、阻燃、抗老化的性能,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可有效地减轻飞机质量,提高商用载荷,节约能源,达到质轻美观的效果。

正因此,玻纤复合材料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2017年在航空复合材料市场比重达14.2%,而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提升。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

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

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

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

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同时,民营经济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

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把握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新机遇,在国际经济秩序和规则面临调整的重要时期,中国可以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爬坡过坎中实现的。

要辩证看待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抓住并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敢于迎难而上,善于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市场营销一、航空材料行业分析航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航空材料的支撑。

材料不仅是制造航空产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使航空产品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技术性能、使用寿命与可靠性的技术基础。

航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航空材料起着积极的“牵引”作用;与此同时,新型材料的出现,制造工艺与理化测试技术的进步,又为航空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提供重要的物质与技术,从而有效推动航空产业的发展。

例如,承载与隐形一体化材料的出现,既是隐形飞机设计构思提出的需求,同时也使隐形飞机从设想变为现实;优质单晶高温合金的出现,使发动机涡轮前温度得以大大提高,推动着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进步。

材料已经成为飞机研发和制造核心,飞机的更新换代,都伴随着机体材料、结构材料、发动机材料和各类组件材料的创新和应用。

军用飞机性能提升都伴随着新材料技术的进步;民用飞机对经济性要求不断提高,结构减重和燃油效率提升促使各类新型航空材料在飞机中大规模应用。

基于当前发展现状,未来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首先,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需求将持续上升,以B-787/A-380/A-350XWB为代表的新机种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中国未来20年需要新增6810架飞机,飞机数量的增加将带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需求的上升,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其次,技术将不断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对航空航天材料提出更多新要求。

为更好地满足现有航天航空材料发展要求,各种型号、规格的自动化成型设备不断得到研发,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同时,以低成本为主导的理念对相关技术的创新将产生巨大推动,包括纤维和基体在内的新材料技术、高效自动化整体构件成型技术(AFP和ATL)、数字化成型技术等。

第三,为满足高性能航空航天器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研发新性能、高质量的复合型材料。

同时,新概念的复合材料技术将不断得到研发,如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高功能和多功能、结构/功能一体化、智能化结构等,将成为复合材料的重要研究内容。

最后,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复合材料与结构不仅能够承受载荷,还能感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并能通过改变其物理性能或形状等作出响应,实现自诊断、自适应、自修复等功能,因此在未来航空航天产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航空材料市场分析预测航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航空材料的支撑。

材料不仅是制造航空产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使航空产品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技术性能、使用寿命与可靠性的技术基础。

航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航空材料起着积极的“牵引”作用;与此同时,新型材料的出现,制造工艺与理化测试技术的进步,又为航空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提供重要的物质与技术,从而有效推动航空产业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