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路南区建设一综合楼,结构型式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上20层,
地下2层,建筑物檐高66.75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于2000年3月12日开工,在工程施工中出现了质量问题:试验测定地上3、4层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监理工程师采用回弹法测定,结果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最后法定检测单位从3、4层钻取部分芯样,为了进行对比,又在试块强度检验合格的2层钻取部分芯样,检测结果发现,试块强度合格的芯样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而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芯样强度仍不能达到原设计要求。
1.针对该工程,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质量控制对策来保证工程质量?
2.为避免以后施工中出现类似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采取何种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3.简述该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
4.针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现场常用的质量检查方法有哪些?
问题解决
1、质量控制的对策主要有:
1)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2)严格控制投入品的质量;
3)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4)严把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
5)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6)严防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
2、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和报告,直接进行现场质量检验或必要的试验等。
3、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4、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三种。
2002年7月,一天凌晨两点左右,某市联合大学学生宿舍楼发生一起6层悬臂式雨篷根部突然断裂的恶性质量事故,雨篷悬挂在墙上。
幸好在凌晨,未造成人员伤亡。
该工程为6层砖混结构宿舍楼,建筑面积2784平方米。
经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发现造成该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队伍素质差。
在施工时将受力钢筋位置放错,使悬臂结构受拉区无钢筋而产生脆性破坏。
● 1.如果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了工程监理,监理单位对该起质量事故是否承担责
任?原因是什么?
● 2.施工单位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 3.施工单位现场质量检查目测法有哪些常用手段?
● 4.施工单位现场质量检查实测法有哪些常用手段?
● 5.钢筋工程隐蔽验收的要点有哪些?
● 6.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是怎样的?
问题解决
● 1.如果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了工程监理,监理单位对该起质量事故承担责任。
原
因是:监理单位接受了建设单位委托,并收取了监理费用,具备了承担责任的条件,而施工过程中监理未能发现钢筋位置放错的质量问题,因此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 2.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有:1)开工前检查;2)工序交接检查;3)隐蔽工程检查;
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5)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就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允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6)成品保护检查。
● 3.施工现场质量检查目测法的手段可归纳为: 看、摸、敲、照四个字
● 4.施工现场质量检查实测法的手段可归纳为
●靠、吊、量、套四个字
● 5.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1)纵向受力筋的品
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
● 6.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
●1)进行事故调查
●2)分析调查结果,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
●3)确定是否需要处理,若需处理,施工单位确定处理方案;
●4)事故处理;
●5)检查事故处理结果是否达到要求;
●6)事故处理结论;
●7)提交事故处理方案。
对某项目进行检查发现在施工中有以下问题:
●1)项目经理派当班司机提货,结果司机肇事,交通事故处理结果为司机负主要责任,
同时发现装卸工上班时间饮酒;
●2)地下室存放大量装饰材料,电焊工在其中作业;
●3)防护网有撕裂和孔洞;
●4)现场施工噪音90dB;
●5)现场焚烧残余沥青和废机油;
●6)配电箱未加锁,未设安全防护和安全标记;
●7)个别农民工在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个别架子工不系安全带。
1.你认为该项目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应该怎样杜绝这些现象的出现?
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策划的内容包括哪些?
4.“三同时”、“四不放过”分别指什么?
5.“三宝”、“四口”、“五临边”分别指什么?
6.新工人“三级”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7.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8.我国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原则是什么?
●1、说明该项目安全存在重大隐患,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存在漏洞。
具体为:工作人
员上班期间不应饮酒;司机缺乏安全行车教育;明火作业应采取防护措施;安全设施不完备,如安全网、电闸箱等设施应完好无损,现场不应焚烧有害物质;施工噪声超过85分贝的规定标准;职工安全教育和监督检查薄弱等。
●2、该项目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未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或安全健康管理
体系运行不顺畅。
●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策划的内容包括:制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职业健康目标
的确定;管理方案的确定;确定组织机构、责任与资源;体系主要要素的策划。
●4、“三同时”: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策划、同步发展、
同步实施。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5、“三宝”: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
“四口”:通道口、预留口、电梯井口、楼梯口等各种洞口。
“临边”:通常指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周边、无外脚手架防护的楼面与屋面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与楼梯段边、井架、施工电梯或外脚手架等通向建筑物的通道的两侧边、框架结构建筑的楼层周边、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外侧边、雨篷与挑檐边、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
●6、新工人“三级”教育的内容:公司教育、项目教育、班组教育。
●7、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8、我国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原则:“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
件”。
●某商厦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5层,地下2层,由市建
筑设计院设计,江北区建筑工程公司施工。
1996年4月8日开工。
在主体结构施工到地上2层时,柱混凝土施工完毕,为使楼梯能跟上主体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在地下室楼梯未施工的情况下直接支模施工第一层楼梯混凝土。
支模方法是:在±0.00m 处的地下室楼梯间侧壁混凝土墙板上放置四块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在楼板上面进行一楼楼梯支模。
7月30日中午开始浇筑一层楼梯混凝土,当混凝土浇筑即将完工时,楼梯整体突然坍塌,致使7名现场工作人员坠落并被砸入地下室楼梯间内。
造成4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10.5万元的重大事故。
经事后调查发现,第一层楼梯混凝土浇筑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均为施工单位为逃避责任而后补。
●1、本工程这起重大事故可定为哪种等级的重大事故?依据是什么?
●2、伤亡事故处理的程序是什么?
●3、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按照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本工程这起重大事故可定为三级重大事故。
上述《规定》第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事故:1)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
2)重伤20人以上;
3)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
2、伤亡事故处理的程序一般为:
1)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2)组织调查组;3)现场勘察;4)分析事故原因,明确责任者;5)制定预防措施;6)提出处理意见,写出调查报告;7)事故的审定和结案;8)员工伤亡事故登记记录。
内容不能过于简单,千篇一律,应按分部分项工程和针对具体的作业条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