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题学校: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体积――质量图线,由图线可知它们的密度关系为()A.ρ甲>ρ乙>ρ丙B.ρ乙>ρ丙>ρ甲C.ρ丙>ρ乙>ρ甲D.ρ甲>ρ乙>ρ丙2.(2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苹果重约0.1牛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5cm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是4sD.一名初中生从一楼上到二楼所做的功约150J3.(2分)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6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A.20g,1.0×103kg/m3B.60g,0.8×103kg/m3C.60g,1.0×103kg/m3D.20g,0.8×103kg/m3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4.(3分)甲、乙两个烧杯中都装满液体,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液面下相同的深度处(如图).观察压强计U型管中的液面情况,可以得到:液体在金属盒橡皮膜所在的位置产生的压强大小关系时ρ甲、ρ乙;甲、乙两个烧杯中所装液体密度关系是。
5.(3分)有一实心铜块的密度是8.9×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若将它截成大小相同的两块,每一块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6.(3分)现有如下器材:天平、砝码、刻度尺、烧杯、水,设计一个测量正方体糖块密度的可行方案,要求写出:(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2)选用的器材:___________.(3)设计方案中应测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4)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7.(3分)如图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冠军奖牌是银质镀金,亚军奖牌是银质,第三名奖牌为铜质,三种奖牌各部分的体积、形状完全相同,那么三种奖牌中的金属质量由大到小排序为若银牌中银的质量约为160g,则铜牌中铜的质量大是.(ρ金=19.3×103kg/m3,ρ银=10.5×103kg/m3,ρ铜=8.9×103kg/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8.(3分)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的密度”实验中⑴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过程中,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后,发现天平指针的左右偏转情况如图所示,此时他应将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调。
⑵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B.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C.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根据以上操作可求出盐水的密度ρ=。
⑶小明在和同学交流中发现自己的实验方案有缺陷,造成测出的盐水密度误差较大。
你认为其原因是。
9.(3分)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则石块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它的体积为10cm3,则石块的密度为 g/cm3。
评卷人得分三、简答题10.(5分)用天平、量筒、水、小铁块以及一根细线配合测小蜡块的密度。
写出实验的步骤。
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11.(6分)小军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拓展训练时,在湖边捡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他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小军书包里有一个水杯、一把钢尺和一些细线,他利用钢尺、水杯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他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
(1)用一根细线拴好小石块系在钢尺的一端A,用另一根细线系在钢尺的某一适当位置O,手提细线使钢尺悬挂,钢尺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________;(2)把小石块浸没在盛有湖水的水杯中,将钢尺的悬挂点向远离A端移动到另一适当位置O′,使钢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3)已知湖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
12.(6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舱体首次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具有坚固、轻巧、易于加工等特点的铝锂合金材料。
小明找来了一块正方体铝锂合金块,用天平、刻度尺测量该合金材料的密度。
(1)小明用刻度尺测量该正方体铝锂合金块的边长,测量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则正方体铝锂合金块的边长为 cm。
(2)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该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下图乙所示,请指出其操作中的两处错误:、。
(3)改正后,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再次称量该合金块的质量,当横梁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下图丙所示,则该正方体铝锂合金块的质量为 g。
(4)铝锂合金材料的密度约为 g/cm3。
13.(6分)小明家买的某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一个这种牛奶的密度。
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该为1.03g/cm3,然后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了一枝“密度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帮助小明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案。
要求写出主要的测量步骤并推导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有足量的水和牛奶)。
14.(6分)测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把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当右盘内有50g的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天平平衡,则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2)把石块放入盛有40cm3水的量筒以后,水面所到达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15.(6分)下面是小丽在测量一块矿石密度时的主要步骤。
(1)下面的操作有哪些是必要的,请你把必要的操作按正确的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量筒的质量为200gB.向量筒中倒进一些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15 cm3C.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28gD.将矿石浸没在量筒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25 cm3E . 将必要的数据填入下表中,利用相应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请你把必要的物理量和数据填入下表中,并求出矿石的密度:物理量数据16.(6分)现有一台天平(含砝码)、一个刻度看不清的小量杯、一根细线和足够的水,试用这些器材测定小铁块的密度ρ。
要求:(1)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简单的测量方法。
(2)根据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铁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17.(6分)有一台案秤.想测一测瓷碗的密度.他向老师借了一个量筒,但他在测量瓷碗体积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量筒的口太小,不能将瓷碗直接放入.而小王又不愿意将碗打破.请你帮小王同学想想办法,还需要什么器材?并帮他完成实验.18.(6分)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ρ铜=7.9×103kg/m3,ρ铅=2.7×103kg/m3)A.35.5kg B.54kg C.104kg D.158kg19.(6分)为了测定一个不规则小金属块的密度,请在下面的小括号中填写(1)、(2)、(3)……以表示正确的操作顺序:( )把金属块放入盛水的量筒内,读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 )在量简内盛适量水,并读出水的体积(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算出金属块的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金属的密度20.(6分)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
(2)因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9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
(3)矿石的密度是 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本实验中测矿石体积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21.(6分)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大量程是____cm3最小刻度是____cm3,水的体积是______ cm3,物体的体积是____.图中右测是测物体质量时所用的砝码,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 g,此物体的密度是____ g/cm3,合____kg/m3.22.(6分)小明想测量每天早晨妈妈做的豆浆的密度.他从学校借来了天平和量筒,借助家里的玻璃杯测量豆浆的密度.他测豆浆密度的实验步骤如下:A.称物体质量前,调节好天平.B .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 1.C .将适量豆浆倒入杯中.D .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 2 .E .将杯中豆浆倒入量筒中,测出豆浆的体积V .计算豆浆的密度ρ=m 2-m 1V . (1)若按上述步骤测量,所测出的豆浆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2)小明调整了实验步骤,根据合理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在称物体质量之前,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位,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才开始称量.小明测量的结果,如图乙—丁所示,根据图示数据可以计算出豆浆的密度是 kg/m 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3.(6分)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芸和小阳同学通过实验测量鲜牛奶的密度。
他们选取了下列实验器材:鲜牛奶、量筒、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
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调节好天平,将装有适量鲜牛奶的烧杯放在天平右盘,向左盘中加砝码,天平横梁恢复平衡时,游码仍位于零刻线处,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 1;(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鲜牛奶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鲜牛奶的体积V ; (3)测出烧杯及其中剩余的鲜牛奶的质量m 2(此时游码恰好仍在零刻线处); (4)计算出鲜牛奶的密度ρ。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方案中存在一个操作上的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 错误: 更正: ; (2)用上面测出的物理量表示鲜牛奶的密度:ρ=。
24.(6分)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
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25.(6分)2007年我市油菜获得大面积的丰收,种植大户王叔家长10m,宽8m的仓库中堆了1m厚的菜籽,王叔请小燕帮他估算这些菜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