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模拟测试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1、下列各力中,属于质量力的是()。
A.离心力 B.摩擦力 C.压力 D.表面张力2、下列关于流体粘性的说法中,不准确的说法是()。
A.粘性是实际流体的固有属性B.构成流体粘性的因素是流体分子间的吸引力C.流体粘性具有传递运动和阻碍运动的双重性D.动力粘度与密度之比称为运动粘度3、在流体研究的欧拉法中,流体质点的加速度由当地加速度和迁移加速度组成,当地加速度反映()。
A.流体的压缩性 B.由于流体质点运动改变了空间位置而引起的速度变化率C.流体速度场的不稳定性 D.流体速度场的不均匀性4、重力场中流体的平衡微分方程为()。
A. B. C. D.=gdzdpρ-=-=dzgdzdp-=gdzdpρdpρ5、无旋流动是指( )的流动。
A .速度环量为零B .迹线是直线C .流线是直线D .速度环量不为零6、压强的量纲是( )。
A. B. C. D.7、已知不可压缩流体的流速场为 则流动不属于( )。
A .非均匀流B .非稳定流动C .稳定流动D .三维流动8、动量方程 的适用条件是( ) 。
A .仅适用于理想流体作定常流动B .仅适用于粘性流体作定常流动C .适用于理想流体与粘性流体作定常或非定常流动D .适用于理想流体与粘性流体作定常流动9、在重力场中作稳定流动的系统,沿流动方向总水头线维持水平的条件是 ( ) 。
[]p []2-MLt []21--t ML []11--t ML []1-MLt 0 ),,(),(⎪⎩⎪⎨⎧===w t z x f z y f u υinout QV QV F )()(ρρ∑-∑=∑A.管道是水平放置的 B.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C.管道是等径管 D.流体为不可压缩理想流体10、并联管道系统中,其各支管内单位质量流体的能量损失()。
A.不相等 B.之和为总能量损失 C.相等 D.不确定11、边界层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A.边界层内流体的流动为层流 B.与物体的特征长度相比,边界层的厚度很小C.边界层厚度沿流动方向逐渐减薄 D.边界层内流体的流动为湍流12、指出下列论点中的错误论点:()A.平行流的等势线与流线相互平行B.涡流的径向速度为零C.无旋流动也称为有势流动 D.点源的圆周速度为零13、关于涡流有以下的论点,指出其中的错误论点:( )。
A.以涡束诱导出的平面流动,称为涡流 B.点涡是涡流C.涡流的流线是许多同心圆 D.在涡流区域速度与半径成正比14、超音速气体在收缩管中流动时,气流速度()。
A.逐渐增大 B.不变 C.不确定 D.逐渐减小15、为提高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以下哪种措施是不当的?()A.提高流体的温度 B.增大离心泵吸入管的管径C.缩短离心泵吸入管的管径 D.减少离心泵吸入管路上的管件参考答案:1.A 2.B 3.C 4.D 5.A 6.B 7.C 8.D 9.D 10.C 11.B 12.A 13.D 14.D 15.A二、填空题(共12分,每小题2分)1、静止流体中任一点的静压强大小与其作用面在空间的方位无关,与该点位置相关。
2、理想流体是指不考虑粘性的流体;不可压缩流体是指忽略密度变化的流体。
3、粘性流体沿缓变流流动产生的阻力损失称为沿程阻力损失,在急变流处产生的阻力损失称为局部阻力。
4、调节往复泵流量的方法有: 改变活塞冲程 , 旁路调节 等。
5、造成边界层分离的原因,在于 逆压强梯度 作用和 物面粘性滞止效应 的共同影响。
6、已知某输水管路中,泵的特性曲线方程为,管路的特性曲线方程为,(注:式中的单位为m ,的单位为m 3/s )。
当输水量为8.5L/S 时,消耗于阀门调节的水头损失是 3.33 m.。
三、简答题(共18分,每小题6分)(1) 分别写出理想流体和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比较它们的相同之点和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它们的相同之点: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流动系统的应用结果;均适用于不可压缩流体;反映流动系统中动能、势能、静压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24102.740Q H ⨯-=24108.428Q H e ⨯+=H Q不同之处是: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表明,理想流体沿流动方向的总水头保持不变;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则表明,为了克服粘性阻力,粘性流体沿流动方向的总水头是逐渐减少的。
(2) 为何流体静压力的方向总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参考答案:因为:(1)静止流体不能承受剪力,即τ=0,故p垂直受压面;(2)因流体几乎不能承受拉力,故p指向受压面。
(3)流体的压缩性指的是什么?列举出两种反映流体的压缩性的参数。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如何考虑液体和气体的压缩性?参考答案:流体在一定温度下,体积随压强增大而缩小的特性称为流体的压缩性。
反映流体的压缩性的参数有:压缩系数、体积模量、音速。
一般而言,液体的压缩性很小,但当压强变化很大时(如水击和水下爆炸),应考虑液体密度的变化;气体的压缩性很大,但在流速不太高,压强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可将气体视为不可压缩流体。
四、计算题(六题,共55分)1、(5分)当压强增加5×104Pa 时,某种液体的密度增长0.02%,求该液体的体积模量。
解:2、(10分)已知某不可压缩流体平面流动的速度分布规律为:判断说明该流动是否连续?是否无旋?并求出流函数。
解:满足连续性方程,所以流动连续。
所以流动有旋。
0=+=⇒=dV Vd dM V M ρρρρρd dV V -=Pa dp d dp V dV E p84105.2105%02.01111⨯=⨯⨯==-==ρρβ⎩⎨⎧--=-+=y xy yx x u 22422υ22 ,22--=∂∂+=∂∂x yx xu υ0=∂∂+∂∂yx u υy x y u 2 ,4-=∂∂-=∂∂υ042≠+-=∂∂-∂∂y yux υ令C =0,则流函数为3、(14分)图示离心泵管路系统,将常压下20℃的水从低位槽抽到高位槽,已知输送水量:Q =36m 3/h ,吸入管(泵前)直径100mm, 吸入管长10m(含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摩擦系数λ1=0.02。
排出管(泵后)直径75mm, 排出管长50m(含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 摩擦系数λ2=0.03。
常压下,20℃水的密度可取1000kg/m 3。
泵的效率为55%。
求:(1)泵的轴功率N 为多少kw ?(2)泵入口处的真空表读数应该是多少Pa? 解:Q =36m 3/h=0.01m 3/s 泵的轴功率N 泵吸入管内的流速为:泵压出管内的流速为在断面1-1和2-2之间列伯努利方程,并移项整理得Cx f x f y xy x f y xy xx f y xy y x y x x u y=='∴+=-='++=∂∂+-+=-+==∂∂)(,0)(22)(22)(2242222υψψψ2222y xy y x -+=ψs m d Q V i /27.11.001.044221=⨯⨯==ππs m d d V V o /26.2)75100(27.1)(22211=⨯==mgV d l l h ie Bf 164.081.9227.11.01002.02)(2211111=⨯⨯⨯+=-)=(λ(2)泵入口处的真空表读数 取1-1、B 断面列伯努利方程:kw N N kw Q g H N mH mg V d l l g V d l l h u u m z z gP P h gu u g P P z z H ee e e oe i ef f e 84.155.001.101.101.0100081.93.103.103.373.381.9226.2)075.03003.081.9227.11.01002.02)(2(,027)(,02)(22222222111121212212122121221212====⨯⨯⨯===+==⨯⨯⨯⨯⨯⨯+++=∑≈-=-=-∑+-+-+-=--ηρλλρρ+()=(解得4、(12分)已知:一个水平放置的90º弯管输送水 d 1=150mm ,d 2=75mmp 1=2.06×105Pa ,Q =0.02m 3/s 求:水流对弯管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不计水头损失)。
解:取1-1、2-2两断面列伯努利方程所以,对选取的控制体列动量方程: x 方向:y 方向:所以,所以,水流对弯管壁的作用力为R 的反作用力R'=-3786N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8分)大容器压缩空气灌中的压缩空气,经一收缩喷管s m d QA Q V /132.142111===πs m d QA Q V /527.442222===π2gV 2g V 222211+=+γγp p ()Pa V V p p 522211210964.12⨯=-+=ρ)0(111V Q R A p x -=-ρ)0(222-=-V Q A p R y ρNR NR y x9583663==NR R R y x 378622=+=66.14==xy R R arctg θ向大气喷出,设喷嘴出口处的大气绝对压为101.33kPa,温度为25℃,流速为234m/s,试求压缩空气灌中的温度和压强。
解: 由 代入已知数据,得 解得6、(6分)如图,水箱中的水通过直径为d ,长度为l ,沿程阻力系数为λ的立管向大气中泄水,问h多大时,立管排出的流量Q 与h 无关?解:在水箱液面与出水口断面间列伯努利方程:kg m RT p /27.1)5273(2871013303=+⨯==ρ02121RT k k V p k k -=+-ρ0228714.14.1223427.110133014.14.1T ⨯-=+-K T 3050=kPa T T p p k k 140)278305(33.101)(14.14.1100=⨯==--f h gV l h +=+22g V d l h f 22λ=()()l d l h dg d l l h g V ++=++=λλλ212所以,当时,Q 与h 、l 无关。
()l d l h d g d V d Q ++⋅==λλππ24422λd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