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一、选择题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水能B.耕地C.天然气D.太阳能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风能B.针叶林C.生物资源D.铜矿3.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石油B.水能C.天然气D.煤炭4.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称为可再生资源.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① 温泉① 森林① 草地① 天然气① 藏羚羊① 铁矿.A.① ① ① ①B.① ① ① ①C.① ① ① ①D.① ① ① ①5.5.下列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A.水资源B.石油资源C.森林资源D.土地资源.6.下图漫画《手下留情》,给我们的启示是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禁止采伐森林,杜绝使用木材C.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D.退耕还草,加快国土绿化7.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祜竭的自然资源是A.土地资源B.气候资源C.矿产资源D.生物资源8.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C.阳光、土地、水、草原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北京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海绵城市”就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雨季时增强对水的“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功能,而在干旱缺水时可将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读材料,完成9~11题。
9.水资源属于①可再生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③自然资源④气候资源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10.“海绵城市”的建设符合北京的自然环境特征,即北京A.夏季多雨,冬季干燥B.雨季较长,降水量大C.地处平原,河湖众多D.人口多,水资源匮乏11.为了雨季不再“看海”,北京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举措有①屋顶绿化②铺装透水砖③保护森林,增加绿地④提高水价⑤家庭节约用水⑥增加湿地和水域面积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①②④⑤D.③④⑤⑥二、解答题12.读图文资料,回答下例问题。
2018年6月25日是第28个“全国土地日”,读“我国2009一2016年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甲图)”、“我国2009一2015年耕地面积变化图(乙图)”及“我国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分布比例图(丙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甲图,2016年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_____%,比2015年上升了_____%,这一转变直接得益于_____。
(2)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是_____(填“增加”或“减少”)。
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赴势是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造成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双向选择)。
A.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 B.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面积增加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耕地面积总重小(4)耕地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下列做法不符合我国土地政策的是_____(单选)。
A.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营造防护林 B.牧区要保护好天然草场C.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切实保护耕地 D.工矿业产生的污水排入农田(5)根据丙图中数据信息可知:南方地区耕地面积_____(填“多”或“少”),水资源_____(填“多”或“少”),北方地区耕地面积_____(填“多”或“少”),水资源_____((填“多”或“少”),所以我国北方_____灾害更严重。
13.读我国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部起点轮南油气田地处新疆,这里的甲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或外流河)﹣塔里木河;东部终点上海地处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辽中南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线将天然气南运至广州,该市濒临的海洋是海;西气东输工程输送天然气的方式是运输.(3)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沿线经过西藏自治区,这里的主要少数民族是族;为不影响野生动物的迁徙和生息繁衍,青藏铁路在多路段架设了“生命通道”,因此受益的野生动物是.(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引水,利用京杭运河输送,该工程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东线工程调水到北京、天津等地,这两个城市主要位于我国的(东北或华北)平原;2016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京召开,这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是.A.全国的经济中心B.全国的政治中心C.全国的文化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14.读中国径流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资源属于_________资源(可再生/非可再生)。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
(3)从径流带来看,北京位于____带,武汉位于___带。
(4)北方耕地多,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耕地应以_______(旱地、水田)为主,在灌溉方式上,应采用_________等灌溉技术。
(5)为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引水工程有_______,为有效调控北方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修建_______。
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详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而汽油不是自然资源.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要理解记忆.2.D【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详解】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风能、针叶林、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故选D.【点睛】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要理解记忆.3.B【解析】【分析】【详解】自然资源中根据资源的更新速度和时间长短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上述四种资源中,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属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而水能资源短时间可以更新,属于可再生资源,故选D。
4.C【解析】【分析】【详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以上6种资源站,温泉、草地、森林、藏羚羊属于可再生资源,铁矿、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C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5.B【解析】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6.C【解析】【分析】【详解】读漫画可知,一次性筷子对森林资源破坏很严重,所以我们要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
故选C。
7.C【解析】【分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矿产资源。
而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只要实现合理利用,一般可循环再生的,不会出现枯竭现象。
【详解】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短时间内还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长久的时间之内不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非可再生资源资源;矿产资源是在千万年以至上亿年的漫长地质年代中形成的富集物,在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所以我们判断只有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并且越用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故选择C答案。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自然资源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
8.C【解析】【详解】A、该选项中的石油、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B、该选项中的铁矿、铀矿和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B不符合题意;C、该选项中阳光、土地、水、草原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故C正确;D、该选项中的天然气、铁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理解记忆。
9.A11.B【解析】9.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属于可再生能源(不是气候资源),故选A。
10.“海绵城市”是指,在雨季时增强对水的“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功能,而在干旱缺水时可将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故选A。
11.“海绵城市”是指,在雨季时增强对水的“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功能,而在干旱缺水时可将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为了雨季不再“看海”,北京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举措有屋顶绿化,铺装透水砖,保护森林,增加绿地,增加湿地和水域面积等,而提高水价和家庭节约用水属于节约用水的举措,不属于建设“海绵城市”的举措,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水资源的概况、“海绵城市”的建设,掌握北京“海绵城市的”建设是解题的关键。
12.5.860.9国家从2016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增加减少BC可再生D多少多少干旱【解析】【详解】(1)读甲图可得2016年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5.86%,比2015年上升了5.86%﹣4.96%=0.9%,这一转变直接得益于国家从2016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2)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是增加,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是减少。
(3)造成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面积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4)耕地属于可再生资源。
为保护土地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营造防护林,在牧区要保护好天然草场,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切实保护耕地,工矿业产生的污水不能排入农田。
(5)南方地区耕地面积少,水资源多,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多,水资源少,所以我国北方干旱灾害更严重。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与保护,要知道利用土地的原则与措施。
13.(1)内流河;长江三角洲;(2)南;管道;(3)藏;C;(4)三;华北;B【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甲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全长2 176千米,这条河流位于我国干旱地区,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目前,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线将天然气南运至广州,该市濒临的海洋是南海;西气东输工程输送天然气的方式是管道运输。
(3)青藏铁路穿过青藏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不仅是一条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同时也是一条生态环保型铁路,在穿越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设计中,采取了以桥代路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对沿线草地、冻土和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了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