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作文汇编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汇编1.你有没有幢憬过未来的生活呢?你觉得,十年后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做什么?又有怎样的精神面貌呢?请以《十年后的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答案】【参考例文】十年后的我十年后的我二十一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也许那时我正在读研究生,也许那时我实现了一个演员梦,也许那时我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科学家。
果然不出所料,十年后的我成为了一名科学家!可是现实和想象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没有爱因斯坦的成就。
没有一个人认识我,也没有一个人尊敬我,甚至还有人嘲讽我:“哼!一个没有成就的人是不值得尊敬的!”他的话刺痛了我,从那以后我更加潜心钻研,我在那间破旧的研究室里,努力地追逐自己的理想。
我的研究终于有了成果,我研究出了“自信丸”!我把自己的产品发布到网上,招引了许多记者前来采访我。
我的产品被推广到电视上,一下子家喻户晓。
一个个成功建立信心的案例让我产品的销量稳步提升。
我终于成功啦!接下来我就跟大家介绍几个成功的案例:一位智商极高的人想要去一家大公司当CEO,由于过度紧张说话都变得语无伦次了。
他知道自己的问题,所以毫不犹豫地购买了我的产品。
他吃下去以后,立刻变得自信、神采飞扬,面对着面试官侃侃而谈,毫无疑问,他应聘成功了!一位新手加入了美国NBA,一次传球的失误让他非常自责,即便队员都鼓励他再接再厉,他还是不能重拾信心。
为了帮助他找回自信,我把我的产品赠与他,他吃完以后,在比赛中一连投进了好几个三分,他在这场比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年后的我成功了,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其实现实中的我并不想要多大的功名,我只想靠我的智慧和双手做贡献,为世界做贡献!【解析】【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十年后的我”,简单易懂,没有审题障碍。
要求学生发挥想象,以十年后的自己作为写作的内容,表现自己对未来的期许与愿望。
特别是科技的进步,祖国的变化,人类的发展。
对于将来,每个人都有着美好的期许。
有对职业的选择,有对情感的追求,有对事业的执着等等,这此都可以写入文中,内容积极健康,蕴含真情即可。
展开丰富的想象,不仅要想象你自己的生活,还要想象十年后社会的发展。
文章可以写人记事,围绕十年后的自己,发生一些有意义的或有趣的事件,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
通过一件或几件小事,结合语言、动作等描写,具体地展现你的性格、心态,以增加真实感。
【点评】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
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
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2.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成长体验,以“生命需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参考例文】生命需要尝试或许,作为一名毕业生,耳畔是应该想起一些敲响警钟的话。
但是我依然渴望在无休无止的唠叨声中得到一些,哪怕是只有一丝一缕的安慰与舒心,我的心中依然能够荡漾起一阵滋润人心的春风?我喜欢走在喧闹的大街上。
没有人能认出我,更没有人在在我的耳边提醒我学习奋斗的目标。
身边只有听见买家与卖家之间讨价还价的声响,望着眼前的人海茫茫,闻着无数各种各样的气味,此时此刻我才能真正感受到人之间真实的情感,那情感并不是故意演示出来的,而是自然的,真实的。
望着远处,似乎还有人在远处放飞风筝,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老人在一处放风筝。
他操纵自如,将绳子一放一收,把握得恰到好处。
风筝越放越高,老人的脸上也随之出现了开心的笑容。
可是,我却为风筝永远不能摆脱绳子的控制而感到悲伤,或许,我是一个悲情的人吧!可是,天公不作美,风越来越小,风筝也越飞越低,最后竟然径直掉到了附近的湖中。
老人的脸也像风一样,有晴转阴,可老人并没有放弃,而是从家中拿来了一根竹竿,费力地在湖里捞,可是我知道,只要掉到水中的风筝就不可能再放飞起来了,于是,我在心中默默地想:这个老人怎么了,他会不会不知道啊,老人会不会一不小心掉下去啊?老人这危险的动作让我目不转睛,生怕自己一眨眼睛,老人就会失足掉下湖去。
老人一次又一次试图将风筝拉回岸上,而风筝好像偏偏与老人过不去似的,一直在湖面上徘徊荡漾。
最后,在买东西的人们的眼睛都不由自主地往这边瞥了过来,老人似乎并没有察觉到什么,仍在埋头继续打捞,终于,一位年轻人上前为老人拿上了那个风筝,我上前在老人耳边轻轻说道:“老爷爷,这个风筝还能放吗?”老人轻轻叹了一口气,对我说:“孩子,你现在还不明白。
这个风筝还能放起来,我自己做出来的风筝,我会不知道吗?这个风筝表面上似乎已经不能再放了,可它跟我的身子一样,越放越结实,你要是不信,以后天天来看我放风筝吧!”第二天早上,我半疑半信地来到了这条曾经熟悉的小道上。
还在大街的开头,远处就已经出现了老人那个令我一生难忘的风筝。
当我喘着粗气,来到老人身边时,已过了半小时之多,而老人昨天所掉入水中的风筝,正完好无所地在天空上自由地翱翔。
抬头看老人,他似乎一副十分享受的样子,将风筝不轻不重地拉在手上。
老人睁开了眼睛,对我说:“有时侯,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你去尝试,去发现,就像这只风筝,依然能在天空中继续飞翔。
”看着老人,所有事情浮想联翩,所有我逃避的事情,难以回答,可是,当我看着老人那慈祥的眼神,我的心中就有了准确的答案。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
“生命需要——”中“生命”在这里的含义很容易理解,至于范围,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自己的生命,也可以理解为其他事物的。
“需要”强调了补充的内容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和意义。
补充的内容可以是动词性的,例如尝试、拼搏、努力等,也可以是名词性的,例如挫折、磨难等,也可以是其他内容。
选择材料要注意从亲身经历中选取,这样有助于表现真情实感。
文章重点要放在过程的描写上,要紧扣并突出所补充的内容,最后结合这些经历要有所感悟,揭示深刻的含义。
安排好文章的脉络结构,注意层次清晰。
【点评】写作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好“一半命题”的权力与空间,把半命题变为容易自己发挥的命题,这就是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
下面就此问题谈四点策略。
1、切合题意,明确补题范围琢磨半命题作文的题目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补题的内容。
一般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以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居多,考生应当根据题意明确补题的范围,否则容易偏题甚至离题。
二是文体的要求。
2、拓展思维,筛选补题对象许多考生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所以往往难于开掘出更大的补题空间,因而也就无法补好题目。
一般来讲,可以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筛选好补题对象。
3、力求新颖,发挥补题创意对任何一种作文题型来说,创新都显得相当重要。
在半命题作文考试中,要使自己的补题富有新意,一要善于拓展思维,让思考的触角伸向不同的层面。
二是要把握好题目的引申含义,学会从深处补题。
4、寻求展示,争取补题有利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能够使考生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助,因此,在补题时,考生要尽量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发挥和展示的内容。
3.阅读下面的文字作文老师的鼓励关爱,让我倍感温暖;同学的鼎力相助,让我倍感温暖;亲人的体贴呵护,让我倍感温暖……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温暖温暖是灯,照亮前行的道路;温暖是清泉,滋润干涸的心灵;温暖是火苗,点燃全新的希望。
窗外,淅淅沥沥的大雨敲击着大地,响起阵阵曲调,扰得人心烦气躁。
窗内,铃声大作,学生们蜜蜂出巢般跑出教室,生怕雨越下越大。
我却并不操心,反正家离学校那么远,不如等到雨停再回家。
妈妈,大概不会来接我的吧…教学楼旁站着许多打着雨伞的家长,“他们中会不会有一个人是来接我的呢?”我自嘲的想着。
但我随即就否定了这个猜测,毕竟早上出门前还因为考试大吵了一架,妈妈脾气又倔,没准现在还在打麻将,看到下雨也不会担心我的。
熙熙攘攘的学生们焦急地寻找着家长,个个都脸色急切的,看到了家长,开心的跑到伞下去躺雨。
雨越下越大,刚刚还细如牛毛的雨丝,转眼间变成了黄豆般大小的雨滴,雨点争先恐后的向下冲,砸到地面,溅起一圈圈水花。
人陆陆续续的都走光了,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无措地站在空荡荡的走廊上。
走廊里只有一只橘黄色的灯泡,偌大的夜幕中只有这一点光亮给我作伴。
等啊等,雨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夜晚下着雨的空气冰凉刺骨,我蹬蹬脚,哈哈气搓着手,想着“雨快停啊,雨快停啊!”我嘀咕着“下这么大雨,我妈还真不管我了!”心里越想越气愤;难道考试分数就那么重要?难道睡觉比不上熬夜做题?难道别人家的孩子就次次考试都能拿高分?这样想着,便恶狠狠的蹬脚。
蹬累了,靠在墙壁上,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雨一直下,还是没人来接我。
橘黄色的灯光把我的影子拉的长长的,长到了我的心头,一时间,未可名状的荒凉弥漫在冰冷的空气中。
忽然,步覆蹒跚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妈妈的鞋子湿透了,我没想到她会以这种方式出现,我怔住了。
她看到我,急忙上前问我,饿不饿,冷不冷?全然当作早上的争吵没有发生。
我瞥到地面上,妈妈走过的脚印是湿的,妈妈的鞋还淌着水。
难得的,我有机会好好看看她,我竟发现妈妈的眼角生出了几条细纹,耳鬓生出了几根白发,手指也不似以往纤细白晳。
刹那间,鼻子一酸,眼眶盈满了热泪,仿佛有盆凉水从头把我浇到尾。
妈妈的温度驱散了我的寒冷,温暖了我身体。
头一次,我为妈妈撑起了伞,一步一步走向回家的路。
对于饥饿的人来说,温暖是热乎乎的饭菜;对于迷失方向的人来说,温暖是指南针;对于我,温暖是妈妈的温度。
【解析】【分析】“温暖”,原义是身体的温暖,可以写出它的比喻义和引申义,也就是说带得人的心灵温暖的一件事或者几件事。
写心灵受到温暖时,应该加入相应的心理描写,也可以和其它细节描写相结合。
可以写一件事情,也可以写几件事,如果写几件事时,可采用加小题目或者分镜头的形式,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可采用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式,文章的主体部分使用记叙,最后议论点题。
本文适合写记叙文。
【点评】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
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
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