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4.2 多指标的分析方法
在例 4.1中,试验指标只有一个,考察起来比较方便,但实际 问题中,需要考察的指标往往不止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或更 多。如何评价考察指标呢?两种方法。 4.2.1 综合平衡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例4.2 某陶瓷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要对生产的原料进行配
方试验。要检验3项指标:抗压强度、落下强度和裂纹度,前两个
的结果列入表4-9中。 综合评分法是根据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的不同,按照得出的试验 结果综合分析,给每一个试验评出一个分数,作为这个试验的总指 标。根据这个总指标作进一步的分析。
4.2.2 综合评分法(例4.3的解)
这个方法的关键是如何评分。 在这个试验中,两个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根据实践经验知 道,纯度的重要性大于回收率,从实际分析,可以认为纯度是回收 率的 4倍。也就是纯度占权数为 4 ,回收率占权数为 1 ,按这个权数 给出这个试验的总分为: 总分=4×纯度+1×回收率 由上式计算出这个试验的总分数,列于表4-9的最右边,再根 据这个分数,用直观分析法进行分析。 从表 4-9 看出, A、D 两个因素的极差都很大,是对试验影响 很大的两个因素,A1、D1为好;B因素的极差比A、D的极差小, 对试验的影响比 A、D 都小; B 因素取 B3 为好; C 因素的极差最小, 影 响 最 小 , C 取 C2 为 好 。 综 合 考 虑 , 最 好 的 试 验 方 案 应 当 是 A1B3C2D1,按影响大小次序排列为:
2.7 1.7 1.7
2.7
3.0
2.4
0.0 7 8 ® · Ë Ö 9 4 6 £ ¶ Á È 8 1.1 1.3 î ¶ » È -----1.5
图4.0
4.2.1 综合平衡法(例4.2的解的综合分析)
( 1 )粒度 B 对抗压强度和落下强度来讲,极差最大,是最大的影 响因素。从图4.0中看出三个指标B均取8为最好——即取B3。 (2)碱度C,极差不大,次要因素。由图4.0分析,取1.1时两个指 标好,1个指标稍差,对三个指标综合考虑,C取1.1——即取C1。 (3)水分A,对裂纹度影响极差最大,A取9最好,由图4.0综合考 虑A取9——即取A2。 通过各因素对各指标影响的综合分析,得出较好的试验方案 是: B3:粒度取第3水平,8;
际做出的结果看出第4号试验中的抗压强度是48.2MPa,是9次试验 中最高的,这也说明我们找出的最好方案是符合实际的。
为了最终确定试验方案 A2C2B3 是不是最好方案,可以按这个
方案再试验一次,若比4号好,作为最好结果,若比4号差,则以4 号为最佳条件。如出现后一结果,说明我们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有
一定的差距,最终还是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表4-13多了一个虚拟的第3水平。
例4. 5 的 解
这样就变成了一个4因素3水平的试验,可以按 L9(34)表安 排试验,并对正交表进行重构,测出结果,并进行分析,见
例 4.4 的 解
解
这个问题中有4个因素,1个是4水平的,3个是2水平的,正好
可以选用混合正交表 L8(41×23),因素A为4水平,放在第1列,
其余3个2水平的因素B、C、D顺序放在2、3、4列上,第5列不用。
按这个方案进行试验,将得出的试验结果放在正交表的右边,然 后进行分析,见表4-12。
经分析得最佳方案为: A2B2C2D2。因为,从极差分析可知,
16.0
14.3 13.3
¸ Ñ ¾ ¸ Ç ¾ ¶ È ä Ï Â Â Ç ¾ ¶ È Ñ Î Æ ¶ È 12.7 Á
14.0 12.0
11.2 10.1 8.6 9.0 9.2
10.0
9.3 8.3 6.8 6.9
8.0 6.0
5.9
4.0 2.0 2.0
3.7
3.1
3.0 1.7
1.1
3.3
方案不完全相同,对一个指标是好方案,而对另一个指标却不一
定是好方案,如何找出对各个指标都较好的一个共同方案呢? 综合分析,将指标随因素水平变化的情况用图形表示出来, 如图 4.0所示(为了看得清楚,将各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实际上并 不一定是直线。 把图4-1和表4-7结合起来分析,看每一个因素间, B3:烧成温度,
第2水平,4%; 第2水平,30min; 第3水平,1450℃。
例4.1
得出的最好方案在已经做过的 9次试验中没有出现,与它比较 接近的是第4号试验,在第4号试验中只有烧成温度B不是处于最好
水平,而且烧成温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是3个因素中最小的。从实
4.1 正交表及其用法
正交表记为 Ln(mk),m 是各因素的水平,k (列数)是因 素的个数,n 是安排试验的次数(行数)。
L9(34)4因素 3 水平正交试验,共做 9 次试验,而全面试验要 做 34=81 次,减少了72次。
L25(56) 6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共做25次试验,而全面试验 要做 56=15625 次,减少了15600次。 正交表的两条重要性质: ( 1)每列中不同数字出现的次数是相等的,如 L9(34),每 列中不同的数字是1,2,3。它们各出现三次。
例4.1
进行27次试验要花很多时间,耗费不少人力、物力,为了减少 试验次数,但又不能影响试验的效果,因此,不能随便地减少试验, 应当把有代表性的搭配保留下来,为此,按 L9(34)表中前3列的 情况从27个试验中选取9个,它们的序号分别为1,5,9,11,15, 16,21,22,26,将这 9个试验按新的编号 1 —9写出来,正好是正 交表 L9(34)的前3列,如表4-1所示。 为了便于分析计算,把考查指标(铁水温度)列于表 4-4 的右 边,做成一个新的表4-5,利用张表进行分析计算。 从表 4-5 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各因素对考查 指标(抗压强度)的影响按大小次序来说应当是 A(矿化剂用量)、 B(保温时间)、 C(烧成温度),最好的方案应当是A2C2B3,即:
合适的正交表。设想:假若C有3个水平,就变成4因素3水平的问
题了。如何将C变成3水平的因素呢?从C中的1和2水平中选一个 水平让它重复一次作为第 3 水平,这就叫虚拟水平。取哪一个水
平作为第 3 水平呢?一般说,都是要根据实际经验,选取一个较
好的水平。比如,如果认为第 2 水平比第 1 水平好,就选第 2 水平 作为第 3 水平。这样因素水平表 4-13 就变为表 4-14 的样子,它比
指标越大越好,第3个指标越小越好。根据以往的经验,配方有 3个 重要因素:水分、粒度和碱度。它们各有3个水平,具体数据如表 4-6所示。试进行试验分析,找出最好的配方方案。
4.2.1 综合平衡法(例4.2的解)
解 3因素3水平,应选L9(34)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将3个因 素依次放在前 3 列(第 4 列不要),得出一张具体的试验方案表, 测出需要检验的指标结果,列于表4-7(a)、(b)、(c)中,然后用直观 分析法对每个指标分别进行计算分析。 将3 个指标分别进行计算分析后,得出3个好的方案:对抗压 强度是A2B3C1;对落下强度是A3B3C2;对裂纹度是A2B3C1,这3个
正交试验步骤归纳如下:
1、确定要考核的试验指标; 2、确定要考察的因素和各因素的水平; 以上两条要实践经验来决定。 3、选用合适的正交表,一般只要正交表中的因素个数比试验要考 察的因素的个数稍大或相等就行了。这样既保证了试验目的,而 试验次数又不致太多,省工省时; 4、试验,测定试验指标; 5、试验结果分析计算,得出合理的结论。 以上的方法——直观分析法。简单、计算量小、很实用。 正交试验的主要分析工具是正交表,而在因素及其水平都确 定的情况下,正交表并不是唯一的,常见的正交表见本书末附表4。
例4.1 某水泥厂为了提高水泥的强度,需要通过试验选择 最好的生产方案,经研究,有3个因素影响水泥的强度,这3 个因素分别为生料中矿化剂的用量、烧成温度、保温时间, 每个因素都考虑 3个水平,具体情况如表4-2,试验的考察指 标 为 28 天 的 抗 压 强 度 ( MPa ) , 分 别 为 44.1,45.3,46.7,48.2,46.2,47.0,45.3,43.2,46.3 。问:对这 3 个因素 的3个水平如何安排,才能获得最高的水泥的抗压强度? 解:在这个问题中,人们关心的是水泥的抗压强度,我 们称它为试验指标,如何安排试验才能获得最高的水泥抗压 强度,这只有通过试验才能解决,这里有3个因素,每个因素 有3个水平,是一个3因素,3水平的问题,如果每个因素的每 个水平都互相搭配着进行全面试验,必须做试验33=27次,我 们把所有可能的搭配试验编号写出,列在表4-3中。
第4章 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在生产实践中,试制新产品、改革工艺、寻求好的生产条件等, 这些都需要做试验,而试验总是要花费时间,消耗人力、物力。因 此,试验的次数应尽可能少。 全面试验: 如 4 个 3 水平的因素,要做 34=81 次试验; 6 个 5 水平的因素,要做 56=15625次试验。非常困难。 能否减少试验次数,而又不影响试验效果呢? 正交试验 有 4.1 正交表及其用法 正交表的记号:L9(34)——表示 4 个因素,每个因素取 3 个 水平的正交表。格式如表4-1所示。
C1:碱度取第1水平,1.1;
A2:水分取第2水平,9。
4.2.2 综合评分法
对多指标的问题,真正做到好的综合平衡,有时很困难,这 是综合平衡法的缺点。综合评分法可以克服这个缺点。 例4.3 某厂生产一种化工产品,需要检验两个指标:核酸纯
度和回收率,这两个指标都是越大越好。有影响的因素有4个,各 有3个水平,具体情况如表4-8所示。试通过试验分析出较好方案, 使产品的核酸含量和回收率都有提高。 解 这是4因素3水平的试验,可以选用正交表L9(34)安排出 试验方案(这里有 4个因素,正好将表排满),进行试验,将得出
因素D影响很小,这个方案与第4号试验结果A2B2C2D1很接近,从 试验 结果看出,第4号试验是8个试验中产量最高的,因此完全有 理由取第4号试验作为最好的试验方案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