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树知到《案说刑法》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案说刑法》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案说刑法》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在众多部门法中起保障法作用的是( )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答案: 刑法2、《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属于( )A.狭义刑法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刑法典答案: 单行刑法3、我国现行刑法是()A.1979年刑法B.1997年刑法C.2015年刑法D.1949年刑法答案: 1997年刑法4、根据()原则,对于江歌案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A.属地管辖B.属人管辖C.保护管辖D.普遍管辖答案: 属人管辖5、面对司法实践中新问题新情况,目前我国最高立法机关经常使用()的方式作为对刑法必要补充。

A.单行刑法B.附属刑法C.特别刑法D.刑法修正案答案: 刑法修正案6、虽然某犯罪案件不是发生在中国领域,且该案犯罪人不是中国公民,侵害的也不是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但中国对此案仍能行使刑事管辖权,是基于()。

A.属地管辖原则B.普遍管辖原则C.保护管辖原则D.属人管辖原则答案: 普遍管辖原则7、在下列描述刑法在法律体系中性质和地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刑法是子法B.刑法是强行法C.刑法是私法D.刑法是程序法答案: 刑法是子法,刑法是强行法8、下列关于刑法基本原则追求的价值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A.罪刑法定原则追求的是自由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追求的是公正C.罪刑法定原则追求的是安全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追求的是平等答案: 罪刑法定原则追求的是自由,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追求的是公正,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追求的是平等9、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A.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某一外国B.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分别发生在两个外国C.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国际公共管理区D.犯罪行为和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某一外国内,另一项发生在国际公共管理区答案: 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某一外国,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分别发生在两个外国,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国际公共管理区,犯罪行为和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某一外国内,另一项发生在国际公共管理区10、下列哪些可以根据属地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A.发生在我国领陆上的犯罪行为B.发生在我国航空器内的犯罪行为C.发生在我国驻美国大使馆内的犯罪行为D.发生在我国船舶内的犯罪行为答案: 发生在我国领陆上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航空器内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驻美国大使馆内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船舶内的犯罪行为11、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国际条约的相关规定。

A.对B.错答案: 错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空间效力及于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的所有中国领域。

A.对B.错答案: 错13、江歌案中的犯罪嫌疑人陈世峰在日本服刑期满回中国后,不需要再接受中国法院的审判。

A.对B.错答案: 错14、刑法的空间效力仅指一个国家的刑法在什么地域内适用的问题。

A.对B.错答案: 错15、保护管辖原则体现了对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保护。

A.对B.错答案: 错第二章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破坏社会秩序等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不认为是犯罪。

A.情节轻微的B.危害不大的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D.情节显著轻微或者危害不大的答案: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2、杭州纵火案中莫某与浙江中医院医疗事故中的赵某,对于两案的危害结果,两人的主观心态分别是( )。

A.故意;故意B.故意;过失C.过失;过失D.过失;故意答案: 故意;过失3、下列哪种行为人完全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

A.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B.醉酒的人C.完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D.尚未完全尚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答案: 完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4、甲醉酒驾驶自己的小车,超速行驶导致4名行人死亡,甲对此结果( )A.可以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C.应当从轻处罚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答案: 应当负刑事责任5、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教授谢冬青因怀疑同事罗某多次举报其存在违规问题,故对罗某心生怨恨,继而产生杀害罗某的念头。

2018年6月29日早上7时许,谢冬青持一把水果刀在地下停车库内多次捅刺罗某及其妻子申某,后自残倒地。

两名伤者经“120”医护人员到场救治,因伤重抢救无效死亡。

本案中,对于罗某和申某的死亡,犯罪嫌疑人谢冬青的主观心态是()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答案: 直接故意6、犯罪有下列基本特征()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惩罚性D.主客观相统一性答案: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7、儿童在公共游泳池溺水时,其父甲、救生员乙均故意不救助。

以下属于甲、乙特定义务的来源分别是( )和()。

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B.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C.职务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D.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答案: 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8、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不能成为犯罪主体B.刑事责任能力是与生俱来的C.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只需要具备其中之一即可D.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同时具备才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答案: 刑事责任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只需要具备其中之一即可9、下列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A.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盗窃行为B.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盗窃行为C.行为时正在发病期、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又聋又哑的人实施盗窃行为答案: 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盗窃行为,又聋又哑的人实施盗窃行为10、“南京宝马案”视频中犯罪嫌疑人王季进经鉴定行为时患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说明()。

A.不应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答案: 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1、所有案件事实都可以成为犯罪构成的要件。

A.对B.错答案: 错12、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具有特别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可以突破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仍追究其刑事责任。

A.对B.错答案: 错13、陆勇帮病友代购抗癌药的行为因为没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所以不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A.对B.错答案: 对14、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一样的。

A.对B.错答案: 错15、行为所侵犯客体的重要程度是决定行为社会危害性轻重大小的唯一因素。

A.对B.错答案: 错第三章1、对正在进行中的下列哪一种行为可以进行正当防卫?A.殴打行为B.诽谤行为C.诬告陷害行为D.贪污行为答案:2、防卫过当不同于正当防卫的特点在于()。

A.防卫时间B.防卫限度C.防卫起因D.防卫对象答案:3、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B.正当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防卫C.正当防卫只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而实施防卫D.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答案:4、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

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

王某的行为属于()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事后防卫(在不法侵害结束后即不法侵害已不可能侵害法益后再进行防卫)D.事前防卫(在不法侵害还未开始就进行防卫)答案:5、张某追打仇人李某,在躲避过程中李某看到张某的儿子在路边超市门口打电话,李某上前将张某的儿子打伤,趁张某照看儿子伤势的时候逃离现场。

李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防卫第三人D.假想防卫答案:6、甲家经常失窃,一天晚上乙前去甲家串门,甲听到院中有响动,随即拿起一根铁棍站在门后,等乙走近的时候用铁棍猛打过去,致乙重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属于事后防卫(“事后防卫”是指行为人在不法侵害结束后对不法侵害人实施防卫行为)B.由于不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所以甲的行为不成立正当防卫C.甲将乙打伤,其行为超过了必要限度D.甲的行为成立正当防卫答案:7、甲唆使家中烈犬攻击乙,乙见烈犬扑来奋力反抗,用木棍将烈犬打死。

乙的行为属于()。

A.防卫过当B.防卫第三人C.正当防卫D.合法行为答案:8、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要求()。

A.以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B.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在手段、强度、后果等方面不能过于悬殊C.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不能超过必要限度或者造成重大损害答案:9、对于防卫过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中的特殊情况,仍属于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免除处罚C.防卫过当不再是合法行为D.刑法中并没有防卫过当罪,而应该根据行为人触犯的有关罪名进行认定答案:10、“于欢案”说明,对正在进行的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A.对B.错答案:11、正当防卫可以针对不法侵害人之外的其他人,只要可以制止不法侵害就可以。

A.对B.错答案:12、对合法行为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A.对B.错答案:13、甲发现邻居刘某(女)正在家中卖淫,即将刘家价值6000元的防盗门砸坏,阻止其卖淫。

甲成立正当防卫。

A.对B.错答案:14、甲受人之托运输毒品,遭遇乙的抢劫,甲在反抗过程中,致乙死亡。

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A.对B.错答案:15、为保护国家利益实施的防卫行为,只有当防卫人是国家工作人员时,才成立正当防卫。

A.对B.错答案:第四章1、行为犯达到既遂状态的标准是()。

A.法定危害结果发生B.法定犯罪行为实施完毕C.法定危险状态发生D.行为人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答案:2、对举动犯而言,构成犯罪既遂的标准是()。

A.行为人着手犯罪实行行为B.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C.法定犯罪行为实施完毕D.发生特定的危险状态答案:3、甲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周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周某负轻伤。

甲的行为构成()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犯罪既遂D.犯罪预备答案:4、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

乙的行为构成()。

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犯罪既遂D.犯罪预备答案:5、丙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正在撬保险柜,忽听门外有人走动,以为被发现,跳窗逃走。

丙的行为构成()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犯罪既遂D.犯罪预备答案:6、下列哪种犯罪没有犯罪未遂形态()。

A.结果犯B.危险犯C.行为犯D.举动犯答案: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