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实验

有机实验

实验二安息香的辅酶合成本文章一共1页本页是第1页上一页下一页[实验目的]学习安息香缩合的原理,掌握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学习有机合成中连续化操作的方法. [实验原理][主要药品及用量]维生素B11.7g (0.005mol), 苯甲醛(新蒸)10mL(10.4g ;0.088mol),氢氧化钠 3 mol/L 3 mL,95%乙醇。

[主要设备仪器]标准磨口仪[实验步骤]在100 mL园底烧瓶中加入1.7 g维生素B1和4 mL水,使其溶解后加入15 mL95%乙醇,将烧瓶置于冰浴中冷却。

同时取3 mL 3 mol/L氢氧化钠于一试管中也置于冰浴中。

然后在冰浴冷却下,将氢氧化钠溶液在5min内自冷凝管顶端边摇动边逐滴加入烧瓶中。

当碱液加到一半时溶液呈淡黄色,随着碱液的加入溶液的颜色也变深。

量取10mL新蒸的苯甲醛,倒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沸石后于70~80℃水浴上加热90min,此时溶液在PH=8~9,反应混合物呈橘黄色或橘红色均相溶液,经冰浴冷却后即有白色晶体析出。

抽滤,用50mL冷水洗涤,干燥后粗产品重7~7.5g,熔点132~134℃(产率60~70%)。

用95%乙醇重结晶,每克粗产品约需乙醇6mL。

纯化后产物为白色结晶,熔点134~136℃。

将做好的产品留着下次实验作原料. [注意事项]1. 维生素B1受热易变质,失去催化作用,应放入冰箱内保存,使用时取出,用完后及时放回冰箱中。

2. 维生素B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噻唑环易开环失效,因此反应前维生素B1溶液及氢氧化钠溶液必须用冰水冷透。

3. 苯甲醛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应采用新蒸馏的苯甲醛。

4. 反应过程中,开始时溶液不必沸腾,即水浴的温度不能超过80℃,反应后期可适当升高温度至缓慢沸腾(80~90℃)。

5. 此时的PH值是该实验成败的关键,一定要仔细调节。

实验三二苯乙二酮合成及薄层跟踪本文章一共1页本页是第1页上一页下一页[实验目的]学习安息香被氧化生成α-二酮的操作方法;学习薄层分析法检测有机反应进行程度。

[实验原理][主要药品及用量] CuSO4•5H2O 9.6g(0.038 mol),吡啶9.4mL(12 g 0.15 mol),自制二苯羟乙酮4 g ,10%盐酸8.4 mL。

[主要设备仪器]短波紫外分析仪, 标准磨口仪, 鼓风干燥箱等[实验步骤]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回流冷凝管的三颈瓶中,放入9.6g结晶硫酸铜,9.4 mL吡啶及3.5 mL水,用空气浴加热并搅拌,直至硫酸铜完全溶解为止。

然后加入4g二苯羟乙酮(自制),继续加热搅拌1.5h。

反应混合物变成深绿色,熔化的二苯乙二酮在上层(在此反应阶段,每隔半小时取样检查反应进程)。

冷却后,倾出硫酸铜—吡啶溶液,将二苯乙二酮用水洗涤,直至溶液的绿色消失,然后与8.4mL10%HCl 一同加热。

冷却后,将二苯乙二酮过滤,用水洗涤,抽干后用CCl4重结晶(每1g二苯乙二酮用2 mL CCl4)。

若将母液浓缩常常可以多得到一些产品。

重结晶后的产品熔点为94~95℃,产量为3.5g(产率88.4%)。

产品留着下次实验的原料。

在本实验前准备好层析板,首先将原料二苯乙二酮取少量溶于二氯甲烷,点样,用二氯甲烷作展开剂展开,用电吹风吹干后,在紫外灯下观察并记录。

在反应过程中每20min取样一次,操作同第一次一样,直到原料点几乎消失为止。

[注意事项]1. 学生各自可以根据上一次实验产品的量,按比例加入其它试剂.2. 在加入二苯羟乙酮之前,不能加热过猛,否则会产生爆沸。

3. 在上层生成的二苯乙二酮如因振动而破碎,不易倾出硫酸铜—吡啶溶液,可直接用过滤法除去溶剂。

实验四二苯基羟乙酸合成及红外光谱测定本文章一共1页本页是第1页上一页下一页[实验目的]学习用二苯乙二酮在氢氧化钾作用下重排制备二苯基羟乙酸的原理及操作方法;学习红外光谱测定方法,将自己作的红外光谱图与二苯基羟乙酸标准图谱对比,找出各主要吸收峰的归属。

[实验原理]二苯乙二酮与氢氧化钾溶液一起回流生成二苯基羟乙酸盐,称为二苯基羟乙酸重排,一当生成羧酸盐,经酸化后即产生二苯基羟乙酸,其反应过程如下:[主要药品及用量] 95%乙醇,KOH 3.5g(0.0625mol),自制二苯乙二酮3.5g。

[主要设备仪器]红外光谱仪, 鼓风干燥箱, 标准磨口仪,熔点测定仪等.[实验步骤](一)二苯基羟乙酸的合成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8 mL95%乙醇和3.5g二苯乙二酮,装上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使其完全溶解,同时在另一三角瓶中将3.5g氢氧化钾溶于7.6mL水中,在振摇下将氢氧化钾水溶液分次加入园底烧瓶中,在水浴中回流15min,此期间反应液由深兰紫色转化为棕色。

最后将反应液转移到烧杯中,放入冰水浴中冷却约0.5h,可得到二苯基羟乙酸钾盐的结晶,抽滤,并用2mL95%乙醇洗涤固体。

所得到的二苯基羟乙酸钾盐溶于尽量少的热水中,加活性炭脱色并趁热过滤[1],滤液用浓盐酸酸化至PH=2。

当此反应混合物冷至室温后,用冰浴冷却。

抽滤,并用冷水充分洗涤,干燥,测熔点,计算产率。

纯的二苯基羟乙酸熔点为150℃。

如需进一步纯化,可用95%的乙醇(30~50mL/g)进行重结晶。

测定纯产品的熔点和红外光谱(测定方法已在《仪器分析》学过),与二苯基羟乙酸已知图谱作对比(见P56 图5—1),并指出各吸收峰的归属。

(二)红外光谱(固体)测试步骤(测定方法学生已在《仪器分析》学过)①样品准备(样品与KBr的比例一般为1:100或2:100,烘干,研磨成粒度在5 µm以下)②压片(使用模具和压片机)③测试:让仪器通电预热,使其稳定在15 min以上,将压好片的样品置于样品光路,将基线调至80%左右,扫描,检峰,绘制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实验七2—氨基—1,3,4—噻二唑(敌枯唑)的合成本文章一共1页本页是第1页上一页下一页[实验目的]1.学习1,3,4—噻二唑杂环的合成原理和操作方法。

2. 进一步学习有机合成中连续化操作的方法.[实验原理][主要药品及用量]氨基硫脲5g(0.055mol),甲酸3.0mL(3.5g 0.077mol),浓盐酸10.8mL (12.8g0.13mol),40%氢氧化钠水溶液。

[主要设备仪器]标准磨口仪,循环水泵,加热磁力搅拌器,气流烘干器[实验步骤]将5 g氨基硫脲加入100 mL的三颈瓶中,再加入3 mL甲酸和10.8 mL浓盐酸,搅拌回流2h,温度110~114℃,冷却,用40%NaOH中和至PH=8~9,再用冰水浴冷却15min,抽滤,洗涤,干燥,用水重结晶,干燥,测熔点。

文献值191℃。

[注意事项]由于反应温度较高,有酸雾放出,为了减少实验室里的环境污染,反应装置中一定要安装酸的吸收装置。

实验五苯片呐醇及苯片呐酮的制备与红外光谱的测定本文章一共1页本页是第1页上一页下一页[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室苯片呐醇的制备以及由苯片呐醇经Pinocol重排制备苯片呐酮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红外光谱仪的正确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主要药品及用量]镁屑0.8g(0.035mol),二苯酮2.8g(0.015 mol),碘2.5 g(0.01 mol),无水乙醚13mL,无水苯28 mL,苯片呐醇(自制)1.5 g ,冰醋酸8 mL,95%乙醇8 mL 。

[主要设备仪器]红外光谱仪, 鼓风干燥箱, 标准磨口仪,循环水泵,加热磁力搅拌器[实验步骤](一)苯片呐醇的制备在100 mL干燥园底烧瓶中,放置0.8g镁屑、8mL无水乙醚和10 mL无水苯,装上回流冷凝管,在水浴上稍加温热后,自冷凝管顶端分批加入2.5 g碘的晶体。

加入速度保持溶液剧烈沸腾。

大约一半镁屑消失后,上层溶液几乎变成无色。

将反应物冷至室温,拆下冷凝管,加入2.8g二苯酮溶于8 mL苯的溶液,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塞紧烧瓶,充分振摇直到沉淀溶解并形成深红色的溶液,约需要10min。

此时尚有少量沉积于剩余镁表面的苯片呐醇镁盐很难溶解。

待过量的镁屑沉降后,将溶液通过折叠滤纸倾泻到125mL锥形瓶中,并用5mL乙醚和10mL苯的混合物洗涤剩余的镁屑后滤入锥形瓶,向溶液加入4mL浓盐酸和10mL水配成的溶液及少许亚硫酸氢钠,充分振摇分解苯片呐醇镁盐。

将溶液转入分液漏斗,弃取水层,有机层用10mL水洗涤分层后转入蒸馏烧瓶,在水浴上蒸去约3/4的溶剂,残液转入小烧杯中。

将烧杯置于冰浴中冷却,析出苯片呐醇结晶。

抽滤,用少量冷乙醇洗涤。

干燥,留着下面实验用。

(二)苯片呐酮的制备在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1.5 g(根据各自的量按比例加入其它试剂)自制的苯片呐醇、8 mL冰醋酸和一小颗碘粒,装上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10 min。

稍冷后加入8 mL 95%乙醇,充分振摇后让其自然冷却结晶,抽滤,用少量冷乙醇洗涤(除去吸附的碘),干燥后称重,计算产率。

(三)测定其熔点和红外光谱(测定方法按实验四)。

[注意事项]1.本实验所用仪器和药品(包括溶剂)必须干燥无水。

2. 加入亚硫酸氢钠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游离的碘。

3. 碘在本实验的作用像Lewis酸一样有助于羟基的离去。

实验六3—α—呋喃基丙烯酸的制备及含量测定本文章一共1页本页是第1页上一页下一页[实验目的]学习以呋喃甲醛和乙酸酐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Perkin缩合反应制备3—α—呋喃基丙烯酸的原理及操作方法;同时,利用中和滴定法测定产品的纯度。

[实验原理][主要药品及用量] 呋喃甲醛(新蒸)2.5 mL(2.9g 0.03mol) , 乙酸酐(新蒸)7mL(6.43g 0.06mol), 无水碳酸钾3g ,碳酸钠,邻苯二甲酸氢钾,0.1mol/L的NaOH标准液,酚酞指示剂溶液:0.2%乙醇水溶液。

[主要设备仪器]分析天平,标准磨口仪,循环水泵,加热磁力搅拌器,气流烘干器[实验步骤](一)3—α—呋喃基丙烯酸的制备在100mL园底烧瓶中,依次加入2.5 mL呋喃甲醛、7mL乙酸酐和3g无水碳酸钾,装上回流冷凝管,用电热套加热回流1.5h。

搅拌下趁热将反应物倒入盛有50mL冷水的烧杯中。

用固体碳酸钠中和3—α—呋喃基丙烯酸至弱碱性,加入活性炭煮沸5~10min,趁热过滤。

滤液在冰水浴中边搅拌边滴加浓盐酸,至PH=2~3,3—α—呋喃基丙烯酸完全析出,抽滤,用少量水洗涤2次。

粗产品用1:3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抽滤,洗涤,尽量抽干。

然后烘干,称量,留着纯度测定用。

(二)产品纯度测定1、0.1mol/L的NaOH标准液的标定用减量法准确称取0.4~0.6g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两份分别于两个250mL锥形瓶中,加入40~50mL水使之溶解(必要时可加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的NaOH标准液滴定至微红色,保持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