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地铁区间明挖段基坑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某地铁区间明挖段基坑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某地铁区间明挖段基坑土方回填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某地铁区间明挖段土方回填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某地铁区间明挖段施工设计图纸;1.2地下铁道工程工程施工技术规范(2003版)(GB50299-1999);1.3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QB-050-2005);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1.5总体工期安排。

二、工程简介2.1工程概况某地铁区间位于XXX路中心绿化带下,包括XXX环岛站通往XXX中心站的两条正线区间以及XXX线和XXX支线之间的联络线的部分区间。

联络线交叉渡线明挖段设计里程右K0+761~K0+926.823~K0+967.519。

明挖结构断面形式复杂,共包含22个断面,均为现浇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

明挖基坑采用钻孔桩围护结构,明挖顺做法施工,基坑开挖深度23m左右,两端较深的部位采用四道Φ609钢管支撑作为支撑结构,其余位置采用6m高土钉护坡,三道Φ609钢管支撑。

2.2工程地质概况某地铁区间地质构造自上而下分别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洪积层,包括粉土填土层、房渣土层、粉土层、粉质粘土层、粉质粘土层、卵石层。

2.3水文地质概况明挖段地下水从上至下分别为上层滞水、潜水、层间潜水和承压水。

上层滞水含水层主要为粉土填土层和粉土层。

透水性较好,水位埋深为 3.50~8.30m;潜水含水层主要为粉土层、粉细砂层,此层地下水透水性较好,水位埋深为16.60m;层间潜水含水层主要为中粗砂层、粉细砂层,该含水层透水性较好,水位埋深为22.30~24.50m;承压水含水层主要为卵石层、粉土层、粉细砂层、卵石层,该含水层透水性好,渗透系数大,为强透水层,水位埋深为29.50~33.80m。

三、土方回填前的准备3.1回填料的确定顶板以上1m回填料采用粘性土,不得含有草、垃圾等杂质,以上不得使用淤泥、粉沙、杂土和有机物含量超过8%的腐植土、过湿土、冻土、粒径大于150mm的石块,主要利用本工程开挖料,但不含有机杂质,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不合格的填料一律不得使用。

3.2标准击实试验土方回填料确定后,项目部质检员、实验员邀请监理工程师共同在回填料场进行取样,抽取的土样应具有代表性,各个土层和性状的土都应包括。

土样抽取后送工地实验室做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率下的最大干密度。

通过实验作出土方回填料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根据规范回填土压实度的要求,确定出施工中控制的最小干密度=最大干密度×最低压实度(93%),再查“含水量与干密度曲线图”确定合格干密度下的含水率范围。

3.3现场碾压试验标准击实试验完成后,即在施工现场安排碾压试验,碾压试验的目的:(1)、核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2)、核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碾压试验在标定的四个回填区域分别进行,不同的回填区域采用不同的压实机具:蛙夯夯实遍数从4遍开始用环刀法抽取试样,测定干密度值,达不到要求再夯实6遍、8遍测定直到合格;压路机等机械从第6遍开始测定,然后测定8遍、10遍,最后通过测定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等参数。

3.4材料及主要机具装运土方机械:铲土机、推土机及自卸汽车、翻斗车、汽车吊、自制土斗等。

碾压机械:第二层钢支撑以下采用推土机摊铺碾压,以上可用振动压路机。

一般机具: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等。

3.5作业条件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 顶板上方第三层支撑拆除完成,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完成,回填前应对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

其保护层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3.顶板上的积水和杂物等清理干净。

4.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

如在基坑围护上每隔3m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3.5施工前技术交底土方回填前,由技术室向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将回填区域的划分、根据碾压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施工方法、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等交底清楚。

四、施工部署顶板上方的第三层钢支撑在结构强度达到100%后即可拆除,为顶板上土方回填提供作业空间,上面2层支撑在回填至其下方50cm~100cm后随回填进度逐段拆除,支撑正下方土体受空间限制达到不满足机具作业空间的高度即可。

本工程属深大基坑,分南北两部分由2个队伍同时进行,根据钢支撑层高、划分为两大层、每层回填结合竖井位置划分若干填筑区段,回填分区情况见附图。

考虑暗挖施工运输,施工竖井需在回填时暂留:南区一、二、三、四可连续回填作业,南侧竖井在区间完成衬砌后结束使用,回填五;北侧A先施工,左线北贯通后竖井结束使用,利用M16竖井运输,B回填,M16竖井在暗挖完成衬砌后结束使用,回填C、D。

可同时或流水作业的区段,如一和二、三和四,作业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宜分层交错、同时向上进行。

土方回填施工在6月进行,竖井口在9月底进行,属雨季施工,做好雨季施工的安排,保证土方回填质量。

五、施工程序和方法5.1 施工程序1.人工回填夯实程序地坪(或结构顶板)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2.机械回填碾压程序:地坪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5.2 填筑方法1.填土前,应将顶板或基土上的积水、垃圾等杂物全部清除干净。

2.检验土质。

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随做防水随回填夯实,避免防水层长期曝晒。

4.填土分层铺摊。

顶板以上先回填200~250mm,人工夯实,回填高度超过1m后方可采用机械回填。

5.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或按下表选用。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6.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注意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超过以下规定:推土机:2km/h 振动压路机:3km/h7.推土机铺土时,对边坡处要进行开蹬处理,开蹬宽度按开挖边坡系数和铺土厚度计算确定。

8.推土机碾压采用进退错距法,碾迹搭接宽度应大于20cm,防止漏压或漏夯。

9.使用震动压路机时,回填土摊铺后在不振动的情况下碾压1~2遍然后再振动碾压;振动碾压频率要一致,先调好频率后再碾压。

10.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11.人工夯实按每段10~20m一次性达到要求后向前推进,在回填铺土及碾压和夯实时其推进方向与线路中线平行。

12.人工夯填时,,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夯与夯之间重叠不小于1/3夯底宽度。

13.填土按要求分段进行,分段填夯接茬处,土坡需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宽度不小于1.0m,高度不大于0.5m,碾压时碾迹应重叠0.5m。

14.高低顶板(或基土)相连时,先填夯低顶板(或基土)范围,填夯至相同标高后再一起填夯。

15.填方到地面后高出地面50mm的预留沉降量。

16.在整个回填过程中,设置专人保证观测仪器与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尤其是支撑拆除后继续进行对基坑围护变形的监测,确定回填期间的基坑稳定。

六、质量保证措施1.土方回填过程中,根据试验确定的土料最佳含水量、摊铺厚度、碾压及夯实遍数,对填筑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2. 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内。

4. 土方填筑时,对填筑段选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填筑中进行监督并密切配合工程师监督人员的工作。

5.质量标准(1)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2)回填土时应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应使施工土料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

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之差控制在-4~±2%。

(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铺土厚度不得超出试验确定的铺土厚度。

(4) 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因地表是绿地,最低压实密度值取93%。

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①机械碾压时,每层填土按基坑长度50m或基坑面积1000m2时取一组;人工夯实时,每层填土按基坑长度25m或基坑面积500m2时取一组。

②每组取样点不得少于6个,中部和两边各取两个,遇有填料类别和特征明显变化或压实质量有可以处可增加取样点位。

③检验方法采用灌沙法,检验合格率不应小于93%;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

(5)回填分层厚度每50m长度抽查10点,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30%做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尺量分层厚度。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土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个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

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回填不密实的质量预控①严格选择好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

②在回填土时,应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加强施工前的检验。

含水量过低,应洒水湿润,并增加压实遍数。

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时呈“橡皮土”现象,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方法降低,也可采取换土回填或均匀拌入干土再予夯压实。

③施工时还应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压(夯)实遍数、压(夯)实路线。

④加强对土料、含水量、施工操作和回填土干密度的现场检验按规定取样,严格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

七、雨季施工1. 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基坑四周设排水沟、挡水墙,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在预留竖井井口处、分段边缘处,边坡底脚设不小于顶板30cm的挡水墙,防止雨水流入回填土,回填土遭到破坏或造成边坡塌方。

2. 雨季回填施工,回填应集中力量,分小段施工,取、运、填、平、压各工序连续进行,雨前尽快完成作业段。

3. 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及时夯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4. 雨前需用塑料布覆盖边坡,雨后应晾晒或对填土面的淤泥清除,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