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思考题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思考题

传染源
指体内有某种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如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垂直传播
经胎盘、经卵和分娩过程的传播。
单纯感染
由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地方流行性
指在一定地区或动物群中,疫病流行范围较小并具有局限性传播的特性。
封锁
当发生法定一类传染病时,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以及安全地区健康动物的误入,而对疫区或其动物群进行隔离、扑杀、消毒等措施。
雏鸡和成年鸡患鸡白痢时,病死后主要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参见教科书168~169页。
雏鸡和成年鸡患鸡白痢时,病死后主要的病理剖检变化是什么?
雏鸡:肝脏等器官上有坏死点或结节。肠道卡他性炎症,盲肠膨大。成年鸡:肠道卡他性炎症,卵子变色、变形、变性。
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家畜家禽发生何种传染病?
主要是:牛出败、猪肺疫、禽霍乱。
当动物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后,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另一种或几种新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检疫
由法定机构或人员,按规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疫病状况和卫生安全实施强制性检查、定性、处理,并出据结论性法定证明的行为。
紧急接种
某些传染病发生后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该病的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应急性免疫接种。
易感动物
容易患某种传染病的动物。
疫情报告
基层兽医人员当发现有重大传染病发生时,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当地发生的疫情。
隐性感染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后,动物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的感染。
原发性感染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机体的首次感染过程。
猪传染性胃肠炎
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都可发病,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很高,5周龄以上猪死亡率很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
由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的传染病,其特征为厌食、发热,怀孕后期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幼龄仔猪发生呼吸道症状。
二、简答题
简答题
答案
布鲁氏菌主要侵害哪些动物?
牛、羊、猪,人也可感染发病。2~3周龄是本病的发病和死亡高峰;病鸡表现怕冷、不食、嗜睡和下痢。
分别写出引起鸡群产蛋下降、引起猪群繁殖障碍的传染病是什么(各写出6种病)?
新城疫、禽流感、产蛋下降综合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鼻炎。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布鲁氏菌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哪些禽流感病毒亚型引起的?
H5、H7。
何种病原微生物引起仔猪水肿病?其病理剖检变化有哪些?
局部感染
病原体局限在机体内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一定程度的病变。
抗感染免疫
在多数情况下,动物机体的内环境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机体能迅速动员全身的防卫力量将该病原微生物消灭,使其不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
潜伏期
从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到动物表现临床症状前的这段时间。
全身感染
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扩散到全身并引起全身症状。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答案
SPF动物
无特定病原的动物。
病死率
死亡数与患病动物的百分比。
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途径。
传染病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
某些动物传染病发生后,经过一段时间(通常以数年计),还可再次流行。
鸡新城疫的病理剖检变化?
参照教科书。
简述猪瘟的病理剖检变化?
参照教科书。包括喉头、会厌软骨、心脏、淋巴结、脾脏、肾脏、膀胱、肠道、皮肤。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传染性法氏囊病
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症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肾脏的病变和腿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鸡马立克氏病临床上分哪几种类型?其主要病理变化是什么?
内脏型、神经型、皮肤型和眼型。病理变化参照教科书。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临床发病特点?
多种因素均可诱发本病。发病突然,传播慢,病程长。单纯感染仅表现为上呼吸道及其邻近黏膜的炎症。但在生产中常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鸡新城疫病死鸡的典型病理变化是什么?
口腔中有多量黏液。食道和腺胃、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肠道淋巴集结、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溃疡和坏死。直肠和泄殖腔出血。
散发流行
在某地一段时间内,某种传染病仅有少数(零星)病例发生。
水平传播
传染病在动物与动物间或群体间的传播。
水平感染
动物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横向平行的传播方式。
死亡率
因某病死亡头数与同期某种动物总头数的百分比。
显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后,动物表现出该病特有的临床症状的过程。
消毒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方法杀灭消毒对象上面的病原微生物。
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头部和眼睑水肿。胃壁、结肠肠系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鸡白痢、仔猪红痢、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禽霍乱、仔猪副伤寒是由什么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鸡白痢沙门氏菌;C-型魏氏梭菌;鸡毒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肠炎沙门氏菌。
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特点?
参见教科书287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
多发生在25日龄左右的鸡群。感染率高,病鸡死亡呈尖峰式曲线,病程约1周左右。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和眼观病理剖检变化?
参见教科书251页。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理剖检变化?
参照教科书。
鸡霍乱的病理剖检变化?
参照教科书。包括心脏、肝脏、小肠等。
鸡马立克氏病临床上分几型,各型的病理剖检变化是什么?
内脏型、神经型、皮肤型、眼型。内脏型可见内脏出现肿瘤。神经型可见坐骨神经、臂神经、迷走神经增粗。皮肤型可见毛囊肿大。眼型可见虹膜褪色,瞳孔边缘不整齐。
感染
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病理反应的过程。
隔离
将患病动物和疑似感染的动物控制在一个有利于防疫和生产管理的环境中进行单独饲养和防疫处理的方法。
混合感染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获得性免疫
动物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和接种某种疫病的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
继发性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