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第一章构造地质学 张进江

1第一章构造地质学 张进江

构造地质学
主讲教师:张进江
第一章:序 论
基本概念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学好构造地质学的基本途径 构造分析的基本原则
一、基 本 概 念
地质学: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物理化学变化、 演化历史及其生命状态的科学
地质学的一个基本研 究内容就是通过对地 球物质(岩石学、地 球化学)和结构状态 (构造地质学)的研 究,揭示地球特别是 地球表面的演化历史。
构造的规模及构造地质学研究方向划分
全球构造:如板块 大型构造:如造山带
大地构造学
中型构造:
几十公里范 围内的构造
小型构造:
露头或手标本 规模的构造
构造地质学(狭义)
显微构造: 光学显微镜下
观察到的构造
超显微构造:电子显微镜

构造物理学
观察到的构
造 Structural Geology----Tectonics
构造地质学(广义):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 究岩石圈内地质体的形成、形态和变形构造作用及 其成因机制,以及其相互间的影响、时空分布和演 化规律的学科。构造作用或构造运动常是其他地质 作用的起始或触发的主要因素,因此,构造地质学 说通常也就成为地质学的基本学说。
构造地质学(狭义):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 要研究组成地壳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岩石圈中力 的作用下变形形成的各种构造。研究这些构造的几 何形态、组合型式、形成机制和演化进程,探讨产 生这些构造的作用力的方向、方式和性质。
构造:地质构造的简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
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
构造的成因分类: 原生构造:岩石或岩层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原始位态或面
貌,如沉积岩的层理和火山岩的流动构造等。 变形构造:原生构造在地质应力作用下发生位态或面貌的
改变形成的构造,如褶皱、断层等。(构造地 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几何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 构造样式和构造组合
2. 构造历史(演化)分析
构造叠加 构造置换 构造世代与构造期次 构造年代学
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a 地球组成
物质 结构→构造地质
b 地质演化
物质分析→演化的环境 构造分析→形成演化的
动力特征与过程
2. 实际意义
a 资源开发
固体矿产、油气、地下水等的勘 测和开发
b 工程建筑
水库、大型建筑及国防设施的选 址和铁道选线的基础
地震预报 c 防灾减灾
地震的成因主要是构造地震,特 别是断层的活动引起的。因此对 断层的检测是地震预报的基础。 对于其他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 坡的诊断与防治
三、学好构造地质学的基本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概念,认知现象。 2.掌握构造地质学分析工具:读图编图,
产状分析工具(如投影网) 3. 掌握构造地质学分析方法:
一般思路为: 几何学解析→运动学解 析→动力学解释→构造历史分析 4.注意力学基础的学习。
四、构造分析的基本原则
1. 构造几何、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相关主题